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庄(含潜园),位于湖州城东南隅,这里是湖州的一块风水宝地,湖光山色清远,天生丽质。历代在此修造人间胜境。宋代建有莫氏园,至元代成为赵孟頫的别业,至明代逐渐荒废,晚清又建沈氏义庄,解放以后曾改建为青年公园。 1986年湖州人民政府将青年公园、潜园及其间苗木地连成一片重修莲花庄,由此莲花庄重获新生,占地112亩,在江南诸多名园中亦算得上是大园。 莲花庄以水面为主,配以洲屿、曲廊、水榭等建筑,加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活脱脱是江南古名园再生。可以说,江南园林的各要素、在莲花庄均得到充分体现,在布局谋篇上既循旧法又有创新。园内中部布局紧凑,而南、北两部疏朗,达到空旷而不觉其大,步人园中游无倦意;在宽大的荷池水面上,建凉亭、跨拱桥、叠洲屿,既充满野趣,又不是一览无余,富有曲径通幽之感。在植树种花上,既考虑到四季红花绿n十,又力求淡雅。另外,曲廊、漏窗的运用都很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弥漫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庄内建有松雪斋大雅堂、集芳园、晚清阁、鸥波亭、苕上辋川和题山楼等,观景生情,使人联想起历代文人雅士的风流倜傥和赵孟頫、管道升的爱情诗韵。诗文书画大家的墨宅点缀其中,如赵孟頫手书的大幅《吴兴赋》刻石,赵朴初题门额“莲花庄”,沙孟海题“题山楼”,方去疾题“印水山房”以及吴作人、黄苗子、吴小如、王秋野、冯其庸、郭仲选、钱仲联等撰写的对联,十分恰到好处地装点于各建筑物上,引导游人步人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家的名联佳句以及出神人化的书法艺术,那么纵然是花山柳水,也不能生色增辉。可见筑园者深谙造园三昧。 到潜园,花木可不看,假山可不攀,而古莲花庄镇庄之宝——莲花峰须细细品味。据传,赵孟頫最钟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遍植英英芙蕖于园内,又从弁山谷中寻觅到这峰如含苞初放莲花的太湖石,将其矗立于园中,并亲笔篆书“莲花峰”三字。后来,陆心源修筑潜园,又觅得形态各异的四峰太湖石伴立于莲花峰两侧,人称“太湖五老峰”,观石见人,倒也贴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