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西 湖 游 记 Ⅱ ——苏堤走景—— 苏堤,因苏轼疏浚西湖时用西湖泥堆筑成堤而得名,堤很宽,中间一条大马路,可以并列通行两辆游览车,两边是宽阔的杨柳岸,可供游人临湖赏景,想象当年苏东坡筑堤工程之大可见一斑。站在南端的苏堤还是看不到西湖的全貌,即东面在雷锋塔倒映的湖光山色之间蜿蜒而去,西面正依稀在远处苏堤如烟的杨柳岸边,但此处的西子湖也是自有一番风味,恰如一位羞答答的少女“尤抱琵琶半遮面”,显得几份楚楚动人,此人入胜。放眼远处,湖面上早有了三三两两的游人泛舟倘徉于西湖之上,在尽情地享受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 不到一会功夫,我们便撞进了“花港观鱼”,清澈见底的西湖水,让游人可以随处观赏到西湖鱼恣意地嬉戏,不知道是西湖水美,还是西湖鱼肥,这里的鱼都是大条大个的,听说大多是西湖里土生土长的鱼类,难怪对于某些游人的“施舍”不屑一顾,相对水缸里的金鱼自然也显得几分“野性难驯”的味道。我想象着要是夏天游览西湖,估计还能一睹“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画江南。 随后,我们过了“牡丹亭”回到了西湖柳岸。有人称“西湖无柳不美”,却是大实话。柳树在江南一带的河渠之间似乎司空见惯,不见得是稀罕之景,然而,西湖的柳树却有所不同,一则是多,多得无论杨公堤,还是苏堤,乃至西湖沿岸比比皆是,二则是美,依湖倒映而生,柳条大都垂至湖面,微风拂来,湖面徐波荡漾,岸上柳叶纷飞,放眼眺去,万倾湖波与千丝柳叶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烟波浩渺,犹如成千上万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亭亭玉立在岸边,面湖梳妆,煞是好看。而此时此刻,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柳永那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日品来确是触景生情,意味悠长,而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大抵也是由此得名罢。 我们沿着苏堤径直踱去,一路上行人如织,也有一些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走马观花,或许是杭州自古以来都是才子佳人钟爱的灵秀之地,在苏堤的杨柳岸边,你还可以偶尔发现身边有几队喜结同心的新人在忙活着拍摄婚纱照,虽然此时的新人之意不在“景”,但他们的出现却让美丽的西子湖畔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绕有风情。 现在,虽不是“春晓”时令,但秋日的“苏堤”也是不乏娥娜多姿。遂有“雷锋塔西,西子湖畔走苏堤。堤岸杨柳,柳叶纷飞梳西湖。湖上泛舟,舟上行舟观烟渺,且有新婚佳人伴佳偶,皆是良辰美景不虚造”之句。此情此景此人,引人入景入胜。庆幸自己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猫在家中“苦中作乐”,否则好大一块国庆周金,自是如弃废铜烂铁。 ——苏小小亭—— 相对于“朝九晚六”的日子,西湖的时间似乎溜得更快一些,当我们到达“苏小小亭”时已是晚上六点了,“苏小小墓”正位于西泠桥畔。苏小小为南齐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尤为凄婉动人,传有“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等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民间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于是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想不到我们慕名而来凭吊苏小小墓亭即是“黑灯瞎火处”,不过借着微微月光和渔火,还是艰难得看完了苏小小凄美动人的墓志铭,以及12副柱联,后来才知道这12副柱联是分别邀请12位著名书法家书所写,现在想来不禁感叹自己的鉴赏眼光察觉不到其中的“奥妙”所在。 随后我们过了西冷桥畔准备往“西冷印社”奔去,然而到了那里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早已下班了,悻悻而归的我们这才感觉到一丝遗憾中夹杂了更多的疲惫和饥饿,心里也觉得计划有些失算,不行,我们怎么也得看完闻名遐迩的“平湖秋月”才能罢休,于是继续走着“围湖”路线,然而“我不知道风是从哪一个方向吹”来的,带着一股浓浓的菜肴香味儿肆意的朝我们“一浪打一浪”,只恨此时的西湖“秀色不可餐”,最终,我们还是被那个小有名气的“楼外楼”所吸引过去,听说来这里吃喝的都是一些慕名而来的达官显贵,果真,当我们还没有“上楼”时,门前早已水泄不通。罢了,还是继续往白堤湖岸走。 ——平湖秋月—— 其实从“楼外楼”出来用不了多久,即到了“平湖秋月”。这里有亭台楼宇轩谢,走进去才豁然开朗,里面便有一大块凌驾于湖水之上的平地,在这个平地上摆满了木制桌椅,以供游人欣赏“平湖秋月”之景,也许是因为这些摆设“即坐即要消费”的原因,也许是还不到临湖赏月的时机,这里的人没有想象的多,只见三五人零星散处。 确实,在这里可以看到碧波万倾的西湖全貌,晚上的湖面淡去了白日里游人的欢笑声,也没有了机动船的轰鸣声,显得非常淡雅、恬静,静得可以清晰地听到西湖岸边风生水起的浪花,想必是刚才那些面湖梳妆的“碧玉”已经酣然入睡了。远处,水壤相交的湖面上掩映着灯火阑珊的杭州夜景,显得格外耀眼,也为此时的西湖夜色抹上了几道“流光溢彩”,显得分外妖娆。抬眼处,秋月当空,虽然挂得稍高,也不见得非常圆满,但在朗朗苍穹之间也显几分秋高气爽,再感受一下凌驾于万倾“平湖”之上的空旷,正如书中所述——“每当秋气清爽,水痕初收,皓魄中天,千顷一碧,恍置身琼楼玉宇。”景虽好,然而,我却并未体会到“不复知为人间世矣”的境界,反而竟有些黯然伤神,几度秋思。 “平湖秋月”的几座楼宇几经折损又几经修善,如今将“四面厅”、“湖天一碧”等建筑更梁换柱,重塑“平湖秋月”碑石、匾联,算是将昔日的“平湖秋月”重见天日。我们在此小憩一会便急急忙忙往回走,因为“空城记”唱得厉害,身上带的两个月饼也早在苏堤干掉了,现在不得不打车去市区觅食了。但不久才发现在白堤是坐不到车的,于是只有横下心,苦煞这两条腿了。 ——断桥残荷—— 在不经意间我们来到了“断桥残雪”,以前总以为“断桥”为“断”桥,实则不然,更是“断桥”把我们送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间小亭里,这才发了“断桥”。相传“断桥残雪”乃西湖十景一绝,而此时的“断桥”是没有“残雪”的,故我也欣赏不到“断桥残雪”的芳容,只是隔着湖畔中间凋零的残荷与朋友各拍摄了一张“断桥残荷”,今有照为证,“断桥残荷”感觉也是另有其美。 约摸一个小时又过去了,当我们疲惫不堪地坐在延安西路旁边的一家饭馆里时,在地图上发现,我们已经绕过白堤到了西湖的东面了,真想不到我们还“逾期”完成了“围湖掠景”计划,不过一路上,倒是落掉了不少的景点,留下了一些遗憾,加上“饥苦交迫”也没好好欣赏,细细玩味,但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怪自己平素上班时运动量甚少。 在饭馆里,其实都不爱吃甜菜的我们,还是不假思索的点了两个非常地道、小有名气的“西湖醋鱼”和“东坡肉”,算是入乡随俗吧,不过有趣的是,最后还是仰仗一盘“辣子土鸡”打的圆场。 ——音乐喷泉—— 酒足饭饱后,一首“卡门”把我们带到了西湖的“音乐喷泉”旁边,美妙的音乐旋律,伴着气势磅礴的水柱,还有那五彩斑斓的灯光,将整个湖面装扮得如一个硕大的水上音乐广场。尤其是那优美的泉花宛若一位位西子天仙,飞扬着妙曼的舞姿,时而含苞欲放,时而百花争艳,时而一柱擎天,时而若隐若现,一切伴随着明快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给游人奉献了一场场赏心悦目的西湖“夜宴”。而音响、灯光、舞美、秋月、湖光、夜色...所有这一切交织的美丽画卷,自然构成了夜游西湖最“热门”的景点。 随后,我们溜达了一会,便回了始发地点南玉山庄。(待续) ?/P> 花港观鱼1 牡丹亭 湖心泛舟 苏堤夕照图 平湖秋月 断桥残荷 西湖音乐喷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b2b7de010005pr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