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之二:西湖三墓(七) |
[游记]杭州游记之二:西湖三墓(七) |
2008-06-27 sina.com.cn |
宋朝初年,政府是有抗击契丹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的。可经历了两次北伐失利之后,政府逐渐转向守势。更为致命的是宋定都在黄河南岸的开封,除了黄河之外,再无险可守。北方民族的骑兵出燕云十六州后,可以在三天之内抵达黄河以北。因此每次爆发战争,政府都人心惶惶。其实宋朝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赵匡胤就曾经希望能够定都西安。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迁都(见钱穆《国史大纲》)。 因为军事上的孱弱,加上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宋朝对北方民族一向采取“以金钱换和平”的议和策略。即便有战争,其宗旨也是以战养和。比如宋朝初期,契丹入侵,转眼间就到了黄河北岸。寇准亲征,才与辽国签订了著名的檀渊之盟。此后宋辽成为兄弟国,而宋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从此边境和平了一百二十年。而后西夏崛起,韩琦和范仲淹主持西北军事。尽管民间有“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颂,可宋同样议和了事,每年赐给西夏白银、绢等物品二十五万五千。 后来辽国被灭于女真人所建立的金国。而金南下直达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宗,这就是“靖康之耻”,也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姓名的来源。其后南宋虽然建都于杭州,但遏制军人、以战养和的祖宗之法没有变。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岳飞的处境了。岳飞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而且他有一批只忠于他的将领,这在宋朝就是拥兵自重。而岳飞又执意要踏破楼兰山缺、直捣黄龙府,这也让议和搁浅。其后岳飞竟然要皇帝下十二道金牌,才肯返回杭州。而且获得了朝野的一片支持。这一切都犯了宋朝皇帝的讳。因此岳飞是不得不死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无法说秦桧就一定是奸臣,相反他对宋高宗是很忠诚的。首先,岳飞确实有黄袍加身的可能性。因此扼杀其于摇篮对宋高宗来说就是最好的策略。其次,寇准、韩琦和范仲淹这些宋朝名臣制定了以战养和的策略,秦桧只是这个策略的执行者。因此如果秦桧泉下有知,一定愤愤不平。 其实秦桧的悲剧在于他只知道忠君,而不知道爱国,更不知道爱国比忠君更为重要。因为爱国太过模糊,而忠君则来的很直接。当忠君和爱国发生冲突时,中国古代的士人更容易选择忠君。从这个角度来说,于谦,我们的第二位主人公,则显得非比寻常。当皇帝被俘,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他说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豪言壮语,并以实际行动保住了江山社稷。可当这个皇帝(英宗)重新掌握政权后,任何“轻”他的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于谦的命运则在英宗夺门的瞬间就已经被决定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7376010008t6.html2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