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庙 名勝非藏納之區,對此忠骸可半廢西湖祠墓 時勢豈權奸能造,微公涅辟有誰活南渡君臣 D、F已进去买门票,我却被大门上的这副对联震撼。忍不住把那两个家伙又拉出来,仰头指着上面念给她们听,读这样的句子,声音不由自主变得很大,连语调都变了。(后来上网一查才知我看错了两个字,不过我觉得我这样改的更好^^) 杭州是山水之城、爱情之都,更是历史文化名城、英雄之都。于谦、张苍水、秋瑾、苏小小、章太炎、武松、徐锡麟、林和靖、苏曼殊、盖叫天、钱鏐、陶成章、冯小青、白居易、苏轼……多少名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环湖一周无数祠墓遗址。可是,对着岳庙,“可半废西湖祠墓”!这足见岳飞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我没有赶上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风靡大江南北的时代--据说那时候的人每天放学、下班后就急着往家赶,生怕错过了播讲的时间;如果已经耽搁了,那倒可以放慢脚步,因为路上每家的收音机里传出的都是《岳飞传》的声音。也许现在很多人对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这样严肃的字眼已经不感冒了,不过对于我,岳庙是杭州最神圣的地方。 中国历史文化中并不缺乏让万民景仰的神圣人物,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贤相周公,智人诸葛亮,清官包拯……他们都有被不同程度地拔高,用胡适的话说,是“箭垛式人物”,很多本不属于他们的功绩都被归于他们身上,于是百姓叩拜,皇帝褒封,渐渐地化成了座上神圣。只有岳飞,他的形象不仅没被神化,反而被降低、歪曲,清代皇帝把本属于他的“武圣”拿走给了关羽,伦理卫道士们又精心制造了“愚忠”的模式硬套在他身上。一部《说岳全传》(以及由此衍生的传说、评书),让多少人误以为他是为了忠名甘弃抗金的大好形势的人,误以为他为了防止儿子和爱将造反而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死。我如果不是后来偶然读了史书,哪能想到真正的历史与我们熟知的传说相差那么远、几乎相反呢? F说岳庙的门票有些贵(25元),可我觉得有些地方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就像我在网上看到的游记,说带着孩子去岳庙,让孩子在岳王坟前鞠个躬,立誓做个好人……岳飞不仅是个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正是这精神筑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况且,一个人在平时不经意间,不知花掉多少个25元?还有献花,游客进寺庙,往往会因和尚们的祈福吉言而掏钱买下几十乃至数百元的香,相比之下买枝鲜花献给英雄,便宜得多,也有意义得多吧! 我们捧着鲜花来到墓前。我特意只选了素色的花:洁白的百合、同样洁白的马蹄莲,辅以碧青的天门冬草,用无色全透明的塑料包装纸。循着指示牌找到墓园时,我是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的,大脑没有想任何东西的时间,可是心却突突地跳了起来,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有人说岳飞的死是中华民族心灵的伤疤,站到这历史的伤痕面前时,不禁肃然。 供桌正中的香炉(?)里已插满鲜花,我便将手中的第一束放在香炉旁边,也正对着岳王的坟。给岳云的那束,我一开始不知道放在哪里,想斜放在供桌的右边缘,朝着他的方向,却又觉得不太妥,犹豫了一下,走到他的墓碑近前,把花束放在地下,靠着碑立着。 就在我蹲下,轻轻将花放好的时候,身后传来清脆的童音:“我们为什么没有带花来?我也想献花!”我回头,那是一个小姑娘,正拉着她父母的手,热切地仰着小脸。 于是我对着她微笑了,如果我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是这样,那我将无比欣慰和荣幸。 我们绕着那两座长满了青青草的土冢,不敢触碰,慢慢地,走了一圈,回过头,又是一圈,然后凝视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搭在石砌的边缘上。我看见在石砌上面临近封土和草的地方有一些蚂蚁,长得很大,这些生灵们,正在忙忙碌碌地过它们自己的生活,不知道它们安家的地方,下面沉睡着…… 这里有树木参天,围栏外边还有一丛丛盛开的杜鹃。岳王的坟上开着许多小黄花,而岳云的上面则长满了三叶草。我记起喜爱三叶草的D曾说过那是祝福之草,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果能幸运地找到生着四片叶子的三叶草(概率据说是十万分之一)就更美好了……顺便说句,那之后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我前一天得的感冒竟完全好了,而以前感冒通常得挣扎近一个星期;F几天前丢失的一对心爱的陶瓷猫居然又找到了,从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激动地连声说果然不去拜那些和尚道士而选择拜岳庙是极其正确的;最不可思议的是,D在次日真的找到了一片她寻觅已久的四叶的三叶草。 墓碑很朴素,我对F说,前几天在北京植物园,西山曹雪芹故居旁边有碑林,是附近地区发现的一些清代石碑,碑立得那么高大,都是王侯官员的。每座的碑额上都刻着“万古流芳”之类的字样……可是清亡才多少年?深深刻进碑身的文字都已模糊不可辨了。 墓碑上有几处磨得异常光滑,D说那是有些导游教游客用硬币的某一面在上面磨,如果松手后硬币粘在上面,那么你就是奸臣,反之则是忠臣。F对墓碑被损颇有些不平,我不怀好意地笑说,那个说法应该倒过来,硬币粘住的是忠,掉下来的是奸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