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名胜-飞英塔 飞英塔位于湖州城内东北隅内塔下街。始建于唐中和4年(公元884年),因得高僧所赠的 七粒舍利(释迦牟尼遗骨)及阿育王铜虎面像,于是建石塔藏之,故名上乘寺舍利石塔 ,后取佛经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之意更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 寺。 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于石塔外增建木塔以护之,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塔 中的一大奇观塔里塔。南宋末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因舍利无恙 ,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此后,几经风雨,几经修复, 至解放前夕,内外塔身都破残不堪。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 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省、市拨款重新维修,1986年 竣工。1988年1月,经中央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后的外塔为砖木混合楼阁式塔,7层8面,塔身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 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中最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 的檐面,硕大的斗拱和望柱式栏杆。实心白石内塔,8面5层,下设须弥座,塔顶已毁,残 高14.55米,石塔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千余尊以及狮、象、鳌、鹤、莲花、瑞草等图案,构 思精巧,形态生动,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我国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因为是塔中有塔,故构造奇特,上3层统设楼面,4层以下中空,6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 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各层平底座和楼梯则沿塔壁挑出,塔身各面均辟壶门状佛 龛,内雕大幅佛造像,第四层正北面为观音像,整座石塔为件唐代石雕艺术珍品。沿外 塔扶梯拾级盘旋而上,俯视,可鉴赏石塔佛像精华,远眺,可饱览湖州风光,如遇万里放 晴,则还可看到太湖中的点点白帆。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元代书画家赵孟版《登飞英 塔>诗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 2005年9月29日 5:53 评论 请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