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洞头竹屿游 |
[游记]洞头竹屿游 |
2008-06-10 66wz.com |
可惜了那天居然会忘了带上我们的相机。 车到渔村,天还刚蒙蒙的亮。一条小舟驶来,把我们一行六七人缓缓地拖入了那碧深碧深的海中央。 刚过浅滩,水就变得很清很清,如初生婴儿的眼睛,清澈得一眼就能够看到底。几位朋友倚在舷边,喊着叫着,惊讶于海水的清澈和纯净。他们用手在水里使劲地划着,把满腔的惊喜都为那朵朵四溅的雪浪花,在小舟的两边灿烂地盛开着。我靠在船的一边,望着不远处那突然变得墨绿墨绿的海水,疑惑地思量着。船老大说,那是小渔村里的养民们在海里养殖的羊栖菜。 小舟在水里继续地走着,不紧不慢的样子,如一位阅历深刻的老船夫,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浩瀚的大洋里的一次次远航。 桨声重重,涛声渐渐,我频频地看着前方越来越清的岛影,心就慢慢地焦虑了起来。就快到竹屿了,不知那几次欲去还休、梦里几回回萦绕心头的竹屿,会不是是游人无意的修饰和夸张? 不经意的抬头间,看见一片蓝天,啊!好美好蓝的天啊!即便是踏遍千山,寻遍万水,也难觅这片天空的纯净和自然。我已经忘了当时的我,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向同行的朋友表达感受的,但我却永远也无法忘却它带给我的震惊、我的欣喜、我的如获至宝的心情。 船到竹屿,浪又变得大了,小舟在扑岸的大浪里,似乎有些惹人心惊的渺小和脆弱。几番靠岸的尝试,我们都失败了,几位女伴缩在船尾,似乎都已有了那么一点花容失色的感觉。出于无奈,我们同行的朋友、船老大的弟弟毅然地跳入及膝深的海水,牢牢地把握住船头,使我们得以有惊无险地上了岸。 上岸的路记得并不是十分的好走,虽然漫山遍野的野草莓暂时地留住了一对热恋情人的脚步。我们却脚步匆匆,急于奔向那片传说中的绿茵地,躺上那些平整抑或精怪的大岩石,好好地平息乘船上岸的紧张和惊悸。 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了,眼力所及,竹屿之上不曾见有预期的喧哗和游人。只见俨然天成的一片大草坪横亘在天与海之间,天水碧蓝,草地玉翠,仿佛一个不懂美学的小孩信手涂抹的几笔,却画出了天的志存高远,海的博大精深,地的绿草如荫。 几个人坐地稍息,有的人啃起了随身带的一些干粮。虽然也带有矿泉水,我却依稀地记起在来时的路上,似乎曾听到过潺潺的水声。于是意兴盎然地起身去寻找水源。然而毕竟是在一个本未来过的地方,一条匆匆走过的路,无论我怎样努力,水源终究是不得不在我的印象里遗憾地失去了。 回到休息的地方,那对情侣已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正在起劲地玩着“野地高尔夫”。一根简陋的带来用以采海螺海贝的铁棒,一个红色的矿泉水瓶盖,还有一根不知从什么地方捡来的松木短棍,就是这个“野地高尔夫”运动的全部家当,于是我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进去。 在这场没有功利、没有背景、没有尔虞我乍的比赛里,我们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洞,演绎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独得了古人趜球而乐的天趣┅┅ 突然人声鼎沸了起来,树林旁,海岸边,礁岩上,各个方向都有人冒了出来。太阳大起来了,竹屿的一天也开始了。不一会儿,我们的“野地高尔夫”就再也施展不开手脚,只好收拾家伙,灰溜溜地让出原来的地盘,留给迟到的客人们。 这边的巨岩,正是我们躲避炽热的阳光的好地方。 我们以天为庐、以地为席,舒舒服服地或躺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玩一会儿扑克,看一会儿书,再眯上眼睛似睡非睡地养一会神儿,嘿!那感觉,甭提有多少美! 不知不觉,已是潮涨潮落时,海边的礁岩上,已有三三两两的捡螺人。我们慌忙打顿起精神,顶着头顶的骄阳,急急地跑下山,也加入了这个劳动着的行列。
|
转自:http://blog.66wz.com/user1/4301/221298.html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