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慰籍心灵的香格里拉之行

[游记]慰籍心灵的香格里拉之行

2007-07-16    live.com

慰籍心灵的香格里拉之行

此刻,耳机里播放着齐豫《般若波罗密心经》如天籁般轻柔的诵经声,很喜欢这种如同瑜伽的冥想一样的心境,就如若干天前我在卡瓦格博的怀抱下,内心清澈澄明般无一丝杂念。从小一直梦想着能在高高的雪山之中拍一张穿着洁白婚纱的照片留做纪念,今天实现了!雪山、草原、湖泊、牦牛……是我梦中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香格里拉。于是我决定把这次旅行记录下来,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一、路线

时间:2006年1月24日——27日

路线:丽江—长江第一湾—中虎跳峡—中甸—松赞林寺—依拉草原—纳帕海—奔子栏—卡瓦格博雪山—飞来寺—噶丹东竹林寺—德钦县城—中甸—拉市海—丽江。

整个香格里拉之行一路顺利,犹如天助,一路美景,恰是天赐。一路拍摄了千余张照片,前几日已选择了一部分发出来,献给同样对这条线路感兴趣的朋友们。

二、人物介绍

关大哥——四十余岁,内蒙人,落腮大胡,草原人无比豪爽的语调。这便是在他的“随心园”给我留下的第一面印象。让我不由的联想起腾格尔的那首著名的“蒙古人”。他作为我们此次香格里拉之行的陪导,非同于以往一般的导游。那种内蒙人特有的豪爽健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高姐——1月23日傍晚我们到达丽江就听朋友朱朱说了我们这次会有四、五个结伴的北京驴友,这样平摊下来的费用会比较低,在“随心园”我见到了他们的代表高姐,原以为是北京人,经过后来的了解,身材匀称小巧,皮肤白皙,性格平和的高姐竟然是东北人,和我印象中的东北人有些出入。

郝姐姐——北京人。她的姓少见,至少我接触的人中没有。只记得在小时候一本看过的儿童电影中有个印象非常深刻的郝老师,没想到这位郝姐姐也是名人民教师,有意思。

小李子——在出行香格里拉的时候才见到这MM,不知23号那天晚上混哪去了。用“性格开朗”来形容这位MM一点不过分,和郝姐姐一搭一档的搞笑双簧,在漫漫路途中与窗外连绵不绝的美景交相辉映。真可谓珠联璧合。可没想到这么能侃的小妮子竟然和我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哈哈!

石头——本人。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只说了姓。一,觉得自己名字复杂怕他们记不住;二,怕说了全名,大家会喊我“小倩”之类,念书时一直被很多人这么叫,总觉得象在叫鬼。于是欣然接受“石头”这个称呼,不错,好记!

至于本来说好还有两位同行的驴友,在旅行过程中断断续续听郝姐姐和小李子说出行前一晚一位把脚给扭了,一位不知哪里不舒服,反正好象说好似的,结果一日之后就听说他们俩共赴女儿国泸沽湖去了。于是这两人在我们的旅途中被车上众MM“群批”数顿。

2月2日从云南回到上海,虽是冬季却被云南高原气候晒得黑了一圈,呵呵。小李子整日在MSN上催着我总结行程和攻略,这妮子估计是想坐享其成来着。其实出行前我已经整理了二十几页的计划书,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行程在变,那计划就常掷于枕后。况且回头想想此次出行还有着许多我们自己的快乐点滴片段,我想这并非是从网上或者看别人游记所能获得的。也许驴友的乐趣就在这里。记得临行前一个朋友对我说:云南很大,慢慢走慢慢看,慢慢体会,不用太多的计划约束。

1月24日一早我们暂时告别了睡梦中的丽江古镇,怀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始了香格里拉之行。

出了丽江古镇没过多久就驶入了214国道松潘线。在我们眼前的便是蓝天;近在咫尺、连绵不绝的高山;以及路边的纳西民居、梯田。对于一切我们都感到很新鲜。关大哥是个聊天好手,有一句没一句的就开始和我们聊开了。

一小时左右,我们一路顺着长江的支流就到达了第一站:长江第一湾。这一段长江被称为金沙江。在这里我们短暂的停留了一下便直奔著名的虎跳峡。

前往虎跳峡的公路非常险,一侧是高山,一侧是危崖,快进入虎跳峡镇道路就变的非常的窄,路面时而松软,时而颠簸。坐在我边上靠窗的郝姐姐觉得胆战心惊,直呼不敢往窗外看,我向下面望了一下,气势磅礴的虎跳峡就在脚下,不过此时由于车子开在蜿蜒的山路上,只望见一条细细的白线,两则山峰高又岂止千尺万丈,看得我也不禁脚下发软,心里不由想着:车要是掉下去,在空中的时间也许够大家打个报警电话的。这时才充分体会出一开始关大哥为什么说在云南,一辆好车就是你生命的保证。

张老师家

在约三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虎跳。此时正值中午,关大哥把我们带到了著名的张老师家,事先在车上,关大哥就说中午大家先随便吃点,因为下午会有三个小时的徒步行程,会消耗很大的体力,一定要填饱肚子才行,张老师家的菜很贵,后来点菜的时候果然发觉其贵,比如一盘很难吃的野菜也要卖到20元。但去虎跳峡必到张老师家,所以没办法,只有乖乖淘钱。说到这何谓著名的张老师?只要你翻看任何一本自助游的书,都可以在虎跳峡这一章看见他的名号。不仅仅因为他家就在中虎跳峡的上方,还因为他开发了一条步行的、简陋的山路,直达虎跳石,由他集资修建。他自己是当地小学老师,兼任电脑老师,还养了羊、猪、土鸡等等,有一个大厨房,家里的亲亲眷眷则全部上任,担任厨子、服务员、解说员和导游。一派繁荣景象。

吃完中饭后我们在周围走了走,很想一睹张老师的“风采”,可惜他家人说他不在,出门去了。在我们遗憾之余,发现他家后院有个很漂亮的游泳池,大家不禁嘘唏不已,直呼在这里充分体会到了“修路致富”的硬道理。哈哈!这个游泳池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前往香港考察一顶级公寓楼盘时在小区中看见的一会所游泳池,游泳的同时抬头望去的是近在咫尺美丽的维多利亚海。而此时在张老师家游泳池中满眼望去的是纯净无比的空气下壮观陡峭的峡谷和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感叹眼前这极乐的生活享受!

中虎跳峡

徒步开始之前关大哥告戒我们专业的大相机不要带在身上,不好爬山。于是大家轻装上阵,去中虎跳约有1公里多的山路,路不长,但下坡的路也很难走,众人徐徐前行,溪水随处可见,常常顺路而流,随行的向导是张老师的唐兄弟,一路上不仅引路,还时不时很照顾的搀扶我们,经过近1个小时的行进,我们终于下到中虎跳峡口的巨石上。

此时,只有当你下到深达几百米的谷底到达江边时,才能充分领略虎跳峡它那惊心动魄的气势,它的两侧是高达几千米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在谷底两岸距离不过几十米的黑色悬崖挟制下,金沙江的浊流汹涌澎湃,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滚滚而来的怒涛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撞击着两岸的石壁,在哗哗的水声中,我还听到了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轰隆轰隆的巨大闷响,站在江边,你能感觉到有巨大的力量在撼动着大地,脚下发颤,汹涌咆哮的洪流使人感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奔腾而来的急流撞击着江中一块黑色巨石,激起巨浪,腾起白色的水雾弥漫在峡谷之间,人们在这里即使大声喊叫彼此也未必听得清楚,据说江中那块巨石就是曾有猛虎跳过的虎跳石。我看依猛虎的跳跃能力,跳过不难,但是否有勇气敢跳过这一失足则绝无生还可能的急流则是另一回事了。我小心翼翼、尽可能近的往水边挪动,为的是充分领略和感受这大自然的奇迹,我久久地注视着这澎湃的怒涛,看它狂怒地千万次地冲向巍然不动的峭壁,这些本来是最温柔、最无力的小水滴,当它们集合起来,在一定的条件下,竟能变得如此凶暴,如此恐怖,挟带着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移山填海。这斧劈刀削的千尺危崖、这蜿蜒的大峡谷不正是水的杰作吗?它是在向我们证明着什么,这里面不也蕴涵着某种真理吗?抬眼望去,两岸高峰连绵,蓝天一线,倏忽一朵白云缓缓飘过。怒涛声中,心情又变得轻松了许多。索性我躺在了巨石上享受着此时所拥有的一切。

厕所

之后我们恢复了一些体力就开始上山了,用着极其缓慢的速度好不容易上到了天梯的修建者之家,她家世代住在这半山腰,面朝这江和悬崖。她家小店墙上贴满旅行路线、虎跳峡的照片、徒步者的留言,我在一处空白处留下了“恬不知耻”的留言:kathy于06新年之际大驾光临,虎跳彭壁生辉!郝姐姐等人看过我这一留言都狂笑不止,逐一一留下让人直“吐”的大作。

休息的时候我突然想上厕所了。顺着女主人所指的方向,在不超过50米的地方,厕所就位于悬崖半腰平地上最险峻的位置,考虑带会还将有两个小时的上山行程,中途无厕所,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便池中央有一条活水溪流细细小小地通过,是永远在被洗涤的模样。用木板搭成的小隔间实在只能稍微遮蔽阳光和雨露,除了顶棚、四周的木板缝隙都很大,尤其面对虎跳峡的那一面简直就是空的。所以当人蹲下,就可以“恬不知耻”地忘记自己在干什么,见哗哗奔流大江、听哗哗奔流大江,实在乐得其所。女主人称其为“虎跳第一厕”,我赶忙在这“第一厕”旁很BT的留了张影。

天梯

在稍做较长时间的休息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上山之行,此时的我们虽已休息过了但体力已有明显不足,于是爬山速度变得极其缓慢,累的已无心观赏周围的风景了。导游看我们累成如此,却还说:这只是刚开始,带会还有天梯等着你们呢!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我隐约在很远很远的峭壁之上看见有一梯子,这时因为累的不行也顾不上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爬山过程中,我们时不时看见中途都有矿泉水之类的放在准备好的小桌子上,并有一张纸条大概写着:如果需要饮水,可自行拿一瓶,每瓶收费5元,请自觉把零钱放在桌子上。导游告诉我们,这都是为游客准备的,因为山路走起太费事,所以想出了这个方法,钱可以放桌上或又导游先代收,在中途上山下山中遇到卖水人就可以给他了。

说说笑笑,走走歇歇,我们终于到达了天梯。这个天梯确切地说,是在垂直的峭壁上安装了一个双足宽、20米的铁梯子。在天梯左侧有条绕行的山路,如果没胆量、体力不支的人可走那条山路前行。我们一行五个人都股足勇气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胆量。于是我们依次往上攀爬。大家只要每踏一级上去,双手抓牢,不朝下,或朝后看即可。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向身后看才是峻峭的,身后空空荡荡,笔直下去就是旋涡和落石。等真正爬完天梯,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怕,我的脚也开始抖了起来,好在坐了一会便恢复了。导游说最近就有带的一个女孩在爬的过程中朝后看了一下,一害怕,手一松掉了下去,幸好只是摔伤。

我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即将到达山顶公路,此时顺着山路走到一处上山的转弯口,必从一人工安装的简易铁门通过,明月一屁股坐在了门框上,回头对我说:如果我们爬到这时发现这个门是关着的,只有原路再返回,怎么办?我无语。她刹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姿态,一人自言自语道:我估计就从这悬崖上跳下去了。我大笑不止,拿起随身携带的小相机给此时的这位“壮士”与铁门咔了张合影。

在接近公路的山顶草地平地上,风大而无遮挡地从山谷中纵横而来。我最先爬上山顶看见关大哥的三菱四驱已静静地在等着我们了。

徒步完虎跳峡,我们每个人都灰头土脸,累的一句话都说不出。大家随着车的颠簸东摇西晃,昏昏欲睡起来。关大哥安慰大家,今晚住在中甸,住宿条件应该是这几天最好的,大家晚上好好洗个热水澡!后来事实证明,这一晚住宿由于所住房间无一滴热水成了我此行最糟的一晚。

驶出虎跳峡,我们又进入盘旋的山路。一路看到最多的便是云南的红土地。之前在很多摄影杂志上看到过无数云南红土地摄影作品,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各种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绰约云影中……可能由于我们前往季节的原因,在我眼前呈现的又是另一翻景象,红土地、绿色岩石以及冬季那望不到头片片枯萎的草皮,直觉得另一种美向我视觉冲击而来。此时,让我真正体会到一年四季,季季有景的七彩云南的巨大魅力。

当车又爬上一坐山后,眼前的景物变得开阔起来,远处的山势也变得舒缓起来,宽阔的草场上有成群的牛羊缓缓移动着,时不时的还能看见一两个藏经塔。一路告示着我们已经进入藏区,这就是迪庆州的中甸了,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的中甸县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也就是改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

我看了下手表已将近下午六点的模样,可由于是高原气候,天气仍就艳阳高照。我们经过一个路口,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美轮美奂的藏经塔。与普通的藏经塔不同,这个塔上面的四个佛龛里是四个菩萨的塑像。关大哥开着车饶了藏经塔一圈继续前行,他告诉我们,他入了藏教,所以每次路过这里一定要饶行一圈,希望藏经塔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

路过一座小桥,我们从车窗望去看见一群牦牛正在淌水过河,与正西下的太阳光交相辉映出一幅美妙的景象。我们赶紧喊关大哥把车停下,都背着相机去捕捉这一美景。我迎着阳光站在极少有车经过的公路边,放眼望去公路的尽头与天空相衔接着,而此刻的天空没有一丝白云,冲撞视觉的就是透明如洗的蓝色,那片一直能渗透到心底的蓝色。我很兴奋的跑到公路中间一屁股坐了下来,尽情享受着这份纯净的心情。而刚才淌河而过的牦牛正在穿行公路,在逆光的衬托下与周围的景色形成了另一翻美景。

享受完美景之后,天也渐渐变成了漆黑,我们终于到达了香格里拉县城。这里早晚温差很大,白天还是艳阳高照的10℃以上,晚上已骤降到零下10℃,下了车我们都把所有行头披挂身上,个个灰头土脸地直呼“饥寒交迫”!好在马上我们就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鸡煲,酒足饭饱之后随着关大哥来到了一家当地很有名的藏民家庭,他说他们家的藏民家访活动是每天暴满,不早点去就没位子了。他们家出名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家人个个都能歌善舞,就我看来不论是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还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能力是一方面,经济头脑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事实证明这家人经济意识还是很强的。表演期间,家里的妈妈、儿子、女儿、姨妈……都有不同的节目奉献,那藏族歌曲唱的真是没话说,引来一阵阵喝彩!席间酥油茶、青稞酒、烤羊腿也让我们的胃又过了一把瘾。

将近9点,看完表演我们从藏民家出来,虽然一天的行程搞的大家都很疲惫,但心情却是无比愉悦的。车开在四周没有一点路灯的颠簸道路上,车窗外已基本见不到人影。而我们还很兴奋的有说有笑着,大家开心的讲着刚在家访时学会的藏语:扎西索,扎西索,扎了西把索。又恰索,又恰索,又了恰把索(意思为:好,好,好,实在是好。),那不太标准的藏语以及此起彼伏欢快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车内。

第二天,我们起了大早,前往著名的噶丹松赞林寺。

藏传佛教在迪庆是最主要的宗教。位于迪庆州州府中甸城北佛屏山下的噶丹松赞林寺,属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是云南藏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四周的山围成八瓣莲花形,前面有圣母湖,背靠“卡日峰”,东面有奶子河的源头,西面与释卡雪峰遥相呼应。相传古代的一位高僧曾见到上坡上众鸟飞翔,于是留下了这里必有众僧云集之日的预言,这个预言刚好与五世达赖的占卜契合,松赞林寺因此而生。

从远处观察松赞林寺,其造型颇似布达拉宫,这里被藏民称做小布达拉宫的缘由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松赞林寺游览之后并未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空闲之时和关大哥聊天,有些遗憾的对他说:觉得没有原先想象中的那么好,似乎名声更胜实际的感觉。这里太商业了!关大哥很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真去了西藏的布达拉宫,会觉得那更商业,观赏的人多了自然就变得商业了。关大哥告诉我,他拜了东竹林寺的一位高僧做了师傅,如果这两天有空带我去那边看看,相信我会喜欢那家寺院。

游览完松赞林寺,我们前往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吃午饭,中途路过了依拉草原和纳帕海,但由于观赏季节不对,我们没能欣赏到花姿招展、色彩缤纷、令人心醉神痴的景象。进入冬季后,满眼望去的草原一片金黄,远山如黛,皑皑雪峰又是别样的一种美。

可能是往海拔更高的方向前行着,车内高姐觉得头晕,已有比较明显的高原反应出现。很快我们到达了奔子栏。和沿途荒芜人烟的景象相比,这里沿街小店、图书馆、活动室、小饭店等一应俱全。奔子栏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创造着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一家小饭店里我们点了几个炒菜,一边吃着一边享受着高原日照的温暖。正在我们有说有笑吃着饭时,小李子大呼汤里有东西,我们定睛一看,一只苍蝇漂在汤里。在坐的人都齐刷刷地看着我,我看看大家,只能装做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全当补了,今天我就去抽大奖”。谁叫我喝了那碗汤呢,这时让我想起曾经看过关于“云南十八怪”的介绍,其中有“一怪”就是说,云南很多地方因为天气比较炎热终年蚊蝇不绝,故夸张说“三只蚊子一盘菜”。我在心

转自:http://kathyshi.spaces.live.com/blog/cns!E68F7E3D0CE5FC09!830.entry?_c=BlogPart&_c02_owner=12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