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日游记(一)南浔古镇之藏书楼 |
[游记]春日游记(一)南浔古镇之藏书楼 |
2007-07-16 sina.com.cn |
久闻江南古镇之盛名,但像周庄、乌镇和西塘这样的旅游热点,却并非春节度假的首选。于是在湖州的朋友的盛情邀请之下,便决定拿出春节宝贵的5天假期前往当地一游。很多人听到湖州这个地名,就有些糊涂了,尤其对江南不怎么熟悉的朋友,就会问,是在江苏吗?还是浙江?的确和大名鼎鼎的苏杭相比,湖州确实有些微不足道了,不过,这一次旅程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决定要花一些时间,记录下来。 到了湖州,南浔古镇自然是我的第一目的地。初五的早上,从湖州市中心出发,不过半小时车程就到了。关于南浔的历史,网上有很多介绍,我就不在此赘述了,只摘抄一小段文字,作为背景。 “南浔建镇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明朝万历至清代中叶为南浔古镇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据《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是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百余家丝商巨富所产“辑里湖丝” 导游小姐向我们解释了 嘉业堂是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刘承干出身豪门,他的祖父是南浔的“四象之首”刘镛,父亲刘锦藻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学者。而刘承干却是个彻彻底底的“书痴”,他对经商完全不感兴趣,所有的家当都被他拿来买书、藏书,只要是珍贵的古籍,刘承干不惜一掷千金。 全盛时期,嘉业堂藏书达18万册,60万卷,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藏书最丰富的私人藏书楼。其中最著名的有明朝孤本《永乐大典》42册,清翁方纲《四库全书提要》原稿150册等等。 溥仪御赐的九龙金匾 曾经装满珍贵古籍的书柜 现在只剩尘埃 嘉业楼最可贵的地方还不仅仅在于拥有大量古籍的珍本和孤本,而且这里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只要是爱书之人,都可以在这里随便借阅;即使是珍本秘籍也乐于提供他人传抄。非但如此,凡来读书、抄书的学者,嘉业楼还为之提供食宿。 藏书楼的窗户、金属护栏都非常精心的设计了“嘉业”字样,这样的工艺在那个年代制作起来难度很高 不过这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盛况却没有维持太久,1933年,刘家开始走向衰败,刘承干不得不变卖了大量书籍。到1949年的时候,嘉业堂藏书楼所藏155部宋元刻本已荡然无存,近2000种明刊本和数万册古籍,也大多流失。当年车水马龙的情景,只能从嘉业堂精雕细琢的建筑中,依稀遥想一番。 精致的中式檀木雕花屏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754b8f010008rw3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