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拜谒下渚湖……-旅行日记-德清旅游 |
[游记]拜谒下渚湖……-旅行日记-德清旅游 |
2007-07-31 gov.cn |
很小的时候,我无数次跟随父辈去过下渚湖边的竹林、桑地、芦荡玩耍,那时的乡下不像现在,大人们三天两头摇着只三板船来回摆渡于村和田地之间。我呢似乎也永远没有玩够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天,在下渚湖清悦宽广的河里洗澡真是过瘾。那水永无止息地流动,躺在河面,舒展肢体,使人常生一种躺在梦里,躺在云里的感觉。你看来来往往的村人,瞅空朝河上看一眼,多会有一种喜悦,或则一种力量,也许是一种福气,从心底油然而起,是啊!河流对一个村庄的影响,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这样的叫人不知不觉。 我从家乡村校转入小镇读书的几年间,每个星期都要与家乡的同学经过这浩淼的下渚湖。清晨上学,小船划过河面,四周都是清澈的水,似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红日东升,河面都会产生出一层轻柔的晨雾,似仙子轻舞,我们乘坐的小船呵,就任凭它嬉戏和抚摸了。经过豸山的芦荡,传来许多白鹭或是水鸟的叫声,听起来是那样清晰可闻,就像是被怀抱着它们的清水洗濯过一样。我甚至觉得,我脚下的船,船下的水,都是因为这些清纯的鸟歌而摇动的。我实在不知道,我的一颗有着少年立志,又有着甚多倦意的心灵,能不能在那一刻停靠在鸟儿们以天籁为语的净岸。等到我在世上绕了个大圈,重又回到这面前的时候,我该又是怎么样的一种遐想呢? 就是在这里,我学会了游泳,也学会生命的漂流,仰躺在水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横渡河湾的时候,我曾遭遇过水蛇,小小的,头昂着,细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凡人和天空,也许这也像我一样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残阳西沉,透过薄雾,我曾窥见过母亲们被清水淋浴的身体,那么美丽、洁净,浑圆的乳房冒着青春的气息,天上密集的星星都把目光投递过来,也认为这里就是天河吧?那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多半是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少年幼稚、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它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将流向何方?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新世纪的一个清晨,我又来到与下渚湖相映的道观山下,漫山遍野的鸟鸣,满天空的叽喳声,清脆的、婉转的、嘹亮的、圆润的、起伏回旋,真是难以置信,这里已成了一个鸟语的海洋了。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果我把西塞山称为道观山,想必诗人也会认可的。难怪,前些时候县林业部门在这竖了一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牌子。在这样繁荣的清晨,这样没有污染的河岸山林,这鸟语花香,为我保留着这份难得的音乐早餐。我想,如果我的眼睛可以看见声音的轨迹,那河岸早晨的天空就是“璎珞”编织而成的美妙的世界。但人与鸟的对话总是以人“相”情意的解释而告终。我知道先人善解鸟语。其实我想,鸟的叫声对不同的人来说,应该是有不同的意义的,否则公冶长为什么不给千年之后的后代留下一部《鸟语词典》呢?在我幼稚的心灵里,曾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就像我们与生俱来的血管、手纹、酒涡,它是我们地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理所当然的部分,它肯定能伴随我们始终、并永远的绵延…… 下渚湖,蒹葭苍苍,水波涟涟,芦苇深处,野鹭成群。一湖碧波、柔美荡漾,千年灵气聚集,孕育水乡特色。我仿佛置身历史隧道聆听来自遥远古老的声音,那声音幽幽如诉,宛若窗前蕉叶上的雨滴:凄清、漂渺,而又沉重,让人心绪浩茫,充满忧伤。我带着它的波光,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会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可行走的小卒,我的记忆里流淌着下渚湖的乳汁,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下渚湖一名后生的记忆,里面装着一部史书,记载着华夏追求的脚印。湖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天南地北都有它的传人…… |
转自:http://www.dqly.gov.cn/ReadNews.asp?NewsID=706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