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楠溪漂流芙蓉村石桅岩 楠溪江游记、楠溪江游记攻略

[游记]楠溪漂流芙蓉村石桅岩 楠溪江游记、楠溪江游记攻略

2008-01-16    uutuu.com

孟浩然的诗句“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至永嘉?”一首诗里就流淌着一条楠溪江水。

初识楠溪,缘于唐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至嘉?”,一首诗里就流淌着一条江水。素闻永嘉楠溪江畔不仅秀水奇山、地灵人杰,风光优美旖旎,而且文人辈出,自古就有“东南邹鲁”、“溪山邹鲁”之誉,在中国文学和哲学史上则有“永嘉四灵”、“永嘉学派”闻名于世,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惜乎无缘以见,一直深以为憾。

直至今年4月,按酒店的工作计划要安排员工外出旅游,几经波折,目的地竟意外落在了楠溪江,心中不由窃喜,公私两顾,可遂心中一大愿。

一行二十余人早早从玉环出发,也许是心有所盼,车行4个小时并未觉劳苦,到了楠溪已近10点,天气很不错,阳光充足但不躁热,下了车,之前联系好的向导已经在等候我们,一个很健谈很热情的楠溪女孩,时不时跟我们讲些山野趣事、教些土言俚语,为我们此行也平添了几分乐趣。

楠溪漂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寓锡《陋室铭》。

据说楠溪江有72湾、36滩,目前是中国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江流,经鉴定,江水中的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

上天做美,那天光顾的游人与访客并不多,一条江水就静静躺在那里,没有喧闹、没有浮华,相比桂林天下封甲的山水、峻傲黄山的层云奇松,楠溪江则更象是一位足不出户的小家碧玉,待嫁闺中。我们一行租了4个竹筏,大家都迫不及待,在艄公的一声号子里开始了我们的漂流之旅。

楠溪江的漂流,似乎是在不经意中让你情思神游,江中湾湾的流水,清清的碧波,江面点点竹筏,岸上叠叠云岗,层层的烟树,如黛的滩林,远山中隐隐的古村,一切都是如此完美,每一处都是无尽的惊喜,入眼全是极致。

水很绿,幽幽的绿,很想脱下衣服跳入江中痛快地畅游一番,但又恐亵渎了江水,几番挣扎之后唯有赤脚放入江中,水浪划过,仍是十分惬意。

在大家的建议下,几张竹筏很快拼在了一起,几个年轻活跃的同事按捺不住开始嬉闹,从竹筏的这头跑到那边,无意溅起的江水弄湿旁人的衣裳也只是惹来一阵笑骂,偶尔扯着嗓子嚎上几曲,尽管五音尽失,但又有何妨。

芙蓉古村

芙蓉村位于岩头镇以南永仙公路西侧。相传村西南有座高山,三峰突起,色白透红,状若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取名为芙蓉峰,村中一大水池,每天傍晚芙蓉峰便倒映水中,村以此而得名。

踏进古村,仿佛时光开始交错,一不小心,一个踉跄,就埋在了历史的洪荒里,跌跌撞撞地前进。古村建筑风格朴实,既没有多少深宅大院,也没有雕梁画栋,房屋全用卵石原木构筑,却显得更加地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 向导介绍楠溪江象这样的古村甚多,且布局均有很深的讲究,象芙蓉古村就是按阴阳五行上的“七星八斗”来布局,如此好的风水使村子人杰地灵俊彦辈出,据说南宋时这里就曾出过18个京官,誉为“十八金带”,大宗祠里至今还挂着一块金龙盘边的状元匾,上空依然飘荡着琅琅书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脉络也从这里悄然穿过。

漫步在芙蓉村小巷里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庭、班驳的墙面,都能引起无尽的瑕想,猜想曾经的人、曾经的事。村中央有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溪边妇女三三两两在洗衣或洗菜,再走过去有一座

凉亭,亭中坐着几个老人们在软语闲聊,任你怎想,任你怎看。

逛着看着,对村子就有了更多的理会。谁曾想到,一个僻壤,一个柔弱的小村,一群文弱的人,骨子却也有其坚硬的一面,含而不露,当家国危难之际,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出明净的书房,用缚鸡之力的双手拿起兵械抵抗外辱。南宋末年,元兵南

下,咸淳元年进士陈虞之响应文天祥,起兵勤王,率领全村义土八百多人号“陈家军”,据守芙蓉峰三整年,最后全部殉难,留忠骨埋于楠溪的碧水青山之中。从南宋到元明清,因抗元抗清村子几经夷为平地,后又不断重建。危难一过,面对这些辉煌与

功勋,芙蓉村的人只是淡然一笑,又过着原先的日子。看得越多就越发的崇敬,也许村民已经习惯,见到我们也没有任何的不自然,倒是我们的聒噪象一帮突然擅闯民宅的不速之客。

是最后一个走出村外的,同事们都已经在车上兴奋地讨论着,回头看看寂静的村寨,不由在心中默念:我走了,对不起,打扰了。

畅游石桅岩

谈及江南的山水,古人都以“烟雨”二字形容,可见江南的风景给人的感觉是飘渺的、空灵的,灵秀得只能用心去贴近,去感悟。同样,石桅岩迷人的山水,石桅岩静谧的美丽,这妙处大概也只有到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入了山门,刚才还在感叹山中郁树葱葱,眼前忽然豁然开朗,一潭碧玉池水就这样呈现在面前,让你惊喜,让你诧异,两岸重山掩映,此处号为小山峡。潭水弯过峡谷不知有多远,正当心疑之际,忽然从峡谷尽头划来一支小舟,原来是来渡我们这些有缘人过潭。这一潭绿水象

一块翡翠遗落人间,幽绿而不见其底,手放潭中,水流从指缝间流过,清凉透骨。梢公的桨儿划过水面,坐在船上,两岸的峻岭不断的后退,虽无山峡之雄魄,却也让人产生到了山峡的错觉,不由让人又想起李白的《朝辞白帝城》,看来号小也并不为过。

小三峡并没有很长,不一会儿我们便要弃舟登岸了,可惜还没过足瘾,只能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下了船,脚下的山路一下子就会变得险了起来,石板路走着走着就会突然没了踪影,岩石上只被凿了几处踏脚,还要过好几处的栈道和独木桥,不过,手脚并用倒是蛮有野趣的呢!

大体上石桅岩是个山谷,初春的石桅岩没有什么游人,我们走在这静谧的山谷中,看着两边的奇峰秀色,听着小路边哗哗流淌的小溪,感觉就像不小心跌进了水墨画当中,真是忽然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值得一提的是谷中的溪水,经常会遇到小溪,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急或缓,各有滋味。有的地方,小溪忽然宽了起来,挡住去路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溪流中一字排开一排如笋般的石柱,我们只有踮着脚尖从石柱上小心的走过,石柱很滑,一不小心就会落到溪流中去,其实初春的溪流很浅,就是掉进去也不过没及小腿,正好在清流里洗洗脚。

快出石桅岩的时候,又是一湖绿水挡住了去路。看来石桅岩真是易守难攻之地,出入都要走水路。听着艄公吱吱呀呀的划桨声,我们荡出了石桅岩,

回头一望,石桅岩就象一个硕大的桅杆,巍然耸立在天地之间。

转自:http://www.uutuu.com/guide/article/detail/3411052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