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之行——西湖 |
[游记]杭州之行——西湖 |
2007-07-16 live.com |
December 03 杭州之行——西湖 江河湖水如同是历史的活页。平静只是表象,无法全然理解的是每个细碎的波皱所蕴涵的深意。举凡世上许多古老闻名的水域总是孕育着许多动情的神话传说。西湖亦然。关于西湖的形成有一个神话。传说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与西边的树林中各住着一条玉龙和一只金凤。有一日,他们一同在一个仙岛上找到了一块闪亮的石头。他们用锋利的爪子和喙将石头琢磨;用天河水和雨露喷洒,渐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且珠光所到之处枝繁叶茂、百花齐放、山明水秀、五谷丰登。但后来这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于是便派天兵天将夜夺明珠,置于九重门九道锁之内。寿辰之日,王母娘娘将明珠取出向众仙炫耀之际,明珠所放的光亮,却指引了苦寻无获的玉龙和金凤前来索珠。一阵争强,明珠掉在地上顺着天庭石阶滚落人间,遇泥而化,成了一滩晶莹的湖水,就是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落凡间,一化作雄伟的玉龙山(玉皇山),一化作青翠的凤凰山,守护于西湖之滨。由此,“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歌谣至今传唱不休。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全国三十一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引人入胜的一处。引苏轼为证,“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如今的西湖形似椭圆,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面积达6.03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5.7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湖水水深平均1.8米,最深达3.0米,浅处1.0米左右。白堤、苏堤与孤山将湖面分成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五个部分。 西湖形成原因说法之多,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是竺可桢的“泻湖”之说,约形成于一万二千年以前。“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朝。汉时称武林水、时圣湖;唐时称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到了北宋,苏轼时任杭州太守时,他的一首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赋予了西湖一个“西子湖”的美称。苏轼的这一妙喻,仿佛让这一席清波倏然幻化成一女子巧颜盼兮,超凡脱俗,翩迁而至。或许是西施的魂随着她沉江的水汇入了这里,于是便染上了她的神韵。水,性属阴柔,西湖水占尽了妩媚之姿;山,性属阳刚,西湖的山尽显雄伟之势。这样一种刚柔并济、美伦美奂的韵味就在这于湖裹山中浸透开来……这沉鱼落燕之姿,迷惑的不仅仅是男性。我虔诚地拜倒在其裙下,甘愿沉沦在这一泓西湖水中。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这是传颂了700余年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源于南宋画家对西湖山水画的题名。 满陇桂雨阮墩环碧黄龙吐翠虎跑梦泉玉皇飞云 云栖竹径宝石流霞龙井问茶吴山天风九溪烟树 这是1985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新西湖十景”。 据介绍,在诸多西湖胜景中,一类是以天气命名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宝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吴山天风”,“玉皇飞云”等。一类是由天气的特殊条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九溪烟树”,“阮墩环碧”等。一类是物以景胜,景以物名。如“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可观鱼鸟花木之盛;“曲院风荷”可赏芙蓉出水,“云栖竹径”去聆听修篁;孤山灵峰可踏雪寻梅,“满陇桂雨”可秋凉赏桂;牡丹园看国色天香,环湖沿岸桃柳迎春。 依照“天时地利人和”之说,我来的时候是非夏非秋的时节,所以应该是非时;处于心境欠佳的状态,又属不和;好在的是杭州是无可厚非集天地灵气的宝地,总算是“地利”。但在不对的时候,不对的状态到了对的地方,或许总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惊喜。无意中的收获,总比有准备的取得要来得刺激,来得珍贵得多了。悉数这新旧二十景,我大概走了旧景七处,新景三处,勉强也凑了个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虎跑梦泉,吴山天风,云栖竹径。只是见不到一柳一桃的烂漫,触不到残雪的凄美,闻不到荷香的清馨、不屑夕照雷峰的矫作……是留有遗憾的,但是或许只有留有遗憾才留有幻想、留有希望。那种秘而不宣的冲动让心中关于遗憾的想象变得愈加美好。如今,“西湖十景”这一美誉似乎更多的已经流于一种形式,一个工具或者一张面具。它们从本与西湖水乳交融,慢慢堆积成了累赘。于是,众多的旅客走马观花地游完“西湖十景”,终有了“西湖三怪”的感叹: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 断桥即是白素贞与许仙相会的之地。寒冬,雪落断桥,阳面雪先融化,阴面不融。从宝石山上俯瞰,桥面如同断了一般,故曰“断桥”。断桥因此而断。为何不断?因为实际只是视觉造成的效果。 长桥是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途中所经的一座桥。据说两人依依不舍,来来回回走了十八趟,由此命名“长桥”。长桥因恋人的缱绻而长。为何不长?因为桥身只有十米不到。 孤山则相传乾隆下江南,在西湖边上追寻一位天仙美女至此山,未果。乾隆颓然下山,倍感孤独,于是提名为“孤山”。孤山因乾隆的心境而孤。为何不孤?因为来此的游客、酒客川流不息。只是这里不需要“眼见为实”的理性,只需用心去感受隐匿在时间深处的故事,诗意和感伤愀然而生。 真正的“西湖十景”在我心里只有一景,即是西湖的水漾着西湖的风。其余的景致或许使西湖更加精致,但在我眼中却始终只是一种装饰、附属。即使“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所偏爱的就单单是素面朝天的西湖水,和她所孕育的西湖故事。沿着苏堤漫步,走在不平的石子路与岸边泥土相接的地方,我选择我认为最能接近西湖的方式欣赏她。我喜欢看西湖水晕开的层层涟漪,喜欢听湖水轻碰石头的细响,更喜欢闻风的味道……几乎每一阵风吹来,我总会渴望时间在那一刻停下,几次站立不动,就妄想捕捉风拂我身体的感觉,似一种净化。我的言语贫乏到形容不清那一瞬间的美妙,可能说不清才是最美的感觉。看过海看过江,游过蝴蝶泉、黄果树、天湖、三峡、洱海、滇池……却还没有一方的水让我如此眷恋。我贪心地想要收藏这份感觉,利用这时光的魔法封存在我的心底。 |
转自:http://grace850215.spaces.live.com/blog/cns!26711e8630ef22a2!1088.entry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