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年古寺灵隐灵隐寺游记 |
[游记]千年古寺灵隐灵隐寺游记 |
2008-04-29 sohu.com |
搜狐博客 > leftのright > 日志 > 人生旅途 2008-03-18 | 千年古寺灵隐灵隐寺游记 标签:灵隐寺 飞来峰 祈福 虽然一直知道自己很懒,不过最近似乎是真的有点太懒骨头了些。赶忙上来博客写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哈。 周六和朋友去了趟灵隐,说来还真是惭愧,在杭州三年,却没能去哪个景点好好游览一番。记得上次还说大家要一起骑车去夜游西湖来着,也不知道西湖的夜晚是否灯火通明。 晴空万里,天际偶偶飘过几片祥云。相约来到飞来峰景区,游客、香客络绎不绝。只因灵隐在飞来峰景区,我们不得不多买张门票。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那些虔诚的信徒每月都得多花这35块钱。 或许真是所谓的择日不如撞日,我们赶上初八,也难怪这天香客要比平常多些。仿照信徒,我们几个虔诚祈福,参拜天王、大雄、观音、药师、华严五大殿,祈求神明的庇佑。不过,这其中还真参透着不少的所谓规矩。香客虔诚地祈福,不论平常的人们抱持何种想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不论开奔驰还是踩三轮,不论山珍海味抑或粗茶淡饭,在此刻人们都是真正众生平等的。此刻是如此的神圣而又不可亵渎。 灵隐,坐落在杭州西湖北面飞来峰景区,其后山为北高峰。深山藏古寺或许是还算不上,但古寺灵隐寺却在千年浪潮中保存着其独特的宁静与优雅。藏经阁内物品琳琅满目,虽已不是原始的藏经阁,仍能体会历代高僧在此翻阅抄写经文的奥妙;虽多时为明清藏品,却仍能在那位数不多的南宋珍品中体会千年前人类的智慧;虽多是中华文物,仍能从那栩栩如生的释迦摩尼卧像中感受遥远异地缅甸截然不同的佛教气息。 记得在去之前查阅灵隐资料时,看到这么一段话:灵隐寺天王殿正大门终年不开的原由在于乾隆帝当年的一句以免散失佛光神气。 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白日在杭城游玩盛兴,深夜晚归,当时灵隐寺大门如常已关闭。乾隆命随从前去叩门进寺休息。因为是微服私访,不便表露身份,便说是投宿商客,结果朦胧睡意的小和尚左右不开大门,理由是:庙里规定深夜三惊已过,不准许再开大门迎客,除非次日清晨。随从顺势就说,我们是方丈的重要客人,每年都捐献大量香火钱的,而小和尚更牛的答道“即便是当今天子来了,过了三惊,也不开。几个香火钱又怎样?”听罢,气得乾隆牙关紧咬。为了不露宿野外,只好悻悻从侧门进入尚可。数日乾隆以皇帝身份来灵隐寺进香拜佛,走到灵隐寺山门,回想到前日受辱。便侧身与对身边的方丈说:“既然灵隐是东南名寺,香火旺身。从此大门就不要随意打开,以免散失佛光神气。”从此以后便就封门掩气。杭城以及周边人民进寺烧香拜佛,皆是走侧门。 侧门进入天王殿,想起那无缘的正大门康熙御笔赐扁“云林禅寺”,不经猜想,倘若乾隆帝看到此情此景,是否要感慨皇恩浩荡,“普天之下,莫非黄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了呐。不过,这弥勒佛殿前的对联还真是经典,算得上是其那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说到灵隐寺,就不得不提济公和尚了。这位摇头晃脑哼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南无阿弥陀佛……”自小走进我们生活的和尚;这位不居常规,偶尔饮酒食肉,行若颠疯,性格率真而颇有神通功能的名僧。济公一生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衣衫不整,寝食无定,神来神去,人莫能测,疯疯颠颠,故又被世人称为“济颠”。 灵隐寺的出名,是因为有了济公活佛。立于活佛向前,左右中,不困哪个方向济公都如此和善地盯着你。如果说灵隐寺里的济公,或许真的可以这么描述吧:“殿偏庙小乾坤大,耿耿丹心造化通。修炼寄身尘海外,装疯混迹世人中。一双慧眼识奸佞,满腹痴情济穷困。只为不平今尚有,苍生生夙夜念斯公。” 逛了圈古寺,面对大雄宝殿前历经沧桑已然有些风化的千年双塔,感慨千年时光匆匆,历史的脚步终究不会因为我的留恋而停留。千年古寺,香火鼎盛,香客络绎,宁静与喧嚣组成如此独特、相悖却又相容的美感。 评论 (0) | |
转自:http://jhzhq1987.blog.sohu.com/82147757.html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