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楠溪江(中国古镇旅游网浙江溪口镇游记)-游记攻略-中国古镇.

[游记]走进楠溪江(中国古镇旅游网浙江溪口镇游记)-游记攻略-中国古镇.

2008-07-22    guzhenu.com

最高文化、最高政治、最高经济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中原发达文化与瓯越乡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
2、规划研究价值。楠溪江许多村都经过统一、综合的规划,并且村落选址、布局合理,规划思想鲜明,规划主题明确,规划手法流畅,每个村落都是一部难得的规划作品。尽管带有古代堪舆说和风水论,但也体现出其规划的科学性。以文房四宝布局的苍坡村为例:以村西侧和南侧的两个笔架山为环境总格调,对整个村的路网、水系、居住、公共园林、主入口处理及建村主题思想全部科学的展现出来。建村思想:由笔架而产生文房四宝,村体平面为纸。直指笔架山的东西中心街为笔街,东南水池为砚,池边的长条石便为墨碇了。建村主题:耕可致富,读可荣身。整个村落(文房四宝寓意为读)与大片田野(体现为耕)默契形成中国典型的耕读文化精神。
3、建筑美学价值。楠溪江古村落建筑形式简朴,用材自然,轮廓线亲和,构造合理,功能分明。建筑富于个性,格式化程度低,变化灵活,但也不失建筑开间的尺度定数,与国内各地常见的内向院落式大不相同。与中、西南地区外向开敞的木构建筑相比较,其更具完整严谨的规划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其较高的美学价值,首先表现在楠溪江人对山水审美与利用追求。这种追求的启蒙代表人物便是王羲之、谢灵运等。楠溪江四时风景如画,古往今来,引得多少文人流连忘返,是中国山水诗及山水文化的摇篮和发源地,同时也培育了楠溪江人的山水情怀,千百年来默化着楠溪江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这种在优美的山水间养成又经过千百年陶冶的文化气质深深地渗透在村落的规划和建筑中。其次是表现在将人们对美的敏锐的鉴赏力,对自然的亲和感以及最平实的人际关系,显现在楠溪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上。第三是每个古村落入口设置与周围空间环境、建筑之间立面的处理均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4、社会学研究价值。从汉代起沿袭了一千年的门阀制度到宋代彻底消失。宗族组织起而代之,成为社会的组织力量。宗族社会的代表建筑是祠堂,各村内设有大小不等的祠堂若干。中间一个为宗祠,为纪念建村的始祖而建。其余为第二代或第三代以后各房祠堂。宗祠是全村大型活动中心,除祭祀活动外还有红白喜事以及重大问题的议事处理。戏台则是“宗族社会”形态的村寨中最为高级的文化设施。楠溪江几乎村村都有戏台,大小格局相似。
5、民俗研究价值。楠溪江流域的文化发达深化较早,东汉以来,地方官为师重于为吏成为一个传统。自六朝以来,任永嘉太守的先后有王羲之、裴松之、谢灵运等名流,他们以“助人伦,成教化”作为施政的最高追求。教育的目的,首先在全面培养年轻人的素质,通过读书,影响整个民风乡俗。尽管在宋末元兵的大烧杀后的楠溪江文化与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六朝两宋的盛况不能再现,但数百年的人伦教化仍然存在。楠溪江的民俗活动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与一整套严格的规范程序和仪式要求,如划龙舟、舞鱼灯、红白喜事等。楠溪江村落有很多种小品建筑,如牌坊、溪门、过街门、廊桥、亭子等。其中以亭子为多,它们有的是纪念性建筑,但绝大多数为普通的乡民服务,是公益性建筑,最富有浓郁的乡土人情味,如“孝子亭”、“且息亭”、“望兄亭”、“送弟阁”等。

转自:http://www.guzhenu.com/Article/8808_2.html2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