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德清下渚湖湿地游记 |
[游记]德清下渚湖湿地游记 |
2007-07-16 cts2008.com |
德清三合乡防风古国内有个大湖,这片天然湖泊水域正是下渚湖。它又名风渚湖、防风湖,分上渚、下渚。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略小一点。她西倚防风山,北界余英溪入东苕溪主干道,南界湘溪导流港,是德清县第三大湖荡,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下渚湖历史悠久,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厚。 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约600多个,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有港,水网交错。大小土墩长年生长密密翠竹,野生芦苇,湖中鱼虾跃,湖面野禽飞,渔栅连绵,白鹭点点。和尚山道观山一带被定为野生鸟类保护区。下渚湖水草丰腴水域宽广,村民们在湖面上种植了大量菱角,绿茵茵一片。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 游船穿过交叉港水道,来到了下渚湖休闲中心,渚墩平地上建有十余幢竹楼,精巧别致,将景区点缀得妩媚灵秀。这种吊脚小竹楼的建筑风格颇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与风韵,落户在江南水乡下渚湖上,不失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竹楼四周环境幽静,细细品尝防风古韵烘豆香茶,身心也不知不觉融入大自然青山绿水,真切体会那种“渔舟网影烘初夏,画舫箫声及早春。”的诗画情趣。 当年,宋代诗人留下了《游下渚湖》诗篇,“春渚连天阔,东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垂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翠,微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此人为武康知县毛滂,与大诗人苏东坡关系密切,曾数次邀苏东坡等文人雅士来德清游山玩水,寻幽访古。 “嫩芦滩里过风渚,河口村中系客船。”游船进入豸山小港水道后渐渐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从前下渚湖上一座孤屿,名称豸山,又叫云山寨,孤峦静卧于湖面,犹如一颗诱人的绿宝石,它形似古代传说中一种名叫獬豸(独角羊)的神兽而得名,此山高仅6.6米,山上遍栽桑竹,山下芦荻丛生。景色旖旎,风光独秀,是野餐、垂钓、赏月的最佳地点。早年,还有五十余家农户傍水而居,现在已搬迁至岸边。豸山岛上还生长着一大片古樟树群,最老的大樟树已有上百年树龄了,如今还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远帆邀树色,小艇入鸥群”湖上风光令人深深陶醉。 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我们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
转自:http://www.cts2008.com/art/2007-3-30/14163879.html4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