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攻略:龙井问茶奇遇记-女人︱生活︱爱秀秀经验分享网络

[游记]旅游攻略:龙井问茶奇遇记-女人︱生活︱爱秀秀经验分享网络

2007-07-21    

“龙井问茶”奇遇记

引子

杭州真是个梦幻般的地方。

这是一座既现代又古典、既风光秀丽又充满人文底蕴的伟大城市。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您细细品味。有这样一座充满灵秀之气、端庄娴静的山水城市作为自己的“后花园”——据说现在杭州人也已经认同这个定位——真是上海的一大福气了。

我这里要记叙的,是关于一个“高人”和“隐士”的故事。

也许,您会以为我是在故弄玄虚——都什么时代了,还谈什么“高人”、“隐士”啊?!

但是,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实只要您与他(她)精神相通,相信您会发现生活中并不乏“高人”、“隐士”存在。虽然写作本文一直是我的夙愿,但是我也有另外的顾虑,那就是我的文章弄不好会影响先生平静如水的生活,而他是从来不喜欢被人过多关注的。

他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不过,也许是最后的“隐士”了吧。

先生可谓是山水的知音。山水成就了他,而他也在山水中自得其乐,与世无争。有时候,我在想,先生原本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但是,他现在的生活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超越和成功。每念及此,总不由得感慨系之。

九溪的秋色

一个深秋的季节,在三五知己的陪同下,我们相约去欣赏九溪的秋色。那是我第一次游览九溪。此前,我的朋友们使劲向我鼓吹九溪的秋色是何等的美丽,开始颇不以为然——印象中,家乡的秋色是天下无双的了——满山遍野的枫叶在一夜之间全都红了,而白墙青瓦的屋舍就星星点点地掩映在白云、枫林、岩壑和流泉的深处——那该是何等让人心醉的图画!然而,当他们提到“九溪烟树”、“十八涧”以及“龙井问茶”时,我才陡然来了精神——光听这些名词就已经很诱人了。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广告语:九溪行,我看行!

果然,在进入九溪的那一刻,我就被眼前的无边秋色彻底征服了。有“诗”为证:

九溪烟树镜中天,

映水秋风傲霜燃。

山光潭影两相爱,

窃得浮生半日闲。

(九溪烟树)

又曰:

九溪山路十八湾,

渐远渐上白云间。

龙盘狮踞桃源梦,

断壁无由思参禅。

(题龙井广福寺壁)

我们一行人,就这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仔细品鉴沿途的风景。不深的山谷里,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沿着一湾溪流向群峰蜿蜒伸去,溪水异常清澈,山谷里很安静,游人也不多,只听见溪流汩汩流动的声音以及间或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的几声鸟鸣,路上积满了掉落的金黄色银杏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煞是好看,到处是一派静谧深邃的幽谷景象。这样的情景,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唐人“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行迹”的诗句,又好似宋人的山水画,寂静、淡远而空灵。

“老兄,这儿的景色还不错吧?”点燃一枝烟,一位老友悠悠地问道。

“嗯,的确不虚此行。老弟可真有眼光,这样一块风水宝地竟然被您给发现了!”我连忙真诚地“附和”。

“今天,我们真正的压轴戏还在后面呢!”这家伙又故意在卖关子了。

“哦,是吗?!何妨说来听听。咱们不会是去见一位美人吧?哈哈。”一路上,我们的确见到了不少气质清纯的美女。

“不是。很遗憾吧。但是我们今天要去会一位真正的高人。他就隐居在这溪流尽头的村子里。只怕咱们不一定能见到呢!”

“高人?!”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位目光深邃、布衣褐裘的老者形象。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四面环山的村庄。山谷两边舒缓的坡地上到处是绿油油的茶园。闻名天下的龙井村到了。

龙井问茶

这些年来,龙井村的变化很大。俨然像是一个山中小镇了。

而那时,龙井更像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村落。村子里的建筑也保留了古朴的特色。倘若不是友人的提醒,恐怕您真地以为自己来到了梦境中的桃花源。

多美的村庄啊!一条小溪从村子里缓缓流过,悬挂着“茶”字招牌的门面随处可见,淡淡的茶香从空气中飘来,鸡犬在村里的道路上游荡,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漂亮的村姑坐在门前炒着茶叶,到处是一派祥和、宁静的山寨风光。

当我们来到一家挂着“阿牛茶叶店”招牌的木楼前,友人说这里便是我们今天寻访的目的地了。

很普通的一家茶叶店。从外表上看不出与周围其它的茶叶店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唯一的差异是店名更富有个性和特色,门面装饰更朴实无华罢了。门楣上张贴着一幅对联,内容记不太清了,总之是写的极有趣味。

进得店来,只有一位面目慈祥的老妈妈在做着女红,旁边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地上摆弄着玩具。看见有人进来,老妈妈立即起身招呼我们坐下,并且给我们每人都沏了一杯茶。

“阿牛伯伯今天不在家?”甫一坐定,友人便问道。

“噢,在的。在后边的院子里炒茶呢。我这就去叫他。”老妈妈随口应道。

我端起茶杯,深深地吸吮了一口,好清香的气味!淡而有味,香远益清。真不愧是天下名茶啊!

就在我一边品茗,一边打量店里的陈设从而揣度店主的风采时,突然听到后面的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慈眉善目、面容和蔼的花甲老人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老人身材不高,双目炯炯有神,由于长期劳作的缘故,看上去非常硬朗结实。

“哎呀,欢迎各位!你们是从杭州来的吧?是不是浙大的同学啊?”真是人未至,声先至。接着就与我们一一握手寒暄。他的手很粗壮有力,但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和力在。

老人的笑声很爽朗。看得出,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人显得十分高兴,连忙让老妈妈重新给我们沏茶。

山水有知音

就着一杯清茶,老人和我们聊了起来。在袅袅升起的水雾中,我们的思绪和他一起回到了那些过去的峥嵘岁月。

不曾想到,这样一位看上去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茶农竟然是有着显赫家族背景的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一名当年物理系的高材生,他的诗文造诣简直令我辈无比汗颜。在他的面前,我又一次深深地懂得了“有容乃大”的人生哲理。

据先生讲,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秘书,舅舅是国民党的中将,大陆解放以后就去了台湾,至今也未回来过。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毕业于浙江某师范学院物理系,本来毕业后即有机会赴苏联留学,但由于家庭成份不好,未能成行。后来,先生服从分配,毕业后在一家中学任教,后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先生所在的学校也暂时停办,于是先生也就“解甲归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后来又遇到了“文革”的岁月,先生牢记父亲告诫自己“不要过问政治”的遗训,从此干脆就在龙井村里过上了平静自足的茶农生活。打那以后,先生就几乎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除却在“文革”期间,先生到过南京的雨花台,在那里,他写下了好几首歌颂当年仁人志士的诗作。很难想象,那些感情真挚、气势磅礴、笔力雄劲的作品竟然系出自眼前这位拥有理科教育背景的平和老人之手。

远远近近山,高高低低树;

叮叮咚咚水,弯弯曲曲路。

在山水和大自然的怀抱里,先生就这样过着快意自足的茶农生活。娶妻,生子,然后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生活。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落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老人茶叶炒制的工艺很独特,由于为人慷慨故人缘特别好,每年春天清明前后,他家的店铺门前总是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从他给我们展示的名片夹来看,先生的交往面相当广泛,既有社会名流,也有如我等无名草根,由此可见先生并不是市井小贩,惯于势利待人的了。

后来,老人又兴致勃勃地陪同我们参观游览了狮子峰、广福寺等景点,还把“龙井”地名的由来、广福寺的历史以及龙井茶的栽培炒制工艺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作了说明。虽然已是花甲老人,但先生的步伐依然矫健、沉稳,一如他谦和、从容的语调和淡泊、达观的神态。

“您不是四川人吗?当年朱老总就曾经来过这儿,还为我们题过词呢!他是一位真正的伟人啊!”站在广福寺的断壁残垣前,整个龙井村尽收眼底。先生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绿色茶园,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自豪、欣慰的笑容,满头花白的头发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是那样的飘逸、气定神闲。

……

从此以后,每年当我去杭州游玩的时候,总不忘去九溪感受一下那幽静的山林、清新的空气、明净的溪水,而其中不可缺少的,是去“阿牛茶叶店”拜访先生,聆听他对人生的看法和切磋诗艺。当然,也有见不到先生的时候,小外孙告诉我们:“外公去山中采茶啦”。那时,心中就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失落。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茶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附录:过阿牛茶店访高人不遇:

振翼先生 (2001/3/31杭州龙井)

阿牛茶店今依旧,当年后生重邂逅。曾经座中皆禅机,仍然玄风盈两袖。

涧水东流不回头,柴门不遇张阿牛。山中茶农真隐士,四十年来轻王侯。

民国亡时违父志,王谢遗风重济世。雨花台上哭秋风,万里江水悲凝滞。

披发长歌归去来,处处涧石生绿苔。深山桃李红烂漫,隔篱邻翁有好怀。

自种绿茶活妻孥,薄利只求足糊口。村头枕流漱白石,古樟荫下勤酤酒。

郡守闻此大汗颜,冠盖亭亭至门前。先生担粪狮峰后,臭手慢开旧栅栏。

意象潇洒从容中,太守折腰拜义兄。未需木屐劳远送,径旁处处尽苍松。

绝尘老农百首诗,妙处曾说晚生知。汲取山泉泉边饮,相视不语唯嗟咨。

人生落地如飞蓬,几人如此澹泊中?君不见:阿牛店外莺婉转,桃花淡白笑春风!

(注:振翼先生系吾好友,诗文造诣甚高,现为中文系在读博士。)

(杭州九溪)

原始链接:http://www.aixiuxiu.com/html/lvyouxiu/20070603/6862.html
转自: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