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山游记 <!-- CETagParser ~size=4 <font size=4>老规矩,旅游回来贴游记。由于考试,迟了3个月 首先严厉批评mimi的缺席 第一天,坐火车前往诸暨。据说是美女产地,不过到了已经傍晚了--在同济傍晚都貌似有很多美女,所以不好判断。天气不是很好,天气阴阴的。又是11月中旬,比较冷了。 我们的目的地东白山在诸暨郊外,一个叫斯宅的古镇在山脚下面,山的另一边就是东洋。就是横店哪里--上海的公交车上很多哪里的广告的。租车去斯宅,一路上据说有湖还有很多民居,天色已晚,什么也看不见。到了斯宅,在当地一个马路边上的仓库了搭帐篷住了下来。村民很热情的借给我们竹席垫在帐篷下面,很多旺财都跑过来打招呼。晚上雇车去了千柱屋。是一个古老的大户人家的园子。还有书院。书院后山上的紫薇树很漂亮,一片漆黑中,枝干在微光中和青玉一样。书院的木雕很仔细,房屋结构据说很有讲究。不过我只想爬山,没大心思看。后来听斯伟江说斯姓是北方的移民,几百年前来到浙江,在诸暨也算是大姓。 小镇的溪水的声音在夜色里很美,不过第二天起来发现河岸上都是塑料袋和垃圾,倒胃口。晚上耳边不时有卡车和拖拉机开过的轰鸣,还有旺财的叫声。 第二天6点起床。天气阴阴的。到不远处的斯国公别墅转了一圈。这里在装修,不日将对游人开放--md,有多了一个收钱的窗口,少了几分古人追求的耕读的宁静。坐车到山脚,开始爬山。 和浙江典型的丘陵地貌一样,东白山由好多小山一座一座叠到很高。山泉从高处流下来,不时在山谷聚成小溪。沿着小溪就有山路,不是很难走。但是由于最近半年一直没有规律的锻炼,还是有点累的。我旅行时总是很有运气,天气开始转晴了。山间很安静,眼前的小路向高处的树林。秋天山间的小溪到枯水期了,有点见底。记得去年在山溪里抓到石蛙,还有蛇,这次倒是没有看见。山色倒是一般,曾经沧海的游人恐怕不会觉得好看;但是能在抽空投入大自然总是快乐的,更何况是这种紧张的时候。下午三点到达茶园,茶园离山顶不远了。看茶园的是一个老伯和他儿子。在海拔1000左右的山上一直这么住,很寂寞的吧?有条旺财很可爱的,很听话的。强烈表扬山上的猕猴桃,虽然只有小番茄那么大,但是很新鲜很新鲜,酸酸甜甜的现在还很清楚的记得。 郁闷的是,u3u4居然也是同一天活动,70多人浩浩荡荡来到茶园。我们赶快走--天气开始转阴了,要下雨。山上的庙住不下太多人,要早点去抢个位子搭帐篷--md,刚从北楼抢位子告一段落,又要来这抢!不过,美丽的景色正式开始。雨开始落下了,天上的云就在我们头上,一抬手就可以抓到。走过一片松林,就看见云雾中隐隐约约的山顶。树林不见了,只有焦黄的茅草。一条小路就在茅草中蜿蜒至山顶。(花开在此处多放几张照片啊) 攀上去,山顶有几做庙。还有一块石碑。网上很多人在石碑上拍照--真土,海拔5000以下的山爬到顶还好意思拍照放到网上。山顶另一边,有一堆很险的石堆,石堆下有一个土地庙。山顶有一个很宽阔的平地,可以看见山下的大湖。天上我们还看见了鹰。 云漂过来了,和大雾一样,能见度只有3,4米。被云卷过,身上全湿了。可见腾云驾雾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庙有两件,一间是佛的,一间是仙女的。我们在仙女殿搭好帐篷。太湿了,地上一层水,要是奢侈一点还是背充气垫上来比较腐败,比防潮垫舒服多了。u3u4的一帮人巨腐败,登高海拔才用的装备几乎齐了,晚上还有三文鱼沙拉吃。更过分的是他们背了生鸡上来,生了一堆大火烤鸡。我们背了一桶液体酒精,小锅小火煮点火锅。有个法国女孩和花开她们谈的很来,不断有人集体拍照。一群城市里呆惯了,到一小山就大惊小怪的人,弄得山顶很热闹。没想到跑到这里还遇到这么多人。毕业旅行去青海,三江源的夜晚不会再这么吵了吧。 晚上一直下雨。在帐篷里打了一会牌,在湿漉漉的庙里睡着了。 早上的热巧克力真是温暖。雨停了,天还是阴的。 u3u4有个gg带了一条拉不拉多犬,叫“调羹”。花开后来回去也就把刘知文叫调羹。 下山为了不和大部队扎堆,我们另走一条路。和以往一样,戏剧化的情节又要发生在我身上了…… 我们沿着山路,穿过半山腰的茶园,在山间,视野开阔。大自然总会让人心情愉悦的。但是我们没有找到下山的路,在半山兜了好远,又穿进了一片树林。路边的竹子上有牌子,字看不清,隐隐约约有“野猪”两个字。沿着一条很隐蔽的小路往山下走,路越来越艰难,不断的绕过树木和山石,路也看不清了。 我是打头的。在一块大石边,我一脚踩下去,听到“啪”的一声,脚被什么缠住了。再一看,吓得一身冷汗:是一只捕兽夹,尖尖的铁刺炸进了登山鞋的鞋帮。好在我的鞋厚,而且夹在脚踝上,没有夹到腿。把脚从鞋里扒出来,鞋子是被牢牢夹住了。好在耗子带了双备用的解放鞋。背着3斤重的夹子,我们硬从树林穿过,走到了正路。 不远处有个山间的小水电站。我们去求助,原来夹子是管理水电站的大叔布置来捉野猪的。大叔用一个小型千斤顶顶开了夹子,我可怜的鞋上留下了几个洞。耗子的手机也丢了。时候mimi很得意的说因为他没去所以我们丢东西。 下山的路就好走多了。 5点左右,来到山脚的农家。我们搭一辆小型卡车来到最近的镇上。旅行时做卡车后面,一直是很惬意的事情。迎面的风,垫来垫去的感觉和没有窗框限制的景色是做豪华巴士永远不能体会的。 到了镇上,已经饿坏了。 从小镇赶到东洋,再到义务,到杭州,再做长途车回到上海,已经是凌晨了。<!-- CETagParser ~/size </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