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顺(9)

[游记]泰顺(9)

2008-05-22    sina.com.cn

五一,探访中国廊桥的故乡-泰顺(9)

2006-05-18 22:25:37

大中小

D3天(5月4日)泰顺境内(三魁——筱村——司前)

中国廊桥网:http://www.langqiao.net/Index.html

泰顺地图:http://www.langqiao.net/map.asp

这些在出发前都没有去浏览,提供给想去的各位,愿对您有所帮助。

也许是临近雨季,山区的早晨总是灰蒙蒙的,早餐后首先去的是被城镇包围着的薛宅桥。 这桥坐落在三魁镇的薛宅村,具有典型的木拱桥的特色,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后多次重修皆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因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单跨29米,单檐。已载入《中国桥梁史话》。 该桥名气虽响,可周边已造满了现代的建筑物,实在有些美中不足。

薛宅桥边也有不少的参天古树,不少树龄已经逾千。

穿过三魁镇一直向北,在水泥路的尽头,看到了破旧的永庆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伸臂梁木平廊桥,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建廊屋12间,中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造型雅朴。建造永庆桥的主要首事人为吴世江,家谱中记载此人秉性忠直,心淳良德,“生平持己勤俭,课子耕读,救人之难,济人之急。而且乐善好施,建桥梁,修碇步。”吴世江于嘉庆二年(1797),在他五十七岁时主持兴建永庆桥。夕阳西下,余晖脉脉,永庆桥风采依旧。物是人非,当初乐善好施的吴世江在桥建成十年后离开人世。永庆桥至今还起到重要的交通作用。

综观桥粱建筑,普遍注重从其结构、功能出发进行营建,而不加过多的装饰。永庆桥廊屋内最具装饰性的是三架梁和五架梁。在这些梁木的两端上有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这条线刻,细看似像鲤鱼须,俗称“梁须”。这其中有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木匠领班,自恃技艺超群,不但手艺高,而且能算善断。但有一次,他在建造一座宫殿时,由于一时粗心,将大梁的料下短了。但上梁时日早已确实,不能更改,急得这位木匠团团转。若不按时日建好房子,是要定死罪的!他觉得没有办法了,不如一死。当他正想悬梁自尽时,忽然来了一位渔翁模样的人,手里提两条鲤鱼,问明情况劝他不要寻短见,先烧鱼喝酒吃饭,再想办法不迟。于是二人对饮起来。酒喝光了,那渔翁硬要这位木匠领班去买酒再饮。领班无奈,只好应从。等他走后,这位渔翁便迅速将两碗鱼对放,中间搁一根筷子,筷子两端分别插入鱼嘴中,然后迅速离去。等领班买酒回来,不见那位渔翁,但见桌上东西乱放,十分恼怒。但细细一看,却喜从天降,他情不自禁地说:“我有救了!”原来,这只筷子代表一根大梁,而两条鱼,则代表梁两端的柱子上挑出来的两个搁置点,搁住大梁,他想这位渔翁一定是“鲁班先师”的化身。房屋建成后,他为了纪念救命恩人鲁班,所以就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3d3324010003i6.html2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