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总比西湖瘦 游记类型: 【游】 日期: 2007-04-17 ??扬州攻略(精装版)近来看到论坛里许多朋友询问关于扬州的攻略,想想也是,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四月拂面来的时候,正是下扬州的好时节。于是,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扬州的攻略,汇集这张帖子,希望能对大家出行有所帮助。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分担你的忧和愁? ??吴涤清?《烟花三月》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歌声悠悠里,三月江南的影子又忽隐忽现。 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刮起了六级的大风,坐在后海边上的酒吧里,望着湖面上卷起的波浪,很难相信,自己前两天还在斜风细雨的扬州小巷里徘徊,还在长江的渡轮上流连,细数着数码相机中一张张亲手拍回来的照片,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真的到过扬州了吗? 诗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其实读完这篇攻略,只要你兜里有了1000块的银子,便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京城翩然而往,去那向往已久的梦中江南了…… 第一天: 北京火车站??扬州火车站??绿杨旅社??天宁寺??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遗址??史公祠 夕发朝至的Z29次列车,在早上8点多的时候,带我到达了扬州站。还没来得及买张扬州地图,便一眼看到了停在广场上的26路公交车,先上去再说吧,投了2块钱的币,登车。 车子快速地行驶着,一个愈来愈美丽的扬州呈现在我的眼前。大约40分钟,车子到了世纪联华,下车。准备找我已经预定好的绿杨旅社。其实在世纪联华车站的对面,就有一家宾馆叫做珍园,珍园本身就是扬州的市级保护文物,门口有幅广告:特价标间110元!应该说,两个人游扬的话,住在这里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就我一个人而言,110大元还是很贵滴,还是继续找我的绿杨旅社吧…… 一直向前走,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拐,便来到了扬州的一条老街,有点像北京的新街口或大栅栏,两旁店铺林立,但都很小,一直沿着这条街走上五分钟,其中路过大麒麟阁(扬州最有名的点心铺)和富春茶社的路口,右手边会有一条不起眼的巷子,不经意会错过哟,不过巷口有个广告牌子:绿杨旅社!进小巷走个1分钟,就看到了一座三层楼的建筑,这就是江苏省的省级保护文物??建于清末民初的绿杨旅社。 绿杨旅社号称二十年代扬州的国际饭店,那时候的达官贵人、文化名流游扬之时都必下榻于此。一进大门,果然很有气势,二十年老上海的味道扑面而来。 把行李安排好,便跃跃欲试准备开始第一天的行程。出门叫了一辆三轮车,5块钱把我送到了天宁寺的门口。天宁寺是现在扬州博物馆的所在地,第一次游扬先到这里,可以对扬州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进山门并不收费,第一进院落里是一个古玩市场,到处都是摆摊儿的,有点像北京的报国寺。有眼力的,您可以试试身手,说不定就能淘换出哪家姑娘洞房时所穿的肚兜,哪家老太爷临终前用的尿壶呢…… 进大殿,门票是12块钱,里面就是扬州博物馆。我觉得,第一次来扬州就阴错阳差地到了天宁寺,还真是来对了,先对扬州来一个系统的认识。里面的展品很丰富,历朝历代的扬州风物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据说这还只是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小部分,扬州真不愧是人杰地灵啊。天宁寺最后一进院落的偏殿,还藏着一位大腕,这里就是马可波罗纪念馆。原来这位菠萝大哥还在扬州做过官呢…… 出了天宁寺,沿着护城河一直往前走,不远就是御码头,据说乾隆当年乘船游瘦西湖就是从这里出发的,现在这里仍然是画舫如织,成了扬州一条很火的水上游线路。再往前走,就是百年老店冶春茶社,正是午饭时间,近来出去的食客络绎不绝。摸摸自己的肚子,竟然没有一丝饿意,那就过冶春而不入,继续前进吧。 沿护城河走了两站地,就来到了瘦西湖的南大门。瘦西湖的门票单买是50元,还有一种是联票,包括瘦西湖盆景园、瘦西湖风景区、何园、个园四个景点,总计100元,可以省10元。反正何园、个圆也一定要去的,便买了联票,首先进入的是盆景园,这里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瘦西湖风景区,也可以说是游瘦西湖的一个热身和前奏吧,不过园林花草也是相当精致的,不妨稍做流连,但也不必耗费太多时间。 从盆景园北门出,走200米,过大虹桥,这才来到了扬州第一名胜??瘦西湖风景区。 随着人流进了瘦西湖,正盘算着如何个游法,就看见岸边有船娘在招揽客人,忙凑上去询问价格,回答是每人20元,凑够15个人就走。不一会就凑够了人数,开船!船娘并不是扬州姑娘,而是从扬州附近的农村雇来的,穿着一身蓝染布的碎花衣裤,摇起桨来,一拉一放,别有一般风韵。拿起相机给她照相,大大方方之余又不免含笑自嘲:“我有什么好照的,又不是扬州美女……” 每到一处,她便为我们讲起景点的来历和典故,钓鱼台、小金山、白塔、五亭桥、熙春台……船不知不觉就到了二十四桥,我们道了别,下船上岸。 总以为过二十四桥的时候,会抚遍栏杆激动得不行……结果我走在眼前的这座桥上,竟然毫无感觉,被后面的游人拥着就走了下去。不想再回去徘徊了,什么“月明桥上看神仙”,什么“玉人何处教吹箫”,那唐诗宋词里的明月和美人也只能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去追寻了…… 沿着瘦西湖向北走,游人渐少,脚下的路也不大好走。抬头就能看到大明寺里的栖灵塔,不由远远地就从心底顶礼膜拜起来。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水,是瘦西湖,山,是观音山。出了瘦西湖的北大门,拾阶而上,便到了大明寺的山门,门票30元。大明寺是绝对值得一游的地方,平山堂、欧阳修祠、鉴真纪念馆、天下第五泉,栖灵塔……登栖灵塔要另收门票5元,但我觉得物有所值。栖灵塔原建于隋炀帝时期,毁于唐会昌三年,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大文豪,都曾登塔赋诗。这座塔共有九层,但我登起来感觉好象有十多层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塔顶远眺,可以将瘦西湖一览无余,天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整个扬州城。 游大明寺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出来之后,沿着山路往东走,便到了唐城遗址,门票15元。唐城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都是隋唐时期的旧址,是怀古的好场所。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登上古城楼,侧望栖灵塔,遥听大明寺的钟声,一股雾一般的惆怅蓦地涌上心头…… 4点多钟了,决定返回城里,在大明寺山下坐游1路公交车,票价1元。这趟车几乎经过了扬州所有的旅游景点,非常方便。 坐上车,看表已经5点钟了,也不知道史公祠几点关门,突然很想去,便在这一站下了车。史公祠很不起眼,坐落在护城河畔,也是一座园林,因里面有史可法的衣冠冢而得名。由于快关门了,园内只有寥寥几个游人,不同于瘦西湖的游人如织,不同于大明寺的香火缭绕,这安静的小园给了我另一种触动。 “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谁能体会到,在这诗情画意的柔美之中竟还埋葬着史可法以及当年扬州人的那一腔热血和一身傲骨!不知这座城市里的人还会不会想起当年的“扬州十日”?想起前辈们的满怀忠义?我想大概不会了,有人说:不要提“扬州十日”,不要提“嘉定三屠”,就是几十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恐怕也没多少人记的起了……想想这话,多悲凉啊。 园子虽小,但值得静下心来慢慢品位。广陵琴社的旧址也在这里,夕阳时分,从里面传出《阳关三叠》的琴声,铮铮然让心也变得怆然起来…… 出了史公祠将近6点了,一天都没有吃饭,肚子开始抗议。不远处的护城河边便是冶春茶社。进去点了一份细点9道外加一杯碧螺春,19元。都说扬州点心美味,在我尝来,这九样细点中,也只有两三样堪称绝美,其他的也不过如此。而且品相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本来还想拍照呢,后来一看跟俺老娘包的包子也差不多嘛。当然,人的口味不同,像我这样的俗人,吃什么美食也是牛嚼牡丹。不管怎样,来扬州,富春和冶春还是一定要去尝尝的! 酒足饭饱出了大门,天已经黑了下来。我突然心血来潮想从这里步行回旅馆。刚刚第一天到扬州,刚刚才买了一份地图,天还黑了,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吃错了什么药,反正就真的顺着大街走下去了。后来等回到家和老爸聊起这事,他说我这是受了他的遗传因素,想当年老爸去上海和南京玩的时候,也从来是腿儿着来腿儿着去的。老爸说:儿子,这才叫旅行! 扬州的主要街道从地图上看,还是很好认的,而且扬州城也不大,我心里也打定了如果迷路就打车回旅馆的主意,所以一路走一路逛,也很惬意,当然,天晚了,天生胆小的我就没敢穿小巷,一直顺着大路走,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走回了绿杨旅社。 第二天: 扬州汽车站??镇江汽车站??金山??北固山??焦山??扬州汽车站 晚上睡的很晚,早上起得很早。 今天的目的地是镇江,行程是金山??北固山??焦山 扬州与镇江,从那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便可得知,两地只隔一条长江,一在江之北,一在江之南,以前往返两地都要做渡轮,如今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去年五一前刚刚落成通车,使两地往来更加方便。 早上起来,在绿杨旅社坐8路公交到汽车西站,在那里换乘去镇江的长途车。票价14元。去镇江的车差不多5分钟一趟,人满了就走。一路上风景不错,还可以看到长江。 大约45分钟,就到了镇江汽车站。坐上2路汽车,去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金山。金山实在太有名了,白素贞水漫金山寺,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她们的故事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金山公园门票45元,包括江天禅寺(金山寺)和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但是在金山寺的半山腰,又有一处关卡,要再花7块钱,才可以继续往山上走,可以去看看法海洞,可以登到山顶,看到康熙爷亲提的“江天一览”的御碑。 从金山寺到天下第一泉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花15块钱坐船过去。但当时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突然响起了雷声,就要下雨了,我便决定不去了。当时觉得这个选择是合情合理的,但此时写攻略的我却是抱憾不已,建议到镇江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天下第一泉,品一品天下第一泉泡出的茶是个什么滋味。另外在中泠泉旁边还有个芙蓉楼,也非常值得一去。不要说你没听说过芙蓉楼哦,1300年前,曾有一位诗人在这里送友远游,感慨抒怀,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名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没错,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我的这次金山之行,实在有些来去匆匆的感觉。主要是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被人流拥着走,根本无法停下来流连一番。参观法海洞的时候,洞外竟然排起了队,不仅很长,而且很粗。传说法海洞一头在镇江的金山寺,另一头则通往杭州的西湖,结果摩肩接踵地进去才走了十米二十米便到了头,让人扫兴致至。 如果在镇江,你打辆出租车,问司机镇江的三山之中哪一处可以忽略不去的?那多半司机给出的答案是北固山。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镇江人眼里,北固山这么不值一提,但是对我而言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北固山北靠长江,仅仅有58米高。这在很多人眼中几乎不屑称之为山,然而就在这高不足60米,长不到300米的山麓间,却无声无息地藏着一段段让人不得不仰慕的历史流年。如果事先没有做足功课的话,闲走在北固山上,一个接一个的惊叹将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你面前…… 北固山门票32元,是一张很漂亮的明信片,很有收藏意义。从金山公园可以乘8路汽车到此,在甘露寺站下车。提到甘露寺,喜欢京剧的朋友耳边一定响起了“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唱段,西皮流水之间,把我们拉回到了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一段《龙凤呈祥》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而拉开大幕之后的舞台,正是这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上…… 漫步在北固山上的东吴古道,刚才淅淅沥沥的雨也渐渐停了,泥土清香,行人稀少,倒真是一个访古探幽的好地方。经过了清晖亭和北宋的铁塔之后,沿回廊拾阶而上,就到了甘露寺的寺门。甘露寺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院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看上去不像个寺庙,倒像一处有钱人家的大宅门。院落纵横,但非常的宁静,庭院当中,几棵百年的桂树,默默伫立着,风儿一吹叶子沙沙地摇曳,仿佛是向我们诉说着若干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点滴往事。厅堂内,布置着栩栩如生的蜡像,真人一般大小,演绎着当年的那段故事。厅内只有我一个人和这班蜡像,我轻轻关上了厅门,那轴不知什么年代的木门发出咯吱吱的声音,我在昏暗的堂中踱着,雨后的阳光从镂空的窗子中漏了进来,将我的影子打在地上,渐渐拉长。蓦地一回头,再看那院中婆娑的老桂树,看那长满了青苔的青石板,看那饱经风雨侵蚀的墙砖,竟有了一种恍如隔世,不知今夕何夕的时空错乱感。 甘露寺后走不多远,就到了北固山的最高点,这里有一座石柱方亭,随山名叫北固亭,不大,不经意的话,行色匆匆便擦身而过了,但如果你真的错过了,那可真是一辈子的遗憾。亭子真的不大,容不下几个人,但站在里面可以远眺滚滚长江,一江逝水东流去,不由得也让我激起了满怀豪情。所以这次回来后,我有了一个结论:扬州,是适合两个人,尤其是情侣去的,因为那里温柔,妩媚,一个人形单影孤地游走,未免落寞;而镇江,则适合一个人来,走在镇江三山之上,探千年古迹,望大江东去,一定让你无限感慨! 大约九百年前,就有一位壮志难酬的将军,佩剑登亭,伫立良久而潸然泪下,大笔挥毫,一气写下两首名垂千古的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到这,也许你已经知道了,是的,他就是辛弃疾。 从北固亭往西走上五十步,你的左手边会出现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它和众多的江南楼阁一样,古香古色却又普普通通,谁又能想到这就是号称“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的多景楼!另两座楼分别是黄鹤楼和岳阳楼。古往今来,吟咏多景楼的诗词层出不穷,我最欣赏的就是陈亮的那首“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的《念奴娇》,可我没想到会在这里和它不期而遇。 飞檐画栋的多景楼建于唐朝,而匾额“天下江山第一楼”是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提。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大文豪都先后登楼赏景,留下诗篇。登上多景楼的二层,顿觉眼前一亮,分明一幅万里长江图,心下才明白这长江三大名楼的名声果然是名不虚传。扶栏远眺,要比在北固亭上望得更远。“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境界一下子从诗中活生生跳到了我的眼前! 游北固山大概用了两个小时,看看表才两点多,天时阴时晴的,从甘露寺站乘4路车到焦山公园,只用了大概一刻钟。 焦山的门票40元,其中包括往返渡轮的费用。因为焦山位于长江之中,所以又有浮玉的美称。焦山是镇江三山中最高的了,但也只有七十一米。但不要小瞧了这座山,山上的内容可丰富着呢,最著名的是定慧寺,还有乾隆行宫、焦山古炮台遗址、碑林、万佛塔等等走到半山腰文昌阁的时候,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刚开始很小,雨中登山还有点惬意,但渐渐地,雨势越来越大,便只好放弃前面的路程,往山下的渡口走。站在长江渡轮之上,望着雾蒙蒙的江流和山影,突然一种强烈的沧桑感萦绕心头…… 差不多6点钟回到扬州,雨停了,坐8路汽车回到绿杨旅社,休整了一下,上街准备吃点东西。看到了百年老店菜根香,喜欢这个名字,便上了二楼,点了一个烫干丝,一个蟹粉狮子头,一份扬州炒饭,共40元,没吃了,剩下了好多,实在浪费。味道我就不评价了,反正那个烫干丝在网上被评得神乎其神,但吃起来就和北京的豆腐丝一个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