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09 南游记第五回——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我最难于回忆的地方。 感觉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有些不知所以然,有些缥缈恍惚。 即使是远远望着山坡上著名的“Shangri-la”的时候,我也无法按动快门。 可能还是怀疑的成分要多一些吧。 原本对于这里的印象,只有一两张角落里的模糊图片和偶尔听到的动人传说。 当初甚至没有把这里纳入自己最初的计划里。 那个时候,版纳是自己最为可惜的放弃,而香格里拉如何,我从来没有想过。 简单的说,这是一次冒险。 这里,我需要恢复她最初的名字——中甸。 想来有些好笑,香格里拉在这里不过是一种地理上的符号而已。 即使来到她的古城之中,恐怕“人间天堂”的一丝踪迹也不会落入自己的眼中。 可能周围任何一块地方都更接近传说中的圣地,唯独这里是俗世的存在。 哎……这里毕竟只是香格里拉“县城”而已。 我想,自己过于执着了。 无论如何,我这般停停走走,没有多少体会的旅行是不足以评判一处的得失的。 何况,在此处所获得一点点心灵上的安定为我在他处提供了更为可贵的虔诚。 现在翻弄身边几百张的照片,其中很多都是自己曾经吃过、住过的酒吧客栈,其中在中甸的,就是“布达拉木楼”。 这里有人请吃匹萨,道一句“四海皆兄弟”; 这里有狗围着你转,不知道它想干吗; 这里有躺过的破沙发,有靠过的旧藤椅; 这里的门帘漂亮,屋子窄小,床很舒服; 这里可以在楼上欣赏奇怪的装饰,也能在屋顶向远处的大转经筒祈福; 这里的老板叫洛桑,在印度长大的藏族人,他手机号码是:139****5526。 为了找可以同行的伙伴,中甸的酒吧我差不多都去过。 即使是“布达拉咖啡馆”和“青稞酒吧”那样的人气所在地还是失望的结果。 最后在“四方小吃”门前,同伴突然高呼:“有没有去梅里雪山的!” 回应的则是大家善意的笑声。 酒吧各有特色,不过缓慢的气氛和深色的基调几乎是共同的。 最喜欢有狗有猫的地方,那样就会有家伙陪你一起打哈欠,一起伸懒腰。 另外,这里的物价要比丽江便宜许多。 开开心心的吃饭喝酒,而不用去担心腰包里的重量会不会卸下太多。 而味道来说,却是毫不逊色。 这里的古城远不能和丽江相提并论。 但是我更加喜爱这里的四方街。 悠扬不断的旋律和不知为何起舞的人们,把香格里拉的味道散发在空气中。 我禁不住劝,加入简单快乐的人群,笨拙的模仿着周围藏族老人的动作。 老人则朝我笑着。 不得不承认,我真是不怕丢人。 相比丽江,这里卖刀的相对多一些,我倒不愿意去看,觉得煞气太重。 出门在外,求平安,求心定。 正因为如此,我晃荡到大转经筒下面,推了许多圈,又拜了几回。 路上我一直有个想法,很多东西我是不是太执着了。 纷繁复杂往往迷乱双眼。 如此,去梅里便成了自己坚定的想法, 至于别处,要学会放下。 傍晚,跑去“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 夕阳辉映,远远看去十分漂亮,很大气。 我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外转转,浪费了几张胶卷。 不知为何,在这里自己倒心无旁骛起来。 大概是因为明白的很多道理又不明白了。 实际上,中甸更多的是作为自己去梅里雪山的中转站, 我没有那么强烈的眷恋。 而现在闭上眼睛,仔细回想, 留于脑海的是远山浮云、白塔经幡和草原牧群的粗糙画面。 可梦里梦外会不时闪现的, 却是窗外路边诡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