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攻略! 行走闽浙,遗梦廊桥 ● 9月30日行程:南京——福州 车次 发站 发点 到站 到点 站车次 里程 运行时间 车次特征 票价(单位:元) 2001 南京 16:52 福州 15:08 2001 1104 22小时16分 普快 K45 南京 23:15 福州 19:44 K45 1174 20小时29分 特快 ● 10月1日 行程:福州——福安——寿宁——犀溪 ▲福州——福安:在福州华威西园汽车站乘大巴(46.5元,卧铺51元),车程4小时。路况:A。 说明一下,这里的路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路等级状况,而是通过比较得出的道路完好情况的主观总体评价(由好到差分为A、B、C、D、E五级),纯属一家之言。 ▲福安——寿宁:中巴(15.5元),车程2小时45分。路况:C。 到了寿宁县我们简单地吃了一碗牛肉面后,就正式开始寻找廊桥之行了。当我们向当地人打听寿宁县内的三座廊桥时,他们的回答竟然是“没有”,或“不知道”,颇让我们感到迷惘。后来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有的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说,年青人听懂了却又不知道地方;也可能是因为廊桥对他们来说太平常了,虽每天都和桥打交道,但他们从来不关心那个叫什么桥。 寿宁挺繁华的,县内的三座桥近年来都经过了整修,保存得也较好,桥身被涂成蓝或绿色,很另类,不知道是不是本来的颜色。 仙宫桥(也叫玉带桥)就在车站附近,出站后转左走5分钟到河边就看到,桥上有很多老人在打牌和休憩,俨然一个老人活动中心。它是我们此行见到的第一座廊桥。 升平桥(也叫东作桥、横滨桥),离车站也很近。 飞云桥(又名步云桥)离车站较远,中途要经过一片工地和一所学校,徒步前往约需半小时,坐机动三轮车只需1元。它是县城里三座桥中周边环境最好的一座。桥旁有一观音阁,里面住着尼姑。 (后来在新浪上听说寿宁附近的一个村子里还有一座廊桥叫“杨梅桥”,周边环境较好,徒步前往只需20分钟,可惜出行前并没有搜集到相关信息。) ■寿宁县露营地的选择:依我看来,可在往飞云桥途中的学校前操场露营。水泥地面,够大。 ▲寿宁——犀溪:中巴(6元),车程1小时30分。路况:E(基本上都在修路)。寿宁到犀溪的车最晚是下午5点。 我们在犀溪乡的西浦村下车,当时已是傍晚6点多。当我们走过村里的碇埠(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碇埠)时,竟意外地发现有一对村民正在河边拍婚纱照,而最让人百思不解的是,为什么他们要在傍晚拍呢,天都快黑了呀! 沿着村民指的方向,我们用了10分钟从西浦徒步到达犀溪乡。乡里有“稻香村公驿”,当然不是带着帐篷的我们的住宿选择了。就在离公路不远的河边我们看到一座廊桥,叫水尾桥(也叫福寿桥),桥头有一块水泥地,刚够支两个帐篷,还有石台石凳,哈哈!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宿营地定在这里。水尾桥跨度较大,不加装饰,显得十分原汁原味。桥头有一个小庙,河的对岸有一个新修的临水公园,实为一庙宇。由于有点小雨,我们简单吃了点干粮,就马上支起帐篷钻了进去,然后,两支口琴开始轮流将音符融入淡淡的夜色。廊桥、帐篷、口琴,很浪漫,不是吗:) ■犀溪乡露营地的选择:水尾桥桥头的那块空地最好,可支两个双人帐,不光有石台石凳,另一端的桥下还有厕所,水源在河对岸的临水公园前(山上的水,最好不要拿来喝,洗漱还行)。另外,桥头有电灯,很晚才灭,此处离公路不近不远,离民居的距离也适中,下雨时还可躲到桥里,真谓可攻可守,唯一的缺点是靠近河边,水声较吵。如果人多,可到河对岸临水公园前空地,水泥地面,面积很大。 ● 10月2日 行程:犀溪——罗阳(泰顺)——筱村 ▲犀溪——罗阳:中巴(4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E(修路)。 往罗阳的车基本都是过路车,早上6点多就开始有。我们早上起来,拍了几张水尾桥的照片,收拾行妆,在一家小吃店里灌满了水壶,边走边等往罗阳方向的车。背着大包的我们的确获得了几近百分之百的回头率。走过这段路的驴友都会记住这一路的颠簸。 罗阳镇是泰顺县的政治文化中心。 文祥塔:车快要进入县城时往右边看就会见到。 登云桥(又叫镇南桥、南门桥):看到文祥塔后,继续注意右边就会见到。车进入县城时会经过的,与公路桥并行,也在右边,并与文祥塔遥相对望。南门桥很破,而且被房子严密包围,河里岸上垃圾成堆,十分糟糕。 东门桥:就在罗阳汽车站附近200米处,出站后往右走,见到东城宾馆再往前走几十米就到。桥就在路边,正面看象一间屋子,很小,非常破,已改为商店和仓库,从外表看,根本不象廊桥。东门桥是此行我们见到的最糟糕的廊桥。为了找它,我们不知问了多少人,而其实上在找桥的过程中我们已数次和它擦肩而过。东门桥附近还有潘氏古宅。 仙居桥:位于仙稔乡仙居村,上一次重建要追溯到清康熙十二年,是跨径最大的的木拱廊桥,破坏也最严重。对于仙居桥重修的消息,我们早有所闻,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重修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固,而是把整个桥拆了,用原来的材料重新建一座,重建后的新桥会比原桥升高3米。工程还要持续两三个月。以前的攻略上说到仙居桥“可坐往司前、百丈的车,不走红岩隧道的就行”,但我们在车站等了一个小时,所见往司前、百丈的车基本上都走隧道。后来问人才知道其实往洪口、黄坑、上稔、下稔的车都可以坐,跟司机说一声就行了,仙居桥就在路边,与公路桥并行,已逐渐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将来这里也许只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了。(罗阳——仙居:中巴,2元,车程20分钟,路况:C。) 从仙居桥返回罗阳后,本来还想去《泰顺》书中提到的距县城几里路的“石林精舍”遗址(石林洞),但问了无数人,得到的回答却只有两个——“不知道”、“没有的”。因为我们在罗阳已浪费了太多时间,于是决定尽快赶到下一站——筱村。顺便说一下,泰顺地图在车站内有售,5元。 罗阳镇相对比较繁华,适宜作为交通的中转站。镇上应该没什么特别好的露营地,旅馆也会较贵,建议不在罗阳住宿。 ▲ 罗阳——筱村:中巴(7.5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B。 我们原打算晚上赶到泗溪的,但筱村镇值得看的地方较多,而我们又都是徒步前往,所以决定当晚住在筱村。文兴桥(又叫村尾桥):位于筱村坑边村,距我们下车的路口(筱村镇招待所)约2公里,徒步前往20分钟。该桥周边环境还算可以,就是拍照时上空的电线避不开。桥是不对称的,一边高一边低,据说是由两位桥匠所建,本地桥匠觉得外地桥匠抢了生意,故意把自已一边的桥做高,到合龙时,外地桥匠利用自已高超的技术竟然使桥合龙了。为了区别,两人还把二个廊窗做成一方一圆。桥上供有菩萨,还可以抽签。文兴桥头有一间小屋,一位老太太在里面住了七年,带着两个几岁大的小女孩。七年来,老太太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桥打扫一下,然后才出去打工攒钱,爱桥之心令人感动。两个小女孩都很可爱,她们在桥上奔跑嬉戏,古桥上生气顿添。文兴桥是很个性的一座桥,让我感慨万千。 徐岙村:就在去东垟桥的路上,从筱村招待所路口徒步前往10分钟。徐岙村非常古朴,里面的林宅(门口挂一匾上写“登科”)当地人都知道,屋里有一把大刀,重约180多斤。另有一所房子,门口也挂一匾上写“文元”,据说以前是两兄弟,都是做官的,两所房子之间有一段路用石头砌了两个“路芯”,意为“兄弟同心”。村里还有一位高寿的老人死后又还阳的故事。 东垟桥(也叫东樟桥):位于东垟村(当地人多把“垟”写成“洋”)。属木平桥,周边环境一般。距筱村招待所约3公里,徒步前往30分钟。镇上也有机动三轮车代步,一般也只需一两块钱。 镇上还有一碇埠,不长,周围环境一般。 在筱村镇招待所吃过晚饭,我们想顺便再给点钱在招待所里洗个澡,然后到楼顶上支帐篷,但与老板娘谈不妥,大概他们认为这是很荒谬的事情。想想两天以来的一路风尘也该洗洗了,手机也应该充充电,于是我们也没多说,住下了(15元/人,有电视、热水)。 ■筱村镇露营地的选择:想与廊桥共眠的可到那两座廊桥上支帐篷,其中文兴桥下还有一泉眼,水可饮用。 ●10月3日 行程:筱村——泗溪——三魁——洲岭 ▲ 筱村——泗溪:中巴(8元),车程1小时10分钟。路况:C。 早上七点钟下去坐车,却被告知到泗溪的车已走了。我们原以为从筱村到泗溪的车很多,实在不行的话,拦一辆货车什么的都可以,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在等车期间几乎连一辆往那个方向的车都没有。就这样,由于我们晚了十几分钟,结果无聊痛苦地在筱村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筱村到泗溪的车每天约四班(6:30、9:30、12:30、16:30),但不一定准时,最好提前到车站等待。另外,如果实在没有车,可以坐往翁山的车到岔道口,然后等其它地方去泗溪的车。 将近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泗溪。 汤氏宗祠:刚进入泗溪就可以下车去看,这样不用走回头路。宗祠离公路不远,正在扩建和整修。汤氏宗祠附近还有另一个很小的宗祠。 北涧桥(当地人称为下桥):位于泗溪下桥村,桥非常优美,周围环境很好,可惜桥头的千年大樟树下停着几只小游艇,严重影响取景。距北涧桥不远处也有一碇埠。 溪东桥(上桥,也叫东溪桥):位于泗溪镇溪东村,与上桥合称“姊妹桥”。上桥与下桥风格一致,同样是斗拱飞檐,非常好看,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由于靠近路边,周围环境已遭破坏。 包氏宗祠:位于镇的另一端,就在路边,徒步前往约需要40分钟。可坐中巴前往(1元,机动三轮车5元)。该宗祠是此行见到的最大的宗祠,据说有500多年历史,以前曾经作为学校,现在里面还放着学生们上课用过的书桌。与绝大多数宗祠一样,包氏宗祠平时是大门紧锁的,但可以找附近一个老头开门。 包氏宗祠附近有一无名廊桥,桥身上新涂了红色,非常醒目。 ■泗溪镇露营地的选择:北涧桥下的河滩就是一个好地方,或许到学校里问问。 ▲泗溪——三魁:中巴(5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D。 泗溪到三魁的车每半小时一班,下午四点半以前都有车。 三魁是泰顺一个行走重镇,交通便利,东可至泗溪、雅阳,南往柘荣、福福安,西到洲岭,北到罗阳、温州等。镇上的景点也较多,可以其为中心安排行程。为了确保晚上能赶到洲岭,我们把三魁放在回程时游玩。 ▲ 三魁——三条桥路口:中巴(6元),车程:1小时。路况:C。从三魁到洲岭的车最晚是下午3时30分,上车后跟司机说到三条桥。在车上,东东认识了洲岭乡政府党政办副主任兰彦湖,一个热情的畲族小伙子。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与垟溪乡之间。到三条桥路口时,从左边一侧沿山路往下走,沿途经过几户民居,大概走20分钟后,就见到三条桥。它是单檐木拱廊桥,原汁原味,周围青山环抱,桥下绿水长流,见不到电线、楼房、垃圾,可以说,三条桥是桥与自然结合得最好、环境最佳的廊桥,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我们到时已有北京的一对在桥上安营扎寨了。要不然,真的想在桥上多呆一会。 对了,快到三条桥时,我们还遇到两个腐败分子,竟然包了一辆中巴从洲岭到三魁,顺路游览三条桥。 ▲三条桥——洲岭乡:徒步1小时40分钟。路况:C。 两个腐败分子包车的中巴司机热情地说让我们在路口等,他把两人送到三魁,返回洲岭时顺路搭我们,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徒步,因为不想浪费时间,也可能是在筱村等车等怕了。从三条桥另一侧的山路往西走可以返回公路,而不必走回头路,这段路徒步需要40分钟。返回公路后徒步到洲岭需要1小时。 在洲岭,东东拨通了兰彦湖留的电话,之后,我们得以腐败地过了一晚:在洲岭乡政府内痛快地洗澡,还洗了衣服;在兰先生的陪同下愉快地用了晚餐;在政府办室里支帐篷,开着风扇喝着热茶坐在藤椅上写游记……腐败呀! ■洲岭乡露营地的选择:能象我们一样把帐篷支到乡政府大院里当然好啦:) 三条桥是一个绝对好的露营地,强烈推荐! ● 10月4日 行程:洲岭——三魁——雪溪——仕阳 早上起来,泡了咖啡,吃过早饭,谢过兰彦湖,我们继续前行。 洲岭乡古民居:向当地人打听一下,那里的老房子值得一看。 敏文桥:位于洲边村,人人都知道。它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座桥,是石拱桥与木制廊桥的结合,周围的环境还算好。 听说洲岭原来还有一座廊桥,几十年前被火烧掉了,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可惜可惜! 在洲岭我们还见到一个正在织蓑衣的老人,他告诉我们织一件需要三天时间。 ▲洲岭——三魁:中巴(7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C。 洲岭到三魁的车每天大概四班:6时、7时、8时、12时。我选择了8点钟那班车,想不到却让我有了一次惊喜的重逢:我竟然遇到在婺源时同住云溪别墅的北京的一对!他们也是坐这趟车去三魁。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有缘千里能相会”了。 三魁镇很大,商店林立,镇上有很多人力三轮车在兜生意。 刘宅桥(又名仙洞虹桥):在三魁镇南面的刘宅村,出车站后往右走,大约步行20分钟(坐人力三轮车1元)。《泰顺》书上说刘宅桥附近有最古老的青石桥——油车岭桥,可惜当地人没一个知道的,我们自己也没找到。刘宅桥旁边就是刘氏宗祠,不大,而且大门紧闭。 薛宅桥(又名锦溪桥):在三魁镇北面的薛内村,徒步前往需要15分钟(坐人力三轮车1元),它是桥面坡度最大的廊桥,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桥下河岸两边的垃圾堆积如山。 看完薛宅桥后,可向当地人打听并乘坐三魁到战洲的中巴前往下武垟村、庵前、下溪坪村,车费都是1元。 林家厝:位于下武垟村,村里人都知道。是《泰顺》书中重点介绍的老宅。如从薛宅桥徒步至林家厝需要25分钟。 九榴张宅:位于庵前(当地人通常写成“安前”)。门楼上写着“胸怀祖国”的就是。从林家厝徒步至庵前需10分钟。 七榴张宅:就在九榴旁边,因遭火灾,现只剩下外面的围墙是以前的了。九榴和七榴都是《泰顺》书上重点介绍的老宅,有关它们的故事可向村里的老人打听。 张氏宗祠:也在庵前,就在村口,有一副“洋面孔”。 永庆桥:看完了张氏宗祠,可在村里的“迎福宫”前等候往战洲的中巴到下溪坪村看永庆桥(庵前——永庆桥,1元)。永庆桥属木平桥,保存还算好,周边环境一般。在永庆桥,东东遇到了一帮老乡,后来知道,里面就有新浪上的福尘子夫妇。又遇到在筱村曾向我们问路的穆愚,来自北京,并结伴从永庆桥走回三魁(这段路徒步需1小时30分)。三魁到下武垟村的路上还有一座很小的木平廊桥,比较残破,从附近墙上的一幅对联我们判断此桥可能叫“华阳桥”,但多方询问,未得证实。 ■三魁镇露营地的选择:镇上比较繁华,要找个理想的露营地好象不容易,建议找一所学校看看里面的操场怎么样。 ▲ 三魁——雪溪乡:中巴(2元),车程15分钟。路况:C。 在车站坐往仕阳方向的车,上车后告诉司机说去看雪溪的老房子就行了,就在路边。 雪溪乡石门楼:胡氏宅院石门楼,一面书“山辉川媚”,另一面书“日拥祥云”,是《泰顺》书中重点介绍的老宅。 胡氏大、小宗祠:在石门楼旁边的是胡氏小宗祠,大宗祠也在附近。 在雪溪,我遇到了新浪的“泥0139”。今天这一路上的相逢与偶遇也够多的了。 ▲雪溪——仕阳:徒步,1小时。路况:D。 三魁经雪溪往仕阳镇的车非常多,下午5点多都有车。由于前人的攻略上说“特别是去仕阳的一路上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前往仕阳,顺便欣赏美景。想不到一路上装运石料的汽车来来往往,尘土飞扬,十分败兴。其实,在三魁我们已见到有石料加工厂了,身为仕阳人的兰彦湖告诉我们,石料加工现在是仕阳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多间此类工厂,并目睹了其对环境(尤其是河水)破坏的触目惊心,不禁又发感慨:我国的经济发展何时才能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到仕阳时天色已晚,看着被污染得不成样子的河水,走在肮脏的街道上,心情一直不爽。此次行程已近尾声,本来还祈望在仕阳遇到一座什么无名廊桥之类的可以带给我们惊喜,看来无望了,还是赶快落实露营地吧。在镇上逛了一圈,最后选定仕阳镇小学,因为有水有灯有厕所,学校里的人也很热情。 在雪溪听“泥0139”说仕阳有提线木偶表演。吃过晚饭后,我们来到仕阳镇电影院(免费入场),只见里面已坐了不少人,基本上都是老人或小孩,台上表演的也基本上是老者。提线木偶是泰顺的传统民间艺术,每个木偶高约50公分,手脚活动自如,制作精美。我问了后台的一位老者,他说仕阳每年都会有连续5天(每天早午晚都表演)的木偶表演,今天(农历三月二十二)是今年的第一天。说实话,表演有点沉闷,而且基本上听不懂,但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我还是衷心希望它能继续保存下去。 回到小学,只见从上海驾车来泰顺的一帮已在操场上支起帐篷,我们也到教学楼二楼的走廊上安营扎寨。一夜无话。 ■仕阳镇露营地的选择:在仕阳小学内最好了,跟学校的人说明来意,一般不会遭拒绝。 ●10月5日 行程;仕阳——柘荣——福安——福州 早上起来,照例收拾行囊,洗漱吃早饭,给水壶灌满水,向学校里的人道别,但今天的心情好象有丝许异样。其实我知道当中原因,收起帐篷,犹如将一份几天来开心的的心情收起、折叠,然后回去洗涤、晾干,再期待下次的出行,期间的过程总是无奈与漫长。这时,天下起了小雨。 仕水碇埠:这是最长的一个碇埠,分高低两级。据说原来有三百多级,因为建公路等原因现只剩下221级了。 仕阳没带给我们太大的愉悦,看完碇埠,我们踏上了归程。 ▲ 仕阳——柘荣:中巴(10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B。 ▲ 柘荣——福安:中巴(10.5元),车程1小时15分。路况:A。 ▲ 福安——福州:大巴(45元),车程3小时30分,比去的时候快。 回到福州,按计划在东东家腐败自然不在话下了。有两个菜我最喜欢,糟菜炖排骨和炒竹笋。 ●10月6日 行程:福州——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