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湘湖规划设计

[游记]杭州湘湖规划设计

2008-05-22    sina.com.cn

尊重场地环境的规划设计——杭州湘湖规划设计

2007-05-10 20:20:58

大中小

标签:案例

多义景观
2004年设计,2006年一期完工

湘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西南部,隔钱塘江与西湖相对。湘湖风景旅游

区总规划面积51.7km2,启动区块位于旅游区的北部,规划面积4.64km2。2004年4月,多义景观在参加并赢得了湘2004年4月,多义景观在参加并赢得了湘湖保护与

开发启动区块规划方案的国际竞标后,被委托作进一步的深化设计。
我们从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规划研究工作中,探索了一些现状资源保护、地域历史延续与景观再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被称为西湖姊妹湖的湘湖,虽有青山秀水的美丽景色,但由于历史和交通等原因,至今仍“深藏闺中人未识”。如何将有着深厚历史的场地与现代人的生活及现实社会有机地联结和融合?如何使地域的历史得以延续?如何使地域特征得以充分

展现?如何使曾经影响着这片土地的有意义的元素和信息得以再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研究和规划。

1、分析湘湖

1.1 湘湖历史
据史书记载,湘湖区域在4000年前就已形成湖泊。随历史变迁,生活在湘

湖两岸的人口逐渐增加,湖面多被生产利用而成为水田。
长期以来,人们围绕湘湖所进行的主要是以水田种植、水产养殖和烧砖为主

的生产活动,湘湖的水利功能逐渐萎缩,泥沙淤积,湖面缩小:更由于砖瓦厂挖

掘湖泥取土烧砖,使得湖底高低不平,湖体千疮百孔。20世纪下半叶人口剧增,

占用土地建设房屋,大部分水面被填埋,水域面积缩减更快。今天的水面仅余

1km2左右,不过是残剩的数个池塘和几条河道而已。
1.2
湘湖现状资源分析

与西湖十景类似,湘湖有古今八景,分别从景物形象、季节变换、日照晨曦、观景效果等各方面描写了湘湖的景色。
启动区块内有两处近几年挖掘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古迹——跨湖桥遗

址和下孙遗址,其中在跨湖桥遗址中挖掘出的独木舟经C14测定,距今约7500—

8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也是湘湖地区悠久历史和特色地

域文化的写照。

用地内有一些近现代工业遗存景观——废弃的砖场、工业厂房等,这些建筑

和设备见证了湘湖的变化与发展,对湘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其

作为湘湖历史的一部分,不应被全部抹去。
湘湖两岸散布着一些老民居,村庄内保留有少量的古树、小水塘等,是延续

湘湖历史、构建当地特色乡土文化的宝贵资源。 
越王城山上的城山寺遗址和历史传说,两岸的青山绿树都将是未来新湘湖景

观的有机组成要素。

湘湖也存在着对规划不利的因素,如当地乡土文化遭到了一定破坏,废水污

水对湘湖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砖厂烧砖使山体和湖体地形破损,宽且长的风情大道在一定程度上分隔了湖与山的联系等。

综合评价湘湖的现状,湘湖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虽存在一些不

利条件,但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变废为利,构建出优良和谐的新湘湖景观。

2、规划定位

通过对湘湖周边风景旅游区的调查与分析,根据湘湖现有风景资源特点,结合其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将湘湖保护与启动区块的规划定位为:
(1)以山峦、湖体等自然景观为背景,以湘湖历史文化为特色的观光旅游地
(2)整个大湘湖风景旅游区的启动空间、景观引导区块:
(3)完善科学的旅游网络系统和景观结构系统:
(4)与西湖风景区、钱塘江滨江风景带相关联的风景旅游地。

3、规划湘湖

3.1 全面保护湘湖资源

区域内积极的历史、文化和地域信息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一定意义,它们

属于这一片土地,蕴含着湘湖特有的地域、社会和人文内涵。规划时对仍然存在的、有着积极意义的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即对地域的尊重。启动区块内现

有的风景资源将是大湘湖风景旅游区的标志和最具吸引力的内容。将现状中对湘

湖景观、湘湖保护有不利影响的工业、住宅、人口等全部迁出,有选择地保留和

保护对湘湖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建筑、树木等地上物,禁止在启动区块内建设对湘

湖景观有不利影响的任何项目。

重点保护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并与整个湘湖环境融为一体。跨湖桥遗址是

绝对保护区域,规划采用水中围堤、堤中有水、水中再设博物馆保护建筑等形式对遗址进行保护性设计。下孙遗址嵌于岸边,设计的博物馆建筑呈半水下状态,作为遗址的保护结构,探出水面部分设码头,游人可以乘船到遗址参观

3.2 湘湖的再生与历史的延续

历史是湘湖进一步发展的依托,今日的规划是其历史的延续。湘湖悠久的历

史在湘湖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为今天的规划提供了积极的信息,也留

下了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多个元素,这些都是延续湘湖历史

的重要因子。对各个历史阶段不属于文物的遗留物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对它们进

行景观恢复与功能再造,通过景观规划,使原本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利信息得以保留,并通过再创作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获得再生,展示并延续湘湖历史。

湘湖两岸保留着数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民居,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征和

一定的建筑文化价值。规划全面保护村中古宅,将这些民居建筑整修、改建,赋

予其新的生命力,作为旅社、茶室和展览馆等,使老民居获得新生,由此也保护

了湘湖的地域特色,地域历史得以延续

3.2.2 砖瓦厂

湘湖风景区内有许多遗存的砖窑建筑,虽然这些建筑作为工业建筑早已失去

其功能性而被废弃,但它们却曾经在湘湖发展变迁的历史中起到不容抹杀的作用。制砖的历史实际上已经成为湘湖乃至萧山的地区性记忆,也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

经络之一。我们应当对这些建筑有着足够的尊重,而不能因为它们功能丧失、构

筑残破,就将其一律拆毁。

基于此理念,将原长河砖瓦厂废弃的烧砖建筑改造为“长河砖屋”,作为砖

窑博物馆、酒吧、展览馆等。使在历史上曾经红红火火的砖窑再度焕发生命力,

同时延续砖瓦厂这一对湘湖演变有着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

规划对风情大道边的小方窑环境进行整理,保留两个窑孔、窑外和泥脱坯。

窑内烧砖时,青青窑烟缥缈而上,“山脚窑烟”景致得以重现。

3.2.3 越王城山

越王城山记载了越王勾践的奋斗史和落难史,景区规划力求保持并展现其沧

桑感、历史感。规划重点保护原城山寺遗址和周边地形环境,通过对遗址基础进

行挖掘整理和环境再造,形成一处具有古老沧桑感的环境。用环境叙述过去僧人

在寺中撞钟祈福,湘湖八景中的“城山怀古”、“越城晚钟”再次浮现眼前。对

城山南麓两口泉井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周边铺砌石板,清爽整洁;井旁勒石,

题曰“龙井双涌”,使古景再现。

3.2.4 海军仓库

区块内的海军仓库建筑质量好、跨度大,经过军队多年的环境维护,大院内

部环境相当理想。规划将海军仓库改造为住宿度假建筑,使仓库再度焕发生命力;由此也使得海军在湘湖历史上的印迹得以保留,海军文化得以延续。

3.2.5 水域

水是湘湖的根本,规划对湘湖水面进行重点规划。规划保留现状区块内所有

的水域,通过认真研究湘湖的历史和未来发展前景,尽可能恢复湘湖更大的水域,还湘湖以历史原貌。
现状湖体由于历年来挖泥烧砖,湖底形成数个有一定体量的深坑,各坑间因

为交通运输的需要留下了若干条方向交错的土堤,多年的人行车轧已使河堤极为

结实牢固。为了增加景观层次,规划中沟通湖东西两岸的联系,有选择地保留了

一些现状堤作为未来新湘湖的交通和景观堤,而不是为了追求图面上的流畅曲线

重新堆砌河堤,表达了对现状环境的尊重。通过重修跨湖桥,湖中堆堤设岛,湖

边布置观景平台,再现湘湖老八景中的“湖心云影”、“湘湖秋月”。

3.2.6 村落

湘湖两岸现状村落凌乱不堪、拥挤繁杂,但村落的秩序是市井社会阶层集体

智慧自发形成的,它切合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生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其

表象的后面隐含着历史积淀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其建成环境中的社会与人文

特征常以历史和文化的信息固化于物质结构之中,而表达的历史、文化意义具有

多价性和多义性。
规划通过有选择的、积极的拆除工作,将村落中的道路、房基、院落、水塘

等村庄中肌理作为未来景观的组成元素保留下来,结合规划主题赋予其新的生命,形成水花园、灌木园、草花园等(图4)。使村落的整个地块产生一定的记忆,古老

的村落在新的形式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发展。

3.2.7 水花园

水花园是在传承古老村落的历史和尊重原有村落格局的基础上,将村落遗存

部分和规划的水池、建筑、植物在村落格局的框架内统一组织而形成。
规划保留原村中道路和房屋间的空地,它们交织形成体现着原村落肌理的园

路系统,并成为水花园的骨架。有选择地将村落中的大部分房基改造成种植池,

作为对原有村落最直观的印象和回忆清清的水池和丰富而淡雅的植物种植

池构成了美丽的场景,花园的线条、块面和色彩如同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绘画一样生动绚丽

3.2.8 地名

随着引水入湖,湖两岸村庄拆迁,村里除少数几栋老民居外,其他建筑将不

复存在,慢慢地,人们将淡忘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的一切。未来的人们将只是在

偶尔读史书、看展览时才能想起这块土地上曾经的过去。为延续湘湖今天的历史,利用现有地名来命名新规划的景观和设施,由此使曾经属于这块土地的名称仍然

向未来延续,也使这些地名得以再生。

3.2.9 已经消失的史迹和淡化的民俗

因为岁月的变迁,历史上曾为湘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现在已经消失的一

些史迹,在规划中部分恢复并作再生设计;对于已经淡化的湘湖民俗,如灯会、

花朝、赛龙舟等,将在湘湖得以再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f75e4010009nj.html9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