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三) |
[游记]西湖游记(三) |
2008-06-27 sina.com.cn |
正如导游所言,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及的也是曾经在此修行的大师,即李叔同,法号弘一法师。看过《一轮明月》的朋友一定知道其人,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又是一代高僧,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所创作的《送别歌》,更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艺术名人。后来,李叔同苦心向佛,于虎跑山上精研律学。根据李叔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后人在虎跑山上建有“李叔同纪念馆”,馆里收藏的都是他生平所遗留的书画墨宝和珍贵照片,以供游人凭吊。近代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也都慕名游过此处。 由于“虎跑梦泉”是“插播”节目,所以在时间上不容我们细细游览,大概兜了近两个多小时,我们便乘车往雷峰塔驶去,由于原来的雷峰塔倒掉了,新建的又过于“气派”,西照之景也远观过,故索性放弃了。接着路过海底世界,朋友说海底世界不如上海水族馆,这样也就又PASS掉了,后来又不知道走了多长的路,发现已经是过了晌午,肚子也开始闹腾了,没法,只好先解决一下这个大问题。杭州有美景,却无美食,而且吃的地方似乎也大都不好找。无奈,这天午饭还是打着灯笼找了一个“家常小吃”搪塞过去的。 ——偶遇两馆—— 餐罢归来,误入西湖博物馆处,正好赶上了“西湖摄影展”,展出的都是一些民国时代关于西湖的老旧片,大多为一些中外名人的留影,极具观赏价值,比如照片中摇摇欲坠、濒临倒塌的雷峰塔在夕阳的映照下就感觉让人震撼,仿佛看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还有就是馆内收藏的一些关于西湖的人文资料和自然标本也同样值得一看,而且全都是免费的。除此之外,喜欢诗词书法的朋友别忘走进“苏东坡纪念馆”,在这里除了可以一睹宋代文豪苏轼的风采,还可以欣赏到平时少见的宋四家等古代名人的书画真迹。 ——柳浪闻莺—— 从当我们到了西湖轮渡的码头准备购票去看著名的“三潭印月”时,时间提醒我们计划必须再次落空,因为时针已经逼近下午4点了,加上还要去逛仿古街买些“西湖特产”,我们不得不匆忙离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我们在赶往“仿古街”的路上,无意间“柳浪闻莺”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有趣的是,我们于是又打了个“回马枪”往回走。 “柳浪闻莺”大牌坊靠近南山路旁。这里的柳树似乎跟湖边的柳树又有所不同,虽不如湖边的枝繁叶茂,但这边的柳树长得更显伟岸高挑,如果把西湖岸边的柳树比喻体态丰腴的小家碧玉,那么这边的柳树就是身材窈窕的大家闺秀了,清风徐来,细长稀疏的柳条竟相飞舞,如波似浪,此起彼伏,十分好看。《清杭州府志》记载:“有柳浪港,亏在学士港西,旧多垂柳,风摆成浪,故名。”我也觉得正是由此得名,然据说在抗日时期,日本军把这边的柳树砍得个精光,而现在的这些柳树都是后人所栽,不过“柳浪”的画面很是惟妙惟肖,也似乎已经找到了先前的感觉,否则怎么能吸引如此多的游人驻足在此不愿留去。然而“闻莺”的效果却尚不明显,也许是旁边南山路上的噪声大过了鸟声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2b7de010005ps.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