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河坊街)

[游记]杭州游记(河坊街)

2007-07-19    live.com

杭州游记(河坊街)

07.05.03(Thurs.Sunny)

早上,大家很早就爬了起来,小余一个人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早餐来,吃完早饭后,旅程便正式开始,先从住处座K62(杭州的公交有k打头的空调车,y打头的旅游车,和普通车,价格1元到4元不等)到鼓楼,然后就直接开始逛河坊街了。河坊街自2002年整修后,街两侧的房子都是一色的木结构,青瓦片,不油漆,显得古色古香,成为一条颇具特色的历史商业街。闲庭信步于河坊街上,看着街两旁的老字号老房子,以及民间艺人的绝活表演,还有穿着古代服装吆喝的人。顿时让人忘记身处都市的喧嚣,很多的小店都很不错,尤其是一些小工艺品(第一次在那玩了回搏浪鼓),实在是美极了!难怪说杭州是女人的天堂。和朋友一起在那挑了些丝巾、手帕类的丝绸制品和王星记扇子算做纪念品,当然那里的张小泉剪刀和西湖龙井茶也是很有名的。

这条街上的小吃也实在是多,有姜糖、南宋糕点、姑嫂饼、糯米麻糍、桂花月亮糕、定胜糕、芝麻糊、藕粉、八宝粥,还有那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油炸蝎子、蜘蛛,叫花鸡。价格不是很贵,但足以吸引你流口水了。

整条街上除了鳞次栉比的各类商铺外,也有很多的特色博物馆,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清河坊民俗博物馆、胡庆余堂中医药博物馆(大早就有很多老人座在里面沾沾灵气)、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保和堂、方回春堂、同仁堂、雅风堂。。。参观完后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整条街虽然不是很长,但那天却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其中游玩,很多时候都会让人留恋忘返,各种新奇的东西让人目不暇接。以至于第二天仍和朋友一起再次跑去把那条街逛了一遍,才算过足了瘾。

to be continue...

附:河坊街简介

河坊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河坊街是杭州人的骄傲,它传递着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井文化和建筑文化。

南宋定都杭州后,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于是,在宫城外围,天街两侧,皇亲国戚,权贵内侍纷纷修建宫室私宅。中河以东建德寿宫,上华光建开元宫,后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龙翔宫等。而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当时,这一带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古有"前朝后市"之称,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凤凰山南宋皇城,后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带,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前夕,这一带仍然是杭城商业繁华地段,杭州的百年老店均集中在这一带。

清河坊兴于宋盛于清,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于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万隆火腿庄、羊汤饭店等大多建于此时,虽说岁月无情,但见风韵尤存。从2000年4月8日的时候开始,上城区政府对清河坊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保护,同时又开发新的街景,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原有风貌加以保护,目前,清河坊历史街区占地13,66公顷,整个街区的业态布局,除保留区内著名的老字号外,以招租,联营等形式,引入商家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产等符合街区历史文化氛围的项目,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带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的良性循环。

以著名诗篇《石灰吟》而留传于世的民族英雄于谦,就出身在河坊街的祠堂巷里;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这里建起了与北京“同仁堂”遥相呼应的“庆余堂”中药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1956年才关门的保和堂药店也在杭州河坊街的华光巷口;传说中与白娘子有过一段爱情的许仙曾在这里当过伙计……当年,河坊街不仅是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老字号”商铺孔凤春香粉店、万隆火腿店、宓大昌旱烟店、叶种德中药堂、王顺兴面馆、翁隆盛茶庄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为杭州人所耳熟能详。河坊街是一条明清仿古步行街,除了有胡庆余堂、王星记扇厂、万隆火腿庄等老字号可以参观外,很多游客前去游玩的主要理由还是美食。不长的街道上有不少传统小吃摊,什么定胜糕、葱包桧、臭豆腐、油酥饼都值得一尝。步行街走到底还有不少饭店,量多味美实惠,值得一试。

河坊街东起佑圣观路接断河头,西至南山路,长1571米,路幅宽13米,沥青路面。民国时,初为弹石路,后为砂石路。民国17年(1928年)至27年,中山中路以东路面加铺沥青,以西路段改建成碎石路面,其中大井巷口至中太平巷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30年,西段碎石路加铺沥青。1950年全线加铺沥青路面。1953年,建成沟通中河与东河的连通管,修补断河头至新宫桥段沥青路面。1956—1957年,全路重建、改建沥青路面。

■漢方文化:胡慶余堂、方回春堂、保和堂、叶種徳堂
■茶文化:太極茶楼、大和茶道館、翁隆盛茶荘
■骨董書画:栄宝斎、雅風堂、華宝斎
■民族工芸:欧冶刀剣、喜得宝、王星記扇荘、龍泉青磁、呉越人家、張小泉
■飲食文化:奎元館、西楽園、状元館面館、景陽岡酒坊、王潤興
■庶民娯楽:小熱昏梨膏糖、河坊街郵局
■老舗:万隆火腿荘、景陽館、九芝斎、辺福茂
■名人故居:胡雪岩故居、干謙胡居、郁達夫故居

转自:http://sueiyi.spaces.live.com/Blog/cns!E61778D671452474!915.entry4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