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明袁宏道游记五则之兰亭记 |
[游记]明袁宏道游记五则之兰亭记 |
2007-07-21 blogcn.com |
古今文士爱念光景,未尝不感叹于生死之际。故或登高临水,悲陵谷之不长;花晨月夕,嗟露电之易逝。虽当快心适志之时,常若有一段隐忧埋伏胸中,世间功名富贵举不足以消其牢骚不平之气。于是卑者或纵情,极意声伎;高者或托为文章歌声,以求不朽;或究心仙佛与夫飞升天坐化之术。其事不同,其贪生畏死之心一也。独庸夫俗子,耽心势利,不信眼前有死。而一种腐儒,为道理所锢,亦云:“死即死耳,何畏之有!”此其人皆庸下之极,无足言者。夫蒙庄达士,寄喻于藏山;尼夫圣人,兴叹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贤亦何贵于闻道哉? 羲之《兰亭记》,于死生之际,感叹尤深。晋人文字,如此者不可多得。昭明《文选》独遗此篇,而后世学语之流,遂致疑于“丝竹管泫’、“天朗气清”之语,此等俱无关文理,不知于文何病?昭明,文人之腐儒者,观其以《闲情赋》为白璧微瑕,其陋可知。夫世界果有不好色之人哉?若果有不好色之人,尼夫亦不必借之以明不欺矣。 兰亭在乱山中,涧水弯环诘曲,意古人流觞之地即在于此。今择平地砌小渠为之,与人家园亭中物何异哉! loading... |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14/zuoshandiao/blog/50072165.html11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