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运河旅游江南运河游记江南运河评论江南运河周边酒店 江南.

[游记]江南运河旅游江南运河游记江南运河评论江南运河周边酒店 江南.

2008-06-25    luopan.com

(匿名)

江南,到底是哪里?一直也都是个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她是南岭以北,洞庭湖、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一片丘陵、盆地相间分布的区域。从气象学角度分析,江南的梅雨纷纷扬扬,那就应该扩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已经包含了部分江北地区。而从历史上来看还要包括乾隆皇帝衷爱的扬州,在语言学上江南又是古代的吴越地区,即现在的江浙沪。

当我细细琢磨这些,发现只有太湖流域和西湖流域是始终重叠的,这也正是现在普遍认可的狭义江南的定义。

有人说:江南是那长年风吹日晒、雨打水淋、斑驳不平的青石板,伴着那粉墙青砖黛瓦的弯弯小巷,或是那微微涟漪、缓慢流过历史长河的一条绿水,载着那吱吱呀呀、摇晃过千年的乌蓬船,或是那一袭蓝印花布,一把油纸伞,和着才子佳人的朗朗诗篇散文。

当然那是江南了,但却已不再代表现在的江南,那么现在的江南又是怎样的呢?一次我同一位外地的朋友游览了西湖,她疑惑地问我:“这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的江南美景西湖吗?” 我环顾西湖,远处的现代化城市已经将这原本恬静、秀丽的西湖重重包围,西湖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却少了长诗短句里的闲暇与惬意,浪漫和风情。我陷入了困惑,江南的美景何在呢?

江南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短暂的,但却更显其魅力:她没有北国的寒冷,没有西部的风沙,也没有南方的湿热,她是温暖的、柔和的、恬静的。细细的小雨忽下忽停,却始终清透着那一层绿,雨水在宽阔平整的江南大地上不断汇聚,不断延伸,形成了无数的池塘、湖泊,又连接和延续了众多的溪流和江河。当我们从飞机上俯瞰江南大地,水网密布、湖泊纵横。有荡涤千年的长江,还有巧夺天工的运河,有宽阔的太湖,还有富饶的千岛湖……

江南的夏天是湿热的。在短暂的初夏明媚后,首先来到的是梅雨,梅雨时节有时疾风暴雨,有时又淅淅沥沥。人们用尽各种办法去晾干洗过的衣物,许多物品也免不了生出了轻轻的一层霉点。好容易熬过一个月闷热又湿漉漉的梅雨,迎来的又是台风和雷雨,这也许算是江南四季中最恶劣的天气了。晴天里又从不缺乏炙热的阳光似乎要将一切蒸发,江南的水却不会干涸,他们流淌在河流中,汇聚在湖泊里,渗透在植物的根系间。河床给了水通道,水也馈以交通;湖泊让水停留,水又还以鱼蟹;草木依水而生,水促万物茂盛。

江南的秋天是缤纷的。淡蓝的是晴朗的天空,多云多雨的江南只有在秋天才能时常感受天高云淡的天空。即便是干爽的秋季,江南也离不开雨水。江南秋雨,没有了春天时缠缠绵绵,也不见了夏天的电闪雷鸣,但那雨依旧朦胧,淡淡的、轻轻的,有时它就似雾,不觉让人吟哦:“浓雾弥漫霜叶寒依稀江南,细雨朦胧梅枝淡 梦里青山” 。纷纷扰扰的迷雾中,暗红的是寒风里的枫叶,虽然没有香山红叶那么壮观,但在湖边、坡旁总能让城市的风景更加动人;长久不变的依然是绿色,它们比春夏的绿色更加浓重、更加沉稳、蕴含着更强的生命力。

北风跨过千山万水,横扫津迷雾锁来到江南。桦树变黄了,纷纷飘落,北风飘扬,田野覆霜。江南的冬季是最漫长而又寒冷的,虽然温度并不低,但由于江南有着太多的水,冬天空气依然是潮湿的,湿冷的寒风无情地从我们身上吸取着热量,江南的屋里没有北方的暖气,最冷的时候即使开着空调也没有太大改变,何况你看着电表的飞奔,一样会让你瑟瑟。看五湖四海的人们聚会,你只要看那些棉袄下还穿这一层又一层毛衫的一定离江南不远;那些外面一件厚实的大衣,里面却是轻薄的衬衣,一定来自北方。江南的雪是湿润的,很少能保持几天,许多时候在纷纷扬扬中就融化了,化作滋润万物的水,在植物的根系中荡漾。

我们年复一年地感受着江南的季节,感受着风霜雪雨,细细想来感受最多的就是这江南的水。江南的水,滋润着江南大地,也养育和塑造了这里的人们。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就是江南人的性格。

水可以是平静的,尽管世间有千变万化,她总是可以减缓这种冲击,保持自己的稳定。也许少了“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也鲜有咤叱风云的英雄,却不乏温情缠绵的诗篇,和铮铮铁骨的先烈;也许少了些闯荡大漠的孤胆英雄,也鲜有雄韬伟略的政客,却不乏孜孜以求的科技精英,和胸有成竹的谋士。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947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