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莫干山游记

[游记]莫干山游记

2008-05-05    sina.com.cn

莫干山游记之一:云雾仙境

莫干山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称为全国四大避暑胜地。连西南地区2000米高山上才能生存的冷杉,在这里都生长的很好。

我们上山的时候,是一个云遮雾锁的天气。云雾如絮,无边无际,塞满了山山岭岭,大山如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空气像树叶的浆汁,抓一把拧的出水来,摸在脸上细腻腻的,象美人的肌肤,但是不滑爽。绿的叶,白的凳,青的砖,黛的瓦,都布满着细细密密的雾霰儿。木板凳被雾气浸淫的象海绵,坐上去就要滋滋冒水似的,难怪山上人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呢。

掌灯时分,难耐寂寞的我们扑入云雾,想到荫山街找点娱乐。四围山势俨然桶壁,更兼夜幕浓雾,恍恍然只觉大山如巨物摇曳,路灯发出萤火虫般的暗红色的亮点,完全失去了照明的功能。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脚,大家拉扯着,还需要借手机光,才可以不失去联系。紧张加惊奇,大家全都蹩出了一身的汗来。

听着近处唧唧鸟语,远处淙淙水声,只是不知路在何方,无奈只得打道回走。这哪里是走,简直是在云中漂浮。恍惚间,隐隐听到云天外漂来李娜的歌声“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永远跟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永远依着你!”歌声时远时近,时隐时现,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去处啊,似太古,如仙境。

莫干山游记二:山中遇雨

第一站游玩火山岩断裂错动形成的怪石角。怪石平坦宽大,一个朋友在石上打座,我站在石角下仰望,好惊心,就像一头纵身跃起的巨兽,停留在半空之中,脚下白云生,绝顶松涛滚,真的好有气势。

又去了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的武陵村。站在总统官邸外的圆形露台上,体会蒋介石三次上山,住在这里该是怎样的情景,总的感觉并非想像中那样奢华。

山中的夏日,就是孩儿脸,说变就变。转瞬间,一片低垂的铅云,挟着雷电奔来,急雨顿时倾盆而下。我们抓住时大时小的雨中间隙,跑到了附近的雷迪森会所,过去的张啸林公馆。

人生有四季,哪能无风雨。既然雨掩重门,那就泡一杯“莫干黄芽”,听雨、品茶、聊天吧。三四知己,唏嘘流年,语言带着思想,渐渐高谈入玄。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泥腿子诗人写的一首田园小诗,“青蛙蚯蚓在田间,平时难得见一面。一日忽然相聚起,互话平生有波折。”多么憨态有趣。

茶越喝越淡,心越拉越近,真要感谢不期而遇的山雨,拉近了我们朋友间的距离。

莫干山游记三:宁静似仙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限令莫邪与干将三日内铸两只剑。时间紧急,莫邪想到“先师欧冶子铸剑不销,把女人投入炉中而炼成”之事,于是自投炉中,炼出雌雄两把剑,莫干山由此得名。

自1898年美国传教士伊文思首先在此修建别墅起,一百多年来,莫干山上先后建造了203幢各式别墅洋楼。红楼碧树,风格各异,莫干山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晚间,我们下榻在莫干山最高点塔山云庐别墅。别墅的一楼是客厅兼餐厅,服务员一老一小,便聊天边上菜,一股家的感觉。的确,凡好东西都是家常的,晚餐尽是农家土菜,野兔、山鸡、山龟,水芹菜,石笋,野菜等。泉水煎煮,土法烹饪,香极了,风扫残云,一会就觉腹满胃饱。

小服务员,是个山里女娃,谈不上美丽,有点可爱,有点山野的风韵,声音甜脆,身影婷婷,眼睛就那么一挤一眨,你管保只有投降。

美食加美人,得意的我们忘了关卧室窗子。因此,导致一夜无眠,电视里德国与葡萄牙足球拼搏,我们与蚊虫肉搏。

清晨,先是听到一阵狗吠,接着是由远及近的鸡叫鸟鸣声。城市里喧嚣的噪音让人心烦,而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竟是这么清心悦耳。精神的调节,心理的松弛,真正体味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真趣。如李白的“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响得残荷听雨声”……,真是进入了某种意境,感悟到静听天籁的妙处。

雨后的山峦,云开雾散,薄雾柔柔,轻如蝉羽。四面山峰,如拱如揖,似儿女绕膝。山下村落点点,炊烟袅袅。北眺太湖,浑然难辩;西望钱塘,沉沉一线。

这种平和与宁静,令人陶醉,给人清凉,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

莫干山游记四:同归自然

“山中岁月无古今,世外风烟空往来。”

参观剑池必经黄庙,即莫干山讲经堂。黄庙是1935年由黄郛发起,张静江等人集资修建,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上山时,还还看到以黄郛名字命名的道路,这些都让我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黄郛是首任国民政府的外长,他和陈其美、蒋介石相约“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结为三兄弟。杭州南山路的1917会所,原来就是黄郛的公馆,蒋介石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来杭时就住在二楼最南面的大房子里。

两山夹一水的剑池,恰逢雨后,水源充足,其“绝壁飞泉挂白龙,一帘风送玉玲珑”的壮观,是其他季节难以看到的。一路攀阅,上上下下,两山壁立的断石,凿将很多诗句与题词,有南洵巨富周庆云题写的“剑池”“阜溪之源”;有做共产党的牢比做国民党的牢还多的,新四军老战士赖少其的题字“剑气冲天”;有抗日名将马占山抗战前游览剑池时题写的《横磨歼虏》;还有飞虹桥石柱上陈毅题写的楹联“夹道万年成绿海,百寻涧底望海楼”“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

各种人物,无论政见如何,在剑池风光面前,也一致和谐起来,看来历史的冤怨,也会在美妙的自然山水中得到化解。殊途同归,我们都要回归大地,回归自然,回归山水,这是人类的宿命。

莫干山游记五:此山代有名人出

莫干山有一些名人古迹,但是不多。譬如:相传八仙中汉钟离与韩湘子,在一起奕局斗棋的卧仙石;汉时,吴王濞采铜的铜官山;王阳明曾经来此讲过学的天池寺;还有宋代银杏,以及被英国植物学家称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的树种--香果树。

可能因为不多,难免要牵强攀附,比如让我很意外的是,莫干山导游词中,竟这样介绍维琳禅师与苏东坡的方外交。一次,东坡以疾告假,行至湖州,维琳禅师前去迎接,并相互赠诗。我疑惑了,因为我刚刚看过《径山诗选》,维琳禅师是武康人不假,但他是径山寺的十方大主持,径山诗选中,录有他和东坡先生互赠的两首诗,记载的就是这件事。1101年苏轼在常州生病,维琳禅师从径山寺赶去探望,并做诗“扁舟驾兰陵,自援旧风日。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苏东坡的回赠诗是《答径山维琳长老》。诗中的兰陵,就是现在的常州。

山是径山,而非莫干山。是常州(兰陵),而不是湖州。历史的真实很重要,其实,武康和莫干山的人文历史资源很多,尚待挖掘。唐代最苦的诗人孟郊,就是武康人,读他的《游子吟》,又有谁能不热泪一掬呢?还有写出“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的诗人钱起,以应试诗文“淡烟疏雨落花天,花落春仍在”获得曾国藩赞赏的俞樾,都是这片山水孕育出来的,等等,都值得发掘宣传,以扩大莫干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已投稿到: 排行榜圈子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2fda201009kij.html6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