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火舞艳阳之杭州(六)——玉皇飞云之行_网易论坛 |
[游记]火舞艳阳之杭州(六)——玉皇飞云之行_网易论坛 |
2007-08-02 163.com |
本文网址:http://bbs7.news.163.com/board/topic/289/282289.html 复制 昨天,原本是想到杭州的吴山广场看“佳得乐”和“百事”组织的街头三人篮球赛的,但到车站的一刹那却改变了主意,九点多时在车站直接坐山车就到了传说中诸葛武侯后人最大的聚居地——八卦田。 八卦田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大概也只有一个多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吧。是用石块垒成了八卦的样子,里面是则是一个阴阳鱼,用一条小路绕成“S”的形状分开了阴阳。旁边也有一座八卦村,是用屋子围成的,不过这个村八卦好象就少了一卦,一个卦的屋子好象不见了。也许是我在山上太远而看不清楚的吧。八卦田正在施工,所以直接从旁边走过了没做停留。 八卦田的小路对面,是白云庵,年代应该很久远了吧。墙角上的油漆都脱落了不少,但里面依然是香火鼎盛的。进门同样也有一尊守门天神,没有标示,我也不认识他是谁。大院中间放着供游人们敬烛烧香的香鼎,当时还有好几个小女孩在上香,把香烛在香火灯上点着了,向佛祖朝拜后先把烛插进专门的铁架上,然后拿着香向着大门的方向举到额头上,默默的念着一些话儿,念完了,再拜完了,才把香插进香炉里。对门的大殿里有三尊木雕像,有点像没有完工的样子,大体看起来还神采飞扬的,只是一些小局部的手工就显得不够精细,中间的一尊是释迦牟尼佛,手里拿着一个像是盒子的法器,一边是观世音菩萨,一手拿着带着很长的茎的荷花,另一只手就拿着荷花的茎;还有一尊佛像就不知道是谁了。一帮女道姑在摆放这三尊佛像的隔壁大殿里诵着经文。里面主要是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不敢久待生怕打扰了道姑们的功课,于是在功德箱里投进了一个一元硬币,转身就出去了。 大门里站着一位大姐(阿姨?),于是就拿着地图问她:我想要上“玉皇飞云”,该怎么走?她看了看地图,找出了我们的位置,然后告诉我:从这边上可以上去,但是要交钱的,从这边上去呢,是以前的山路,就不用交钱了。谢过大姐后,转身就从山路上去了。 山路的半道,有条分支路是到观云台的。于是就往这个方向转了过去,来到了一个平台上,平台上放置了一些石桌椅旁边有个小洞,洞里也供奉着观世音大士和一些其他的神佛,石壁上刻着“有求必应”四个字。没有跪拜,只是双手合十鞠了个礼,向观音大士轻轻的祈求自己在杭州能一切顺利。念完了,就轻轻的从另一个洞口离开了。顺着石路一直走,竟然看到了一口古井。水井口上面用一块板档住了。旁边还放着一个小胶桶,上面系着根绳子,以方便人们打水。打了一桶水上来,水清清凉凉的。洗了把脸,顿时所有的疲惫烦躁都消失了。再打桶上来,用手掬捧着喝了好几口。一下子真的是身心愉畅。最后,又把衣服放在水里泡湿透,拿在手上就继续往山上走。 半山上有个停车场,旁边有个说明牌,上面介绍了山上的紫来洞的传说:原本这个紫来洞是很小的,后来紫来仙人来到了这里,发现了这个洞,于是就把它拓大挖深了,到最后就成了什么外小里大,甚至里面怪石嶙峋,可藏百万雄兵的仙人洞了。 拾阶而上,有个七星亭,传说是由于以前杭州城里经常闹火灾,后来经人指点说这座山是的形状很像是条龙,而且是属火的离(八卦中“离”卦,属火)龙,必须要铸造七个铁缸镇在山上才能镇住离龙杜绝火灾。于是就在那里铸造了七个铁缸,呈北斗七星的分布形状。并在附近建了这座七星亭。 从七星亭继续往上,爬山路还真不是件好玩的事。只走了一半,就已经让我累得快要喊救命了。力气都快用完了,只是凭着一点点的信念,必须要爬到玉皇飞云去。死撑着的结果终于让我爬到了那里。原来,玉皇山也叫育王山和玉龙山,也算是道家的仙山了吧,上面供奉着玉皇大帝的。上到庙宇的边上,是有分叉路的,往左手上去就是进去玉皇庙的,殿门上写着“南天门”。玉皇大帝就在里面拿着块玉板庄严的坐着。由于山上树木遮挡,看不到飞云的美景。倒是门前的一块牌子让我楞了一下:请肃整仪容。当时上衣还是湿的,没有穿上,但看着有个人也是光着膀子就进去了,于是我也进去了。 殿里的人看着我的样子也不说什么,而我看到在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些书,其中就有我正在看的老子《道德经》,随手翻了翻,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对原文的解释和自己的想法甚为一致,甚至比自己所能想到的思想透彻多了。一时间,不禁感到自己真的是很幼稚无知:凭自己这半桶水都没有的知识水准也竟然想评论这部千古的智慧之书!于是就问旁边的人:是不是卖的?多少钱一本?这时来了个道人,他看着我,笑了笑,这是捐了功德后我们赠送的。不过,在这之前,你能不能先把衣服穿上?毕竟这里也是个庄严的地方,你穿成这样对他(神佛)也不尊敬吧?赫然一笑:的确也是。于是就出了殿后把湿淋淋的衣服给穿上了,又回到了他的面前,捐了十块钱,登记了我的名字后,拿走了本《道德经》。大殿的后面正在修建一座殿,还在打结构。看规模应该比现在这个殿会大上一点。退出殿门,顺着路往里走,路的尽头是一座亭,上面好象是个茶馆,但我没有上去。就在下边待着。在这里,倒没有了树木的遮挡,放眼望去,满山葱葱郁郁的立时涌入了眼里。由于阳光的温度过高,照得山谷里腾起了淡淡的烟雾。一瞬间,一个想法出现在脑海:杭州的山都是如此的秀气,也难怪这里的人们也是如此的秀美了。灵隐寺,吴山,还有这里,都是那么的清秀,没有那种“会当凌绝顶”的凌人盛气,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宁静,在这种地方做个隐士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 回到了刚才的分叉路口,这次是转向右手边上去了。上了台阶,就可以看到,左手边有个很深的池——天一池。池是用石块筑成的,很大,直径应该在五六米左右,池也很深,水面离地面应该都有三四米高吧,一些金鱼在池里安逸的游来游去。站在池边感慨了一会,继续往上走,旁边有座阁楼,匾上写着“天人合一”。上了阁楼,绕着边走了半圈,来到了阁楼的后面,一下子眼界大开,整个西湖的风景全都映入了眼帘,雷锋塔在此时竟然变得是那么的矮小。西子湖就像一面镜子平放在天地间,倒影着天上的白云蓝天,一条条画舫泛着银色的光点缀着,湖上的几座小岛就像是镶在镜子里的绿翡翠,苏堤和白堤就如两条绿玉带子绕上在镜子上面。这是一个绝对美丽的角度,比起灵隐寺的那个角度不知好上多少了。 呼吸着山上清新的风,看着如画的西子湖,一时竟然不忍离去。 下山,按计划倒回来再来看的紫来洞,原来紫来洞只是一个有点大但深度很浅的洞穴。旁边的一块大石上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字。不远处就是一个饭馆,生意还不错的。饭馆的旁边有一个平台,就是从那里看到八卦村和八卦田的样子的。 下到停车场,照地图的显示是有一条山路是通向慈云寺造像的。但一开始的时候没有留意停车场的另一边,就顺着汽车上山的路寻找。往上走,来到了一座“叠叠流云”的亭子里,也没有看到有下山的小路;折回头,过了停车场,又来到了一座亭子边上,这个亭子倒是个放眼眺望的好地方,钱塘江就从底下流过。一眼望去,江上的风景一扫而尽。但还是找不到我要去慈云造像的那条山路。于是又回过头转回停车场。还没有到停车场,就有两个人走进了停车场,但就没有看到有汽车发动和驶出来。不用想了,山路必然就在那里了。 山路还真是不大好走的,有点庆幸当时给同事们逼着买来的这双运动鞋了。三百多啊!我这辈子哪里舍得给自己买过这么贵的鞋子。但这三百块钱的作用在现在就显示出来了。走在山路上很舒服,而且让我这样走着它一点问题都没有。呵呵,牌子货就是牌子货。 顺着山路又来到了一座道观,里面供奉的是玉皇大帝、财神爷和文昌星。为了祈求财神爷能保佑我发财,于是又捐了一个硬币,希望能够出小财得大财吧,就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把米也不多,不用心痛的。呵呵。 出了道观,往右手边下来就是慈云造像,造像建于五代的吴国。由于各种原因,造像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了,但远远看着还是可以分辨出佛祖、菩萨等塑像的。旁边还刻着地藏王的造像。旁边还有块石碑,上面原本就刻有一篇“佛牙赞”的,结果后来有个僧人就把这石碑上的“佛牙赞”给削平了自己再刻了一篇。这就是所谓的“一块石碑,两段历史”了。 顺原路退回到了之前的道观,顺着道观的边上的山路继续上山,爬山真的是件累人的事。原以为顺着山路石阶而上就还可以看到另外几个景点的,也许是自己选错了分叉路吧,期待中的景点却没有出现。但几乎在我每次遇上分叉路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人来让我问路。第一次是要分到南星桥下山去的时候,一个拾荒的老人家就出现了。我拿着地图问他的时候,他说:你要是顺着着条路下去就是到南星桥了。感谢一番后走了另条路;第二次是到了圣果寺遗址。从原路分了一条路下了圣果寺,然后一直下去就是射击俱乐部了。圣果寺遗址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只是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到一些残留的佛像。上面还有着许多的四方洞穴,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正当我在选择是返回原路还是顺路而下的时候,突然看见在佛像上有个中年男人正在那里看书。感谢了他的指点之后;又来到了一个分支路口。后来才知道这是去凤凰亭和万松书院的分叉路。这时候又有一个男人从山下(万松书院的方向)跑步跑了上来,于是我又问了:大哥,请问我想去万松书院,该怎么走?问了第一次,他不回答,再问一次,他来了一句:想去哪就去哪!就走了。 无奈之下,我随意选择了一个方向,是去凤凰亭的方向。赶了十几分钟的路,就来到了凤凰亭。亭里有个中年男人在锻炼。不敢惊扰他,就上了亭的二楼。天啊!这里才是俯视西湖区和钱塘江的绝佳好地方。放眼望去,整个西湖,西湖区的建筑还有钱塘江的风景都落入了眼中,没有任何遮挡,一目了然,大半个杭州城都尽在眼底。 看了十几分钟后,终于要一一不舍的下了楼。那个男人正坐在椅子上吃苹果。我心想,除了来路,应该还有其他下山的路吧,就顺着亭边观察了起来。亭边是有一条山路下山的,但不是石阶路。于是我便放弃了。这时那个男人就问我了:你不是要下山吗?这条路正是下山的啊!我告诉他,我是要到万松书院的。哦,那你是要顺原路回到一个分叉路了,顺着下山的方向就是去万松书院了。感谢了他的指点,顺原路回去了。在半道上,看到有一个斜坡,而方向也有点吻合去万松书院的方向,于是就把那个男人的话放到一边了,顺着斜坡就下去了,下了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不对了,再仔细看看地图,原来这条路并不是去万松书院的,而是下到山下的一个中学的。脑子里顿时就冒出了《易经》里的一句话,逐鹿于林,君子机,不如舍!嘿嘿,方向不对了,赶紧回头吧。 心中莫名的起了些感慨: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是可以为你指点迷津的,但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选择着来走的,别人是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及时的给予你引导的。既然自己选择了某条路,那就该安定的走下去,也许你还可以领略到更美好的风景,而当你选择错了,走错了,那就该及时回头,否则只会越错越远了。 回到了来时的那个分叉口,在去万松书院的路上顺便去了南宋的老虎官窑遗址看看,对考古没什么研究的我,进去转了一圈就跑了出来。 进万松书院,要十块钱的门票。在里面兜兜转转的来到了里面的石林,看着“正大光明”“登峰”等石碑,就转到了一个凉亭旁边。没想到,这里竟然也是个俯视西子湖的好地方。虽然不及凤凰亭那么视野开阔,但视线也是很好的。 穿过了一个表演台,下了石阶,就来到了一个水池假山边上,由于万松书院传说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的地方,水池里装饰上了不少蝴蝶和鸳鸯,水池里还不断的喷出淡淡的烟雾来,耳边听着缈缈的《梁祝》古曲,还真的有点梁祝化蝶的狂想了。可惜我只是一个人,就算是化了蝶,一只蝴蝶也怪孤零零的,还是现实点吧。 由于自己原本就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所以对学校这东西我是没有什么好感觉的。随意的在里面逛了逛。就离开了。 从万松书院一直走到了吴山广场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还真不是一段很短的距离。不过还好,杭州的林荫道即使是在大热天里走着也是很舒服的。正好吴山广场正好举办街头三人篮球赛活动,也有些活动是单人玩的,于是就在那里疯玩了一个下午。 晚上七多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一个人都还是跑去了附近清河坊的太极茶馆要喝碗“大碗茶”了。老板的一声吆喝:小二,一壶上好龙井。“好——嘞,客官稍等。”茶童中气十足的应着,然后就去准备了。一会,小二拎着他那个铜制的嘴儿长长的壶儿出来了,把瓷器杯往我眼前一搁:客官,看茶。就念开了,什么金鸡独立,什么大鹏展翅,并伴随着唱名做着相应的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的。茶泡好了,他还拿出了一碟不知道是豌豆还是蚕豆的小吃:客官,请慢用。门外那些进过的游人们看着也不禁拿起了手中的照相机拍个不停。恐怕已经有不少人侵犯了我肖像权了吧。呵呵。 茶喝完了,就顺着吴山广场的路一直往上走,热了一整天的人们都在这个时候出来透散着闷了一天的烦躁。一路走上来就是一路的热闹。走过了一个商场,有点让我很不爽:里面挂满了:**衣服;特价:七(十元、十九元)元;产地:广州。严重郁闷,怎么广州的东西就是那么的廉价啊?! 苦笑着走到了体育广场,坐上车回到了住处!累了一天,也该好好休息了! ------------------ |
转自:http://bbs7.news.163.com/board/topic/289/282289.html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