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昌游记 |
[游记]新昌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新昌游记 今天整理电脑里的文档,发现了大二时给《地球科学概论》写的一篇考察游记,看罢差点被自己幽默诙谐的文笔给笑死,发上来纪念一下 公元2004年12月18日星期六这一天,我们竺可桢学院03级理科班联合理学院03级地球科学系共一百二十余名同学,在竺国强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新昌进行地质考察。 早上七点多钟,大家就聚集在休闲食堂门口等候出发。天阴沉沉的,微微刮着点冷风,预示着今日将有小雨光临我们的行程。很多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食物饕餮着。虽然大家还显然都没有睡醒,但丝丝企盼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毕竟,这也基本上算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大规模出动去进行一项科学事业,还被冠以了考察之名,于是顿时觉得自己高尚了起来,有了科学家的风骨。 车门一开,大家争先恐后挤上车去,各自找了个窝把自己安顿下来。车一开动,大家便接二连三进入了梦乡,车内洋溢着温馨安详的气氛。经历一次半途休息之后,我们终于在发车两小时几十分钟后到达了目的地——浙江新昌硅化木公园。为了便于展开下面对此次行程的描述,我想有必要插入一些对浙江新昌硅化木公园的介绍。(摘自新昌旅游网) 浙江新昌硅化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被专家们誉为“硅化木的宝库、复合型丹霞地貌的代表、火山活动的全息档案馆”。公园位于新昌县中西部,处于四明山、天台山和会稽山的环抱当中,包括大佛寺—十里潜溪景区,穿岩十九峰—倒脱靴景区,王家坪硅化木群景区,总面积68.7平方公里。由于地处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中生代活动带新昌白垩纪盆地中,盆地具有明确边界,清楚的地层剖面,明显的岩层界面,是中国东南地区白垩纪盆地发生发展演化全过程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科考、科普价值。下白垩世永康群馆头组硅化木群面积达6平方公里,已发现300余棵硅化木,高14米、树径粗3.5米的硅化木,十分壮观。新昌大佛寺景区原有的木化石林已于2002年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新发现的新昌南洋杉木新种,与我国北方处于不同的白垩纪植物区,树种完全不同,为一新种属,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为全球性研究比较南洋杉木型提供了标准,也是在硅化木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园区内的6个硅化木层埋藏结构,为早白垩世馆头期地质历史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份完整的记录,其内容丰富,在世界上极为特殊。 从以上介绍我们不难发现,此公园的一大卖点便是它那具有吉尼斯水平的硅化木。于是,我们一下车便奔到了硅化木林里。原来,硅化木就是一段一段立在地上的黄褐色的树桩!我感到很神奇,因为本来以为它们是活的哩。不过,在地下埋了这么久还能保持色泽的鲜艳也委实不容易。要知道,它们是经过火山岩浆洗礼过的,果然不同于寻常树木。据说,新昌的硅化木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新昌南洋杉形硅化木。 硅化木林间穿插着一些恐龙的模型,有一只恐龙的爪子悬在半空中不停的发抖,好可爱哦^__^ 出了硅化木林,我们开始了一段漫长的佛门之旅。我们不停的穿堂入室,走过一座座佛像,穿过一层层香烟迷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江南第一大佛,而是千佛洞和般若谷。 千佛洞,顾名思义就是一千多座佛被放在一个石头洞里。只见幽暗的洞内,浮云缭绕,无数个面目狰狞,形态各异的罗汉,或坐或躺,或仰或卧,分布在洞中的各个角落。它们还被涂上了各种红红绿绿的颜色,更加突出了那种诡异晦暗的视觉效果。 当然,我们进这个洞是有其科学意义的,因为这个洞是火山球状凝灰岩形成的,我们进来一趟就是认识了一种地质现象,也算不虚度此行。 般若谷也跟火山岩有关,这里以前就是一片火山岩采石场。采石场被废弃掉之后,便被改建成为一个景点。我们知道,采石是一项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而旅游,则是著名的绿色产业。因此,这个从采石场到般若谷的转变,是非常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此,大家纷纷表示认同。 般若谷由若干高耸的岩壁和一滩水构成,岩壁上还挂着人造瀑布。岩壁上凿有台阶,我们拾级而上,从瀑布边走过。瀑布带起的强烈的气流吹的我们阵阵发抖,连忙加快了脚步。 岩壁后面还隐藏了一条长长的岩洞,穿过这条岩洞,我们就又回到了刚才出发的地方。站在“般若谷”四个字前面,我们仿佛有了一种转世轮回的感觉。 经过一中午短暂的休息,我们又人不停脚的赶到了穿岩十九峰风景区。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插播一段介绍以增进理解。 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城西南22公里,景区面积为30.6平方公里,由穿岩十九峰、千丈坑、台头山、倒脱靴四个景区组成,为我国壮丽的丹霞地貌景区之一。该景区以自然风光擅胜,峰、岩、洞、谷、溪、涧、瀑、潭一应俱全,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雅、幽、奇、险四大特色,适宜游览、度假、登山、探险、水上活动等多种特色旅游。 与大佛寺景区相比,这里基本上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如果除去若干武侠影视剧在这里拍摄的噱头之外。狭长的山路被拔地而起的翠竹所掩映,穿行于其间的人暂时忘却了此山之外的烦忧。 山间还矗立着秋千这样的大型玩具,一位男生为我们表演了他的秋千绝技,引来阵阵赞叹声。一些小商贩在路边摆开锅灶,卖起了炒山货,那炒栗子尤其散发出了香喷喷的气味,不时撩动着我们的心弦。 景区里的景点名字可谓花样繁多,用心良苦。有两个景点分别叫做生命之母和生命之根,特别的形象. 走出了山口,我们今天的地质考察也基本上结束了。回想起来,还是挺值得回忆的。特别是那十九峰的山,虽然不是很高,但自成一体,山体上几乎寸草不生,山顶上却郁郁苍苍,仿佛是另一个被隔绝了的世界,让人有所向往却又不愿轻易靠近。 回去的路上果然下起了小雨,我们一个个蜷缩在温暖的座椅里,再次进入了梦乡。 以上便是我们的新昌之行,寥记以慰辛劳。 |
转自:http://biolocustter.spaces.live.com/Blog/cns!545174422241337F!878.entry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