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正文莫干山之行 |
[游记]正文莫干山之行 |
2007-09-08 r51.net |
正文 莫干山之行 久违的朋友来电说,今年的狮峰龙井已在路上,让我注意查收。 放下电话,心情总也不能平静。烧上一壶水,开了后稍凉一下,泡上朋友去年寄来的雨前狮峰龙井。 青青的嫩叶,在涓涓的细流间上下翻滚起落;淡淡的清馥,随薄薄的雾气缓缓飘于鼻前。微微抿上一口,并不马上入喉,让沁人的甘香在唇齿间停留,慢慢浸润;良久,至满口生津,再吸入喉间,缓缓下肚。 于是乎,脑中所有的念头,都萦绕在这青翠欲滴的嫩叶之上;身上所有的感观,都浸蚀在这馥郁若兰的清香之间。心中的喧嚣纷杂,在这清幽淡雅的香茗中涤荡殆尽,神清气爽,飘飘若仙。 茶于我结缘,已是多年前的事。那时还在南京,每年新茶上市,总能从家人那儿蹭上一点,细细品之。父母说,小孩子不宜喝茶,所以蹭也仅是暗蹭,少之又少。直到工作以后,用工作换来了大人的名号,才得以解禁。 南京最有名的茶,应是雨花茶了。但,盛名之下,往往难见真品。而,传闻之神也让人真正得其后,不免感叹有些徒有虚名。曾喝过一两次“雨花”,并不感比自己常喝的“栖霞松针”好。 这一切在离开南京后,就和离南京的实际距离一样,变得遥远。也曾特地从南京带来茶叶,但想从南京搬来的东西太多了,渐渐,也就淡了。 现在所居的南方城市,习惯喝红茶,市面上少见真正的绿茶。曾买了上好的安溪铁观音和广东特制的一套茶具,在家里慢慢细品这里有名的功夫茶。最初感觉还好,与绿茶相比,红茶苦中见香回甘。但每每大张旗鼓地拿出众多器皿、再花费好长一段时间、才算喝上一杯功夫茶时,就想起那简单的、一泡就能喝的、甘甜醇香的绿茶。 之后,茶,慢慢,离我远了。 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三年的春节,回家中途抽空看望朋友。这个朋友原也十分要好,但分开后各自繁忙,一年也仅通上几次电话。从朋友处归来,顺道去了杭州。身处杭州,住在西子湖畔,游兴大发。到了狮峰,用龙井村前的龙井里的龙水洗了洗手,买点龙井茶自是免不了的。怕茶农虚开高价,打个电话向朋友咨询价格,算是合适,也就买了一斤。只是,新春的第一茬茶叶还未采摘,买到的是去年的旧茶。 虽是旧茶,色味均不如新茶,但它的碧绿清香,也让我时时牵肠挂肚,每天都泡上一杯,静静回味。 两个月后,朋友来电说,今年的新茶上了,给我寄了雨前的狮峰龙井。听到,我忘了说谢谢。 今年过年,原也想再去看望朋友,一来见见朋友为之骄傲的新生小儿,二来说声谢谢。遗憾的是没有抽出空来。 去年的茶叶,刚开始消亡的很快。后提醒自己,好东西要慢慢享用,也就有一杯、没一杯的喝。再后,就记起才喝。所以一年下来,还留有少许。 不想,今天朋友来电说,今年又寄了新茶。 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刻却觉“朋友之情香如茶”。 茶香,在居室中飘荡,萦绕左右,沁入心脾,眼前流出唐朝元稹那首有名的《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印象至深的是,这首诗可以排版成金字塔形,煞是好看,也甚是好玩。而一个“醉”字,真显我此刻的心境。 在回味悠长的清香中,我,醉了。 2004年4月2日 那条鱼 本站文学作品为私人收藏性质,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转自:http://ebook.r51.net/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30137&cid=1093673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