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之行 - [] Tag: 前几天和妈妈回了趟外公的老家泰顺,上次去那里还是六岁吧,那次就去了阿婆家,然后去氡泉泡了一个来星期的澡,记忆已经比较模糊了.时隔十多年后的此番旅行还是很充实很惬意的. 本来是上上周五就要去的,一大早就起床到车站,客车都开出好一段距离了又匆匆下车回家,原因就是圣帕台风......到家了才发现刚才那阵暴雨只是那几天例行的阵雨,郁闷死.不过到了第三天台风确实登陆了,虽然对家这边没什么影响,不过听说泰顺有暴雨,而且去泰顺的路段有塌方,看来没去还是很正确滴选择. 到了这周五,终于成行了.早上六点多到的车站,先坐车到苍南灵溪,再转到泰顺雅中镇,用了将近三小时.先到了阿婆家,我不知应该叫她姑婆还是姨婆,就叫阿婆好啦.还是十多年前那个在小山包上相当于三楼的房子,不过整修得很好,有好多形态各异的盆栽,有一小块绿茵地,有专门放在棚里悉心照料的数盆兰花,有阿公自己铺的鹅卵石路.对了,阿公的业余生活很丰富,弄了很多根雕石雕,相当精美,栩栩如生.老人有这样的爱好真不错,可以修身养性.还有个池子养鱼,最大的田鱼应该有五十来公分长.阿婆还养了几只鸡,听说它们很聪明哦,平时放他们出来遛弯,它们会去附近中学的食堂觅食,阿婆回来开门时这几只鸡也跟进来啦,休息一阵子然后开门时出去继续遛弯,好可爱.中午和老妈睡觉时还被一只鸡的叫声吵醒了,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鸡打鸣不准时,而是母鸡生蛋后肚子饿了要吃东西~~~ 下午阿公带我们去了泗溪镇,见到了传说中的廊桥.虽然以前在综合英语课前的PPT中向同学们介绍过廊桥,可是自己始终没去过,今天终于填补了这个遗憾了.参观的是最负盛名的“姐妹桥”——溪东桥和北涧桥.可能是之前做PPT查资料时看过好些精致的图片提高了期望值,看到真实的廊桥反而不是特别有感觉.但毕竟是最具代表性的木拱廊桥,设计精巧,历史悠久,和周围的环境亦已和谐共生,还是要为古人的技艺赞叹啊。听说前年发大水漫到桥面了北涧桥依然屹立不倒,这可是建造于公元1675年的古桥呵。现在那些九江大桥凤凰大桥之类豆腐渣工程若知晓真当汗颜了。 接着去看了胡家大院和仕阳碇步。胡家大院真够蒙人的,就是一个小院落竟然也被称为大院,就是进门的门廊比较有特色而已,汗死。仕阳碇步倒不错,长达221阶的碇步横跨河面,走来走去倒满好玩。 晚上在阿婆家睡觉,真舒服,空调都不用了,好爽啊~~~ 第二天早上去了氡泉泉眼处,听说旁边那条河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河,貌似上游属于浙江下游属于福建,山也是两省一边一半,好有意思,又想起我那呼伦贝尔的梦想,满洲里的国门了,555~~~不过泡脚还是很舒服滴,五十来度的水足够把脚烫得跟红烧猪蹄似的了,后来水凉了些习惯了些也好点啦,喝点茶嗑点瓜子,游人也很少,很自在。 下午就去泰顺县城的舅妈家了,去了白鹤山庄那个据说全国最长的铁索桥,来回就要20块,推猪啊~~~那桥确实挺长的,358米长58米高,得走好几分钟,路上风景还不错,湖面很宽,就是没有游船比较遗憾,要做好旅游开发工作哈。路上还经过红岩隧道旁的一个瀑布,这个倒满壮观,应该有一百来米高了,这几天下过雨水量也大,旁边河床的岩石果然有一部分是暗红暗红的。 回来路上去舅舅的玩具厂转了下,拿了两个小玩具,嘿嘿,人长大了也要有童心哦。 第三天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去了景宁,这可是此行的重头戏,身为畲族怎么能不去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呢,所以早上开头的大雨也不能阻挡我的决心!还好后来雨也小了,舅妈,老妈和我去成了景宁哦。到县城发现那里和泰顺,和其他小城镇并无区别,不过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汉化严重很正常,估计真正的原生态少数民族只能去深山里找了。不过听说这里的三月三歌节很热闹,希望以后有机会来啦。 老妈和舅妈先去了一个经营笋类菌类等土特产的专门市场疯狂购物了一番,这里的笋干啊菇啊什么的确实便宜,很值得买啊。在这里我才见识到原来有这么多菌类,好多珊瑚菌鸡腿菇灰树花长根菇之类以前闻所未闻,看来还是要多长点见识。 然后是重中之重啦---去买少数民族服装!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最大的畲族工艺品商店,里面服装,包类,挂饰什么的倒是五花八门。很巧合,做好的一套红色畲族服装出奇的适合我,除了那双粗腿穿裙子有点显眼,呃...忽略掉。在试了另外两套并拍照留念后,还是决定买这套,连头饰和鞋子一套买全,还买了条项链,很高兴很满足,HOHO~~~ 下午回来的路就比较辛苦了,三点多出发,开到六点多才到灵溪,再包车回瑞安已经8点多了,足够杭州开回家啦...泰顺的交通是比较不方便,不过道路倒是修得比较畅通,可能车少也是个原因。感受最深的就是一路上满眼的绿色,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上眼睛就好好享受了一回森林浴啦,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喜欢这里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希望以后可以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