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记莫干山剑池 |
[游记]记莫干山剑池 |
2007-07-19 dayout.com.cn |
------记莫干山剑池 小丁 踏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我向着剑池,一步步、一步步地将自己踩进了那个千年的神话之中: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铸造一把绝世好剑。于是他们选中了莫干山这片灵山秀水来开炉铸剑。开炉后,红焰腾空,日夜不息。干将莫邪不辞辛劳,然而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却依然金汁不沸。眼见的期限将至,干将夫妻焦急万分。正自愁苦,干将突然想到当年师兄欧冶子也曾碰到这个情况。最后用了一名女子祭献给炉神方才铸成宝剑。莫邪听说,二话没讲,纵身跃入火炉。忽听得炸雷一响,火焰炽旺,一团白烟冲天而起。宝剑终于铸就,且有雌雄二剑,剑合为一,分则为二。青光耀眼,寒气逼人。果是两把绝世好剑,干将轻轻抚摸着两把凝含着妻子精灵的宝剑,含泪上路。然而吴王暴戾,见得如此神剑兴奋不已,却把干将做了第一个试剑之人。 然而,善良的百姓不忍如此残酷的绝望,于是传说中又有了传说。传说,莫邪听完干将的话,取来山中黄土,调以清泉,再割断头发,剪下指甲,搅拌成泥团,又照着自己水中的模样,捏成人像,投进冶炉。莫邪没有死,且有了遗腹子,干将献剑之时也只呈上了雌剑,把雄剑留在了家中。于是故事便有了期盼;于是便有了为父报仇的快意恩仇;于是,甚至有了鲁迅先生故事新编里,眉间尺横剑自刎,将自己的头颅与宝剑亲手交给黑衣侠客的毅然、决然…… 千年前的故事荡气回肠,千年后的山水却宁静安详,抚慰着一颗颗奔波疲倦、沧桑蒙尘的心灵。脚下的石阶,仍然绵绵不绝,悠长的犹如这个千年的神话。突然,耳听得不远处有溪水源源不绝的急流之声,细听仿如惊马之蹄,又似漏豆之惊。凝神细看,是一道瀑布,正奔流而入一个圆形的小池。原来不知不觉已到剑池了。这里便是当年干将莫邪夫妇铸剑之池吗?我依稀看到了干将铸成神剑后的欣喜及黯然,又仿似听到了两夫妇绝别时的痛不欲生…… 继续沿着石阶往下,忽见一块大石立于眼前,“剑气冲天”四个红色大字,豪气干云,须仰视才能见。石刻边上,又见一道瀑布,只见得飞瀑凌空,如苍龙入海,腾挪飞跃,触石有生,气势非凡。我站在边上,仰望瀑布,虽是六月的天气,竟是寒气逼人,让人不敢久驻。怪道清代唐靖有“峡束青天小,池空六月寒”的诗句。再继续往下,又见一波碧潭。潭面不大,潭水却清可见底,潭中倒影,烟峦兀立,树影婆娑。不免让人产生跳入潭中畅流一翻的冲动,又不忍打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瀑布的动,与潭水的静,竟如此和谐精妙的地融合在一起。潭水边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道栏杆。我倚栏往下观望,只见底下又是一道瀑布奔泄而下,落入溪涧,逶迤远去,淹没于竹林绿海之中。 我站立潭边,久久不愿归去。俯身掬一捧潭水,清凉彻骨,又有山风拂来,通体舒畅。于是这俗世的尘虑与凡怨便在瞬间被涤洗的干干净净。 日已西斜,该是回程的时候了。我终于转身拾级而上。呼吸着山中清凉的空气,卸掉了俗世的烦琐,再看着满山的翠竹,回程时的心境该又是一翻别样的滋味了吧!天空忽然的下起雨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何不学学这洒脱而快乐古人呢?于是,这小小的意外,非但没能扫了我的兴致,却让我快乐的像回到了孩提时的小女孩。雨水,滴在我身上,说不出来的畅快惬意,几乎要使我歌唱起来。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而长长的石阶,在我欢快的心境下,竟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我站在高处,回首满山的翠竹:夕阳正柔柔地洒在竹林上,竹叶经过雨水的洗刷在阳光下绿得分外的可爱。真是“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啊! |
转自:http://www.dayout.com.cn/read.php?tid=30934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