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到泰顺去看廊桥

[游记]到泰顺去看廊桥

2007-09-10    3608.com

到泰顺去看廊桥

泰顺,浙江和福建交界处的一个山区县,属于温州地区,县城离温州市不到200公里。泰顺山青水秀,盛产茶叶,不过吸引我的,却是那里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廊桥。

从广州到泰顺
从广州到泰顺,自驾车很方便,如果开的是轿车,赶紧点的话,一天就可以从广州赶到泰顺县城,我开的是一辆“小切”Jeep,悠游而行,所以花了两天的时间。第一天先到厦门,第二天再到泰顺。
从广州到厦门,全程高速,700余公里,是比较轻松的一段。去的时候,走的还是广深转机荷,再接深汕,然后到厦门的路线。其实可以走广惠高速直接到深汕高速,路程近了几十公里,路费也可以省20块钱。深汕高速路段,为双向两车道的设计,因为被很多重载车辆碾压,主车道的路况较差,所以在不影响其他车辆的情况下,还是多借道超车道行驶为好。这段时间天气炎热,爆胎成为高速公路上最危险的事件,一路上,看到不少爆胎后留下的轮胎残片,而在刚进入福建时候,还看到一辆大货车因为爆胎侧翻到路边排水沟里,起火燃烧的情况。
因为出发时间较晚,进入福建路段后已经是五点来钟,在距厦门100公里左右的时间,开始下雨,为安全,把车速也降到了80km/h,小切没有ABS系统,在湿滑路面上高速急刹车,车辆有失控的危险。快到厦门时,发现路边指示牌有些“含糊”,开始指示到“集美、厦门”出口,可是到了出口指示牌上就只有“集美”的字样了,此时不远处灯火辉煌,以为厦门的出口在那里,犹豫片刻后错过了这一出口,开近一看原来灯火阑珊处是几块大型广告牌!没办法,只好再向前走了约8公里到“同安、集美”出口下,白白多走了近20公里。
第一天的路桥费共380圆。

从厦门到泰顺,先走约300多公里高速公路。由于目前 “福安”出口的连接公路还没修好,所以要提前在“下白石”出口下,然后再向福安市方向前进。下白石位于白马港附近,公路边有众多的修船和拆船厂,其中还有一条旧潜艇也在其中,看到“被解剖的潜艇”的机会可不多,我这次也算是走运吧。到福安之前,从福安到寿宁,现在主路走的是竹管垄,经南阳的路段,虽然都是蜿蜒的山路,但基本都是水泥路面,还是很好走,只是过一个小镇时,路面很差,还有大量积水,当然这对Jeep来说毫无难度。过南阳后不远,就是去寿宁和泰顺的分岔口,有路牌指示,向泰顺方向走就不会走错。下午6时许,我们来到了泰顺县城。
是日行程510公里,路桥费225圆。又:去泰顺也可以沿高速公路走到浙江的“泰顺”出口下,再经分水关去泰顺,但路远不说,还要多几十块路费。

半新不旧的县城:泰顺县城位于罗阳镇,原来的老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旧样可寻了,新城区不说,就是“老城区”,也并无多少古意。城区正在到处修路,好在车不算多,并没有什么交通堵塞的情况。泰顺现在还没有成为旅游的热点,即使正处暑期旅游旺季,也没有见到什么游客的身影,据说五一、国庆假期才会有较多的游客。泰顺虽然为山区县,但毕竟地处经济发达的浙江,离温州又近,所以相对地消费水平并不很低,县城里很普通的“标间”,也要60块一天,饮食也不便宜。
在城南有登云桥,明正德年间的知县刘桐主持修建,万历年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故名登云桥。登云桥横跨泰寿溪之上,是泰顺西南地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交通要道。因为时间安排关系,我们这次没有去登云桥,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
仙居桥上仙已去:仙居桥是我们第一寻访的廊桥。去仙居桥有两条路,老路经三垟坪,是条沙石路,比较远,现在可走去司前镇方向的大路,出县城后就是一个经8公里长的曲折下坡山路,不过路面很好,下到坡底,向右转入一条通向仙稔村的水泥小路,约3公里就到仙居桥了。只是这条小路现在正在铺水泥,到离村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就不通车,需要步行一小段。
仙居桥是泰顺现存的木拱桥中跨径最大的。仙居桥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历史上多次被洪水冲毁,也多次重建。现在的仙居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造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溪水上游建水电站,考虑到泄洪时,水流可能再次冲击到已经垂垂老矣的桥身,2002年3月,仙居桥被修葺一新,桥台升高了1.5米。
仙居桥的结构在泰顺地区的廊桥中很有代表性,整个桥梁构架全由大小匀称的整根圆木纵横相置、相互承托、逐节延伸而成,形成完整的木撑架式主拱骨架。仙居木身瓦顶,飞虹跨越,气势不凡。
由于仙居桥旁几十米处新建了一座可通行汽车的石拱平桥,目前的仙居桥已经没有实用意义,但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又岂是旁边的石桥所能比拟。

深山幽谷三条桥:
离开仙居桥,我们转往位于垟溪乡和洲岭乡交界的三条桥。从泰顺县城去三条桥,现在一般都走经上洪、大安往三魁镇的新路,这条路直通分水关,已成为泰顺联系外界的主干道,路面情况很好,基本都是水泥双车道。在西旸镇前,有往洲岭方向的指示路牌,顺其方向右转上一段狭窄许多的山间公路(也是水泥路面)一直向前开不远,就可以看到路左侧有往洲岭方向的指示路牌,转入一条仅仅可以会车的山间公路,这段路正在铺水泥路面,还没铺好的地段,是沙石路面,行驶起来比较颠簸,因为路滑且窄,又多急弯,不熟悉路况的朋友开车时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因为有些路面正在铺水泥,可以通行的是路宽正好和Jeep车宽一样,开起来更要小心,好在这段路车很少,在单边通行的路段都没遇到会车情况。
在这段路开近十公里,过一个村落时,就有指向三条桥的路牌,又向左转入一条沙石公里,路面情况也越来越差起来,不过这段路也正在改建,也许过一段时间再来就已变成水泥路了,在山上有几个路口,但不用管,沿着原来的路一直走就可以。沿路有几个村寨,停车问路时要找年轻人,老人家很可能听不懂普通话。
离开县城近两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三条桥所在的村子,把车停在路边,看到有木牌指示通往三条桥的方向,还留有电话,可以联系在村民家吃饭和住宿。离开公路,沿着曲曲弯弯的田间小路一路下行,路边的水田里尽是青苗,即使艳阳当空,也有几分凉意。走了十多分钟后,一条山谷骤现,谷底是奔流的山水,三条桥,赫然出现在眼前。
据说此桥古时由三条巨木为主梁跨溪架设而成,由此得名“三条桥”。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于当年在拆旧桥时发现有贞观年号的旧瓦,因此有人猜测三条桥可能建于唐代。现在的三条桥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的。
三条桥的构造和仙居桥一样,但身处深山幽谷之中,给人空灵之感,桥底水流潺潺,怪石参差,让人有就此安营扎寨,在路边煮杯咖啡的冲动,只可惜炉具咖啡皆在车上,只好做罢(千万不要在桥上动火!)。

精美小巧毓文桥

退回转入三条桥的路口,左转前行约10公里,就来到洲岭镇,这段路大部分已经铺好水泥路面了,还算好走。
洲岭镇是个不大的山区小镇,但也没有多少古民居留存,本身善乏可陈。毓文桥就在离镇中心步行五分钟不到的地方,随便问问镇里人,很容易可以找到。
毓文桥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虽算不上古老,却是泰顺地区最小巧精美的廊桥。和仙居桥和三条桥结构不同,毓文桥系石拱木廊桥识,桥面平直无拱,上建三层阁楼,皆飞檐翘角,屋脊中有葫芦顶,造型丰富优美。与其他廊桥不同的是,桥身的侧边系用做工精细的格子木雕做成护栏,更显精致细腻,使毓文桥更似一座园林观赏桥。
毓文桥桥边有一古树参天,下有清流小瀑轻泻入谭,宛如图画。

田园风光文兴桥

文兴桥在筱村镇以北约三公里的地方,也是我们这天观桥之旅的最后目标。先返回西旸,然后左转往院口方向前进,在院口右转下洪方向就可到达筱村,这段路路面很好。到筱村镇后继续北上约三公里可见一小村,将车停在路边,沿田间小道前行,绕过村口,就可看到清溪之上、碧野之间的文兴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
文兴桥原本属于和仙居桥、三条桥结构相同的叠梁式木拱廊桥,其特别之处在于桥的两端并不对称,形成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为何如此,当地有两不同的传说,一说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青年为徒。造桥时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向倾斜。另一个传说则是说当年建桥的时候,请来两位师傅,分别从两岸同时建造。两位师傅各造各桥,当造到中间时,才发现两边的高度不一样,只得倾斜着合龙。究竟真相如何,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文兴桥之美,在于和周围的田园风格融为一体,夕阳之下,农人担禾草而过,如一曲生动的乡野之歌。
夕阳已斜,时候不早,我们要赶往泗溪镇住宿,所以没有去筱村的徐岱底古村落游逛,访古村,是我们准备到楠溪江的节目。从筱村到泗溪间是20多公里的山间简易公路,大多数路面是沙石路面,路窄多弯,不过来车甚少,将小切挂上高速四驱,更加安全。在接近泗溪镇时,发现也在铺水泥路面,看来一年之后,泰顺各山村之间,也能有好路可行了。
到泗溪镇时,天色渐暗,发生古镇也已不古,于是找了家路边旅店住下,还算干净,就是也不便宜,要60大圆。

最美的北涧桥

泗溪镇上有两座结构相同的廊桥,分别横跨不同的溪流,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姐妹桥”,两桥一叫北涧桥,一称溪东桥,其中的北涧桥,也许是泰顺最美的廊桥。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 北涧桥之美美不仅在于桥本身,更美在桥和周围整个环境融为一体,桥两端的两株千年古樟树影婆娑,两条清流交汇桥下,一段的旧巷老屋古香古色,好一曲岁月的酣歌。观赏北涧桥,最好是在夕照之时。看金黄的阳光撒满桥身,一切恍如梦中。
桥南的古居里,一位张老先生开了一家泰顺廊桥博物馆,不售门票,不过你可以“友情赞助”,如果有兴趣,可以请老先生讲讲廊桥的故事。

仕阳矴步

泰顺除廊桥外,还有许多矴步,也就是在浅溪中摆一组石块让行人可以过河。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仕阳镇的仕阳矴步。
从泗溪到仕阳,有一条经东溪的新路,虽然是沙石路面,但却是平路,也算好走,齐声这十几公里沿溪水而行的过程中,已经能欣赏到许许多多的矴步了。过东溪后,再经过雪溪,就可直抵仕阳镇。
仕阳镇值得一看的就是仕阳矴步,修建于清嘉庆年间,全长144米,共23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那级可供肩挑扁担者或涨水时行走,低的那级可容两人并肩而行。岁月悠悠,每一块石块已经磨得光滑,不过人走之上,还是十分稳当。用石方面,高的用的是白色花岗岩,低的使用的是青石。这种颜色与石质的搭配,可以使夜行者可借星月微光的反光而畅行无阻,在涨水时,路人也可清晰地看见。据说其中还有更深的含义: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

独特的胡家大院

去仕阳的途中会经过雪溪,那里有一泰顺县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胡家大院。胡氏祖上原居住在庆元官塘,明顺德年间,胡家先人胡道严迁徙至泰顺雪溪西岸,传至胡东伟一代(清嘉庆年间),家道昌盛,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建造住宅,大院共经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如今的规模。现在的胡家大院里依然住有人家,免费开放,还可提供食宿,只是如果要吃饭的话,要先提前电话告之。

泰顺县廊桥众多,不过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上面这几座了,和其它旅游发达地区不一样,在泰顺,看廊桥都是免费的,而且游客也不多,我们因为时间关系,之后就经分水关,上沿海高速浙江段,去楠溪江看古村落,就此告别了泰顺,告别了这里的山水廊桥。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31011.html4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