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白山游记[原]

[游记]东白山游记[原]

2007-07-16    blogcn.com

星期六,去爬东白山了。

先贴一段东白山的介绍。东白山,位于诸暨、东阳、嵊州三市毗邻地带,是浦阳江、曹娥江、东阳江三大流域的分水岭。位于东阳市与诸暨市的交界处,是当地的最高峰,地处会稽山脉南端,主峰太白峰高1194米。从山脚小村庄沿小径蜿蜒而上,一路层林叠翠,古藤虬结,石桥,香榧古木,令人陶然欲醉……尤其是东白山日出蔚为壮观。
东白山位于会稽山脉南端,主峰太白峰高1194.7米。从山脚廖宅村沿小径蜿蜒而上,路层林叠翠,古藤虬结,石桥幽泉,珍草奇花,令人陶陶然如入桃源胜景。山顶有盘陀巨石,高数十丈,底小顶大,有摇摇欲坠的感觉。《旧经》云:“巨石猝然摇之即动,再摇即不动。”  
盘陀石旁的锯石岩四四方方。如斧劈而成,喑有一条石缝,笔直如锯。旁边还立着两条石笋,各第五六丈,直指青天。站在这些巨大的怪石上,放眼茫茫云海,群山犹如浪涛起伏中的小船,指点江山,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峰顶建有“仙姑殿”。殿宽四米,进深约七米。凿石为基,且全用条石错缝叠砌而成,人称“无梁殿”。门额“仙姑殿”三字为石刻楷书,苍劲端庄。殿内塑有七仙女神像。殿外有一石池,名“天池”,池水清洌,久旱不涸。相传每年七月初七,七仙女下凡到此沐浴,当地土女在前一日就结伴上山,梵香顶礼,祈求庇佑。此俗至今不废。东白山半山腰处有一山谷,俗称“黄锦浪”。满谷乱石堆砌,走进谷里,就听见水声轰鸣,却看不见水流,游人循水声下山,直到山脚才发现一流清溪从石下钻出。古人曾有诗记述这一奇特景观,谓之“云从涧底生,瀑向林间出”。
东白山山明水秀,气候十分宜人,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8摄氏度,是避暑消夏的好处,尤以山脚下碧波荡漾的东白湖最受游人欢迎。
东白湖原名陈蔡水库,为浙江省重点水利工程。湖面达4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94米。四周青峰屏立,林木苍郁欲滴,山色水色天色都如明镜般澄明清澈,整个景区犹如碧玉妆成。
东白湖建在东白山庄,结构典雅的三层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轻舟泛湖”为东白湖的著名旅游项目。小舟荡于湖中,几十座山峰如螺髻般露出水面。“金盘”、“玉盏”、“天鹅”、“白凤”诸峰形神毕肖,顾盼有姿。浆楫吱呀,十湾九隈,峰回山转,舟移景换。湖上清风徐来,令人觉得肺腑里俱是清朗之气,尘世烦冗,为之一洗。  景观之二是“啸龙旗鼓”。船行第一站,即为啸天龙岗,登上岗顶,五老峰、笔架峰拱揖于前,鼓山,旗山随侍左右,似见战旗翻舞,若闻鼙鼓震天,气象万千,俱入游人胸中。
“城山烟楼”是东白湖第三个主要景观。城山亦称擂鼓坪,上有望烟楼遗址,为宋黄振所建。史载黄振轻财好施,为了了解村人生活,特建了一座高楼,“日登以眺,村落不举炊都遗之粮,寒无衣者遗之衣”。乡人遂称此楼为“望烟楼”。楼前有一水池,大旱不涸,盛复红莲如炬,人称“天池观荷”。
其四为“龙隈观鹤”。东白湖周围森林覆盖率高达90%,绝少污染,每年冬春季节,数以千计的野鸭、白鹭来此越冬,尤以龙隈湾最多,此时千羽竞飞,野趣天成,游人来此,有置身物外的感觉。

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因为没有怎么开发的原因,不像我以前爬过的山,没有台阶,都是山路。上山对我来说没什么,只是下山。说实话,比较害怕下山。那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看着倾斜的山路,真的害怕自己一路滑到底。虽然把同学上山时用的竹竿抢来了,但是仍然是一步一滑,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我特别计算了一下,自己一共摔了九跤,破我的纪录了。最后收尾的领队实在看不下去了,拉着我下山。好在有他拉我下来,要不然我估计我摔N跤,都下不了山。

早上八点出发。晕车,让我一路上趴着,也没怎么聊天,也没怎么看风景。不过好在没有太大的状况,只是头有点晕而已。二个多小时之后,到了东白湖,其实是一个大水库,和千岛湖相比,不算什么。但是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水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拍了点照片,继续上路。大约十点多,快十一点了吧,到了东白山山脚。稍做休整,开始爬山。这次是和同学以及两个同事一起去的。同学比较瘦弱,于是我就背着包,开始爬。

上山,感觉不是很累,只是穿着牛仔裤,多少有点不便。同学的体力不是很好,我乖乖地跟在她后面,以供应不时之需。呵呵。上山途中,一同事突发状况,实在坚持不下去,于是负责收尾的领队天明送她先下山。我一个人往上爬。一个人爬着山路,倒不觉得害怕。总是会想起以前爬华山的时候。那时候是半夜爬,体力不好,总是落在后面。和我们一起的是一帮经常登山的队伍,他们并没有说我什么,紧盯着我,以免我掉队。想起来,还真是怀念呵。

爬山也有一个点,和长跑一样,过了这个点,人就不会觉得累了。一直爬上去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次我的这个点好像没有出现。不过在爬华山的时候,出现过。过了这个点,别人经常要休息,我却不用,就一直往上爬。那时候是半夜,山风很凉。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我脖子上挂着的手电筒闪着微弱的光。有点害怕,但也想应该不会有什么野兽出没吧。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一点人的声音都没有,只有风的声音。那是可以把冷吹进骨子里的风。那时离日出还有好久,很冷,却不恐惧,觉得没有什么。

赶上了最后的一小只队伍,几个人而已。一路歇歇停停,拍拍照,一点也不累。一个女生想买流淌的溪水,不小心滑倒,数码相机差点摔坏进水。这让我想起以前出去玩的时候,也想拍那流动的水,想凑近拍,结果不幸滑下去,幸好有个人在旁边拉住了我,要不然我肯定就滑下去了。下面是一个潭,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深,但是如果掉进去,免不了全身湿透,要是那样的话就太糟糕了。

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中转站——几间农舍,补充了点水和食物,准备继续上山。可是因为吃得太多,反而有些爬不动了。不过,没关系,慢慢爬好了。

沿路有许多芦苇。这些是南方才有的。虽然不是生长在水边,而是在山里,却有一种独特的美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怎么形容呢?好像也只能很美来形容了吧。这个时节的山里,没有什么花,满山都是落叶,这时的芦苇则成为了一个特别的风景。

再往上走,会进入一片又一片的树林,那种树叫什么我不知道。树干不粗,却很挺拔。树叶不多,但树冠上的叶子却把阳光挡在了外面。走在树林里,有着不一般的凉爽。有意思的是,走一段路会有一片,交错分布,而不是几片合成一大片。也算是东白山比较独特的地方吧。

走出树林,再往上走一点,就可以看到顶了。我们属于整个队伍的小尾巴,别人基本上都已经到顶了。从山腰往下看,哇,宽阔的视野,再深吸一口气,心旷神怡。辛苦了这么久,也许就是为了这一刻吧。还有一大片芦苇丛,从山顶一直到山腰,很漂亮。。。

在山顶拍了几张集体照以后,准备下山。这时已经三点多了。本来可以走一条更快的路,但是由于路边的植物太过茂盛,领队决定走另一条路。因为拍照,我们和前面一批一脱节了,再度成为了小尾巴。

下山。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摔了九跤不说,还有一跤因为手撑地,使得手掌扎进了许多刺,不少因为扎得太深,至今无法拔出。可能要一辈子跟着我了。下次爬山一定要带手套。不可以忘记。还有,一定要用可以抓地好的鞋子。我的鞋子因为用的时间很久,底上的齿基本已经都磨掉了。所以下山时总是打滑,也就一直摔跤。还好天明拉着我下山,要不然会摔得更惨。

可是由于我们下山时间太晚,而且还绕路走了,还没有走到山下,天就黑了。而且在我们的小尾巴里,除了领队,没有人带头灯的。没办法,只能加紧脚步,不赶下,也得跑,要不然天真的黑了是没办法下山的。好在运气比较好,下山的路基本上是在山的外围,没有在山里。而且那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把我们的路都照亮了。所以还好。顺利到达山下,只是脚走得有些累。到了山下,已经到的人已经开始吃面条了。可是我却不饿,只是想喝水,想把手上的刺挑出来。那时已经六点多了。

比较意外的一件事是半途中下山的同事,后来居然自己一个人上山了,在那个中转站等我们。简直一个晕,她的东西全在我另一个同事手里。没有钱,没有水,她居然一个人上山了,后来听说我们已经下山了,在一个当地人的带领下,也下山了。不过已经很厉害了。我们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她居然一个小时就下来了。有当地人的带领,到底比较方便。当时有人和我说有个女孩子在中转站那里等我们,我还不以为意,没想到是她。不过这对她来说应该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了吧。

这次爬山,总的来说还可以。只是景色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丽和雄伟。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毕竟不一样。稍稍有点遗憾吧。

不过我似乎总沉浸在以前的经历之中,也许那些经历是我一生的意外,也许那些经历是我平淡的人生中的插曲,也许那些经历是我的人生中别样的颜色。也难怪我总是想起之前的经历了。也可能是因为最近我的生活太贫乏,没有什么色彩吧。想起以前的事情,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

以后要多参加点这一类的活动。出去散散心,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也会有不一样的经历。例如这一次的芦苇。从不以为芦苇很漂亮,但是这一次,让我看到了芦苇不一样的风情。多去一些地方,才能多看到一些东西,也才能多看到一些东西的另外一面。

就是腿好酸,腰有点疼。。。。。。

loading...

转自:http://www.blogcn.com/u2/24/49/lilyshen1118/blog/45717497.html3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