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名山古寺:灵隐寺-仙灵所隐-游记 |
[游记]名山古寺:灵隐寺-仙灵所隐-游记 |
2007-09-01 77lvyou.com |
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1600馀年历史的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的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灵隐山麓中,寺前有理公塔和冷泉。隐没于深山中的古寺,不仅景色宜人,而且多了一份空灵。 史料记载,东晋时的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景色秀美,认为是“仙灵所隐”,故在此建寺,以“灵隐”为寺名。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椒崇信佛教,因此广建寺宇,灵隐寺也被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当时的江南名刹。北宋时,有人品评江南诸寺,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清康熙南巡时,曾来到灵隐寺,并赐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写有“云林禅寺”的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不过,因为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灵隐寺自创建以来,毁建10馀次。如今人们看到的灵隐寺,是在清末修建的基础上修葺而成的。 与江南其他寺院的格局相仿,灵隐寺的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走入山门,首先进入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已巳岁闰五月》题记。天王殿里正中面朝山门供奉着弥勒佛像,其身后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为南宋遗作;两侧是四大天王高各八米,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其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乃是吴越末年雕造的。大雄宝殿呈长方形,高33.6米,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面的雕塑内容讲述的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观音两侧是善才童子与龙女,其上有地藏菩萨的雕像,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 大雄宝殿后为药师殿,殿中供奉着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大殿左侧,有陈列着五百罗汉像线刻石的罗汉堂。灵隐寺中还珍藏着如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的等珍贵文物。 在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上,有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等石窟,内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馀尊,一些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比如玉乳洞内的一尊天冠观音造像。 灵隐寺中最著名的和尚要属济公了。关于他扶危济贫、惩恶扬善的故事因了同名电视剧的原因,已是家喻户晓。就说飞来峰吧,传说它飞来飞去到处害人,但是它却永远的留在了杭州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济公叫人在山上凿了五百罗汉,把它镇住了。 唐代诗人宋之问曾作《灵隐寺》一诗,诗曰: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馀度石桥。 果真如此啊。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
转自:http://www.77lvyou.com/youji/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553&title=%C3%FB%C9%BD%B9%C5%CB%C2%A3%BA%C1%E9%D2%FE%CB%C2%A9%A4%A9%A4%3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