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才看见公路边就是悬崖,车的速度却丝毫不减。 我们从雅中下车,天已开始下起小雨,北方的雨云赶了过来。 去泗溪的全是土路,山势更崎岖了,沿途农田也不多见,都是一些密密的树林。间或有一条羊肠小道从公路引出,通向山的更深处。遥遥望去,偶能见到一两幢冒着炊烟的农家房子。 泗溪就隐藏在这道路的尽头。 泰顺每一个镇子的繁华几乎都出乎我们的意料,泗溪也不例外,二、三层的水泥房,接连不断的商铺,穿梭不停的残疾车,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我们刚才一路过来冷清的山路形成明显的对比。 雨渐渐地大了。我们的中巴刚停稳,下山的乘客就急急往车上挤。我和言正在穿雨衣,忽然在他们中间听到了熟悉的沪语,那几个和我们年龄相仿、衣着相仿、登山包也相仿,互相之间看一下,就有了默契,无须客套。 “这里怎么样?”我问。 “不错,景色很好。”其中的一个和我们又下车,在雨里给我们指那两座桥的大概方向。这是我们在泰顺境内唯一一次遇上旅游者。 时间已是下午一点,当务之急是找吃的。我们按着指点找到了还不错的饭店,老板娘看见我和言就奇怪地问:“怎么,还没走?” 看来这里的旅游者是不多,她是把我们当成那一拨了。不过一搞清楚我们是另一拨,她又马上满有把握地向我们推荐当地的特色:山芋粉条。 结帐,收了我们五块五角,我问老板,两碗粉条怎么会有五角的零头?他一指言:“她那一碗不是少要了吗?” 人心尚古呀。 大雨瓢泼,雨水顺着倾斜的街道向下流淌,我们只有躲在店中,遥遥地再拦一辆残的,连蹦带跳地上车。车主把车调到最低档,发动机用力吼叫着,划开水浪往上坡驶去,溅起的水花湿透了他的鞋袜和裤腿。言和我蜷缩在后座上,两边的蛇皮袋帘子在雨中不时飘起,我们的衣服很快也湿了不少,只能尽力保护住摄影包。 泗溪的桥是一对姐妹桥,我们不知道相隔多远,跷脚车一路破破开过去,先过了一座,车主也不停,老老实实把我们带到下一座桥,一直开到廊棚下,才熄了火。 下了车,我们才体会到在这多雨的地方,有个屋顶该多好。雨水顺着里面风雨不侵,裸露的木头桥面上,连水迹也没有我们湿着半边衣服, 所谓手机,就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让上司都可以向你发号施令的狗东西。 于是,看来我得提前结束我们的泰顺之旅了。好在雨依然有一阵没一阵地下,这并不是我们所喜欢的旅行的天气,回去的遗憾并不是很大。 我们决定不回雅中,到莲头就下车,等那下午一班泰顺-温州的长途,时间还来得及。莲头,是从泗溪下到公路的交叉口,也从泰顺到温州方向的必经之路。 雨有点小了,2点正,我们到了莲头,路口是几幢两、三层的房子,几家小店,几个当地人在门口的帘子下躲雨,不断向雅中方向张望,大概也是去温州的。不一会儿,我们等的大巴就过来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我们的挥手呼喊声中,那司机笑一笑,冲我们摆摆手,连刹车都没有带一把,就一直开走了。 公路上刹时安静了下来。我们和那几个当地人用同样的表情互相看看,。 惨了,惨了。 雨差不多完全停了,空气非常清新,所有的绿色都鲜活鲜活的。柏油路也洗得干干净净。山坡的林中,不断传来山涧的声音。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去福建福鼎的、去分水岭的,去苍南的中巴还有上那么几辆,那几个当地人上了车,大概打算再转车,但我们决定再博一博,看看会不会有其他去温州的车,毕竟直达大巴比中巴快捷、安全。 再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连中巴也没有出现,我和言向包括一辆警车在内的任何往温州方向的汽车示意搭车。 3点半的时候,一辆去苍南的中巴来了,我们决定不再错过这个机会。 售票员告诉我们,这里到苍南大约2个小时,那时应该还有去温州的班车,苍南到温州大约也需要2个钟头。如此说来,赶上8点的火车还很有机会。 车起步不过几百米,就经过了地图上提到的氡泉,匆匆一瞥中,我们发现这里还专门建起了一个簇新的疗养院,看上去很不错。不过,想来我和言在那附近站了那么许久,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指示标记,看来这里的旅游事业的确需要好好开发一下了。 雨后的泰顺山野,山间随处挂下白色的瀑布, 公路出泰顺地界,就是分水岭,这里也是浙江和福建的省界,由此即进入104国道。 倒霉的是,104国道也在大规模翻造,我们又一次在半成品的路面上锻炼身体,体味着时代在发展中必须的那一点痛楚。不过这里除了偶尔的几个山包,一眼望去,全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接近苍南时,公路沿途遍布修车铺、饭店等等商家,还包括好几处成规模的电器行,再远处,还有不少很大的厂房,真是一点也没有辜负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美喻。 5点多,我们到苍南车站下车,去温州的大巴已经没有了。在一个乘客热心的指点下,我们在站外找到了一辆中巴。和上海的中巴一样,满座之后,发动机盖上也坐了好几个,我们俩的座位则是放在过道中的一个长条板凳,象开摩托一样,一前一后骑在那里,真是充分利用空间。 卖票员是个穿解放鞋的中年男子,乍一看还是“泥腿子”,但是那和半路上车乘客还价的时候,那一笑之间,就露出商人特有的 夜色渐浓,雨又开始下。我们的车在飞奔,穿过欺虎的平阳;前方,公路边有了人行道,有了路灯,指示牌上写着“鸥海区”,那是温州,我还未曾谋面过的故乡。 我们没到车站就下车,拦了出租直奔火车站,时间已经是7点半。售票窗口还奇迹般地有卧铺,买票上车,行李还没有放好,列车已经开动。 我们可以只管睡,一觉醒来,就能是上海了。 后记: 三夜两天,靠着一本地图和一张嘴,我们在浙南,深入非景点的山区做了一次旅行,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是淳朴的,因为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才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旅程。 你如有兴趣,我建议就在这个春天去,那时两边的公路应该都已修好,可以免了锻炼屁股的机会,而且泰顺也已经开始插秧,一片新绿之中,梯田正化作山坡上的层层涟漪。 那又该是怎样的景象。 作者:e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