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莫干山、南浔之行

[游记]莫干山、南浔之行

2007-09-08    163.com

07年3月25日来到了江南古镇-----南浔

南浔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初次听说是因为陈逸飞的油画——浔阳遗韵。江南丝竹在他的画笔下变成了西洋弦乐四重奏,似乎是中西结合的成功典范。我对陈逸飞的风格并不是非常欣赏,但我认同他对色彩的运用,就像他做手机代言人时候说过的“色彩总是很有价值”。
著名的“小莲庄”是我很喜欢的!看到莲花在水中宁静柔美的样子,是很赏心悦目的。可惜这次只在一方占地10亩的碧荷池中看到一朵莲花,或者我们可以称它为“夏天里最后的一朵莲花”。忧伤凭栏的感觉,换来的是好吃的青莲子、嫩白的莲藕节和爽口的菱角!
满眼绿色挡不住,绿色是大自然的专利色彩,现在我们只能 想象荷花盛开的时候,一定很美丽。一直喜欢淡淡的粉色的荷花,淡得几乎看不到粉红,但就有这么一层温暖的感觉。其实莲花与荷花是不同的,至少佛家所说的莲台座应该指的是睡莲吧。回想起杭州的“曲苑风荷”,道路两边都是树荫,充满了浪漫宜人的气息!
我们穿梭在曲折的长廊中,转过空嵝的太湖石,来到栏杆旁边清风拂过荷塘,还送来淡雅的花香。想起《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好像已经找不到任何的言辞可以过之。回廊悠长,明明不远的路,偏要转上九曲,是不是在告诉我,人生到处充满了曲折和转弯?
据说,小莲庄由“四象”之首的刘镛祖孙三代历经四十余年建成,传说因为主人钦慕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建于湖州的“莲花庄”得名。庄主果然玲珑心思,所以将假山、回廊和亭阁等位置设计得恰到好处。往往是走累了,就可以找到一个亭阁小栖片刻,再绕过U字的一角荷塘,又见到苍劲古朴的紫藤,它的虬枝告诉我们这里久久的岁月。正是骄阳似火的下午,我们倚靠在回廊的石柱边,享受碧叶无穷的景象,好的风景总是能激发我摄影的无穷灵感。
南浔是一个很小的古镇,好像就只有一条小河,旁边伫立着众多的民居,每家每户门口都有通向水中的石阶。我们雇了两个小船沿着河道走顺流而下,狭长的水道,可以看到两岸的商铺、铁匠铺、当铺和米行,飘着《水浒传》当中的好汉旗,又或者那是吸引谗客的招牌。小船悠悠地在水中晃着,但是很稳当也很舒服。摇橹的村妇笑起来很甜,可惜她不能唱首渔歌给我们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估计拍出的照片肯定有晃动的图象,不过何必在乎结果呢?拍照的过程也是摄影艺术的乐趣的一部分。
接着我们在河边的一个小饭馆里面一起吃饭,凉爽的风吹过,舒服得让人忘记了上海的家。可惜这里的口味太咸了,又浓又腻,不过气氛好的时候,还计较这么多干什么呢?这里好吃的是新鲜的笋尖和新采的菱藕,想来终究不枉费我们千里迢迢赶来。
可惜南浔的古老只是在这条河道的两岸,远远地可以看到新修的房子,仿古的样式,但就是这么不伦不类。一代自有一代的文明,如果说我们不能保留文明的碎片,那就让它随时间去消亡吧,毕竟它不是永恒的,也不可能永恒的。后世的人会把现在的金贸和东方明珠当作古迹的,如同我们把古董珍藏起来一样。
善涟湖笔是中国最出名的毛笔,制作工艺非常严格,选料、梳整、加工、烫胶都非常讲究,所谓慢工出细活儿。很想买上几支,但是终究放弃了,因为觉得买来了却不去使用,也是暴殄天物的罪责。我没有时间用它来写书法或画水墨丹青,虽然这曾经是我的梦想。一支躺在空空的盒子里的昂贵的毛笔,它的实用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藏书楼”
相隔百米毗邻处,便是那著名的嘉业藏书楼。此楼缘于那末代皇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园林布局属中西合壁风格。进得正门,只见左边是一荷叶形的莲池,沿池环绕着由太湖石堆垒而成形似12生肖的假山,细细品味,颇有一番滋味;左右“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引人逗趣的还是那3米多高的“啸石”,上前凑往那石上小孔,使劲一吹,便如虎啸般声振全园,游人纷纷上前,欲欲而试。藏书楼为回廊式的两层楼房,中间的大天井如同一个大球场,四边由7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此楼创始人为刘镛之孙刘承干历时20年费银30万两所造,藏书60万卷,共16万册。刘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书200余种,不少是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古籍。所以鲁迅曾称其“不是毫无益处的人物”。真可谓:
读书未破万卷,痴迷藏书有缘;
“嘉业”名声犹存,游人竞相赞叹。
“江南第一宅”张石铭旧宅,张石铭旧居亦称懿德堂。张石铭与张静江是堂兄弟,都是“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当地人用象、牛、狗这些肥壮的动物来比喻富商的富有。不过那些富商虽家有万贯,大家数是克勤克俭,热心慈善事业的人。“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并不是想象中为富不仁。
懿德堂在我看来应该算是南浔最美的一座宅子,极尽奢华。五落五进,仅现存楼房就有240余间。砖雕门楼、镂花门扇、挂落、檐口、雀替、梁坊等等都装饰精美,极尽功力,木雕、砖雕、石雕众多,可说是把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发挥到极致。北侧还有一座院落,称为“芭焦厅”因两侧廊庑窗棂嵌石刻芭蕉叶,形态逼真,色泽鲜绿,故称之。据说,在张宅中每一扇镂花的门窗均可买万元,可见这座宅子价值连城。
宅后还有一座西洋式楼,大厅铺设的地砖都是从法国购置的,那豪华的法式舞厅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不落伍。后园两个红砖雕饰的门头是法国图卢兹式的古典传统花纹,可见当年主人的品味不俗。就连下水道以及通风口也都以石雕砌成。只是如今只作参观之用,可能拍些电影电视之类的还可作场景一用,不免有些可惜。这座西洋楼倒和福建彭浪屿上的一些老别墅有相似之处。可能当时比较时兴这样的建筑形式。
在法式舞厅边有一条深长的通道,阴暗,平时专供仆人使用,一般大户人家仆人是不允许走正厅的。走在这条通道中,觉得很压抑。从一旁小窗中透出一丝光亮,凭着这丝光亮在通道中行走不致摸错了门。

转自:http://hxlongwj.blog.163.com/blog/static/78541982007226101158992/2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