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驿道 D1: 新昌兔毛市场坐儒岙车到桃树坞; 经桃树坞,到达刘门坞村,桃源仙境; 9:30 出刘门坞,沿旧路至迎仙桥,走公路3公里; 11:30 抵达斑竹村午餐,悠然走过现存最完好的一段古道,长约1公里; 13:00 出斑竹,上公路,往东行3公里左右,至一大转弯处,有电信标牌竖立,标牌旁有小道,这条小道就是会墅岭段古驿道起点; 15:30 抵会墅岭,此处古驿道排云直上。会墅岭古道很长时间没人走了,都快被湮没在杂草中了; 16:00接下来是过会墅岭险关,过儒岙,可到古迹“彼苍庙”游,经店店坑村古道,到横板桥村,步入天姥寺(已被拆,现在是一家胶囊厂)。从天姥寺旧址开始的古道保存的很好,白色的小石头铺成一米多宽的山路顺着山势缓缓而上; D2: 起床用早饭准备轻装出发;返回会墅岭,冲顶天姥拨云尖?须至少半天时间; 回到营地,用午饭; 12:30顺古道继续前行沿路至关岭止; 坐车返回。 (2)天姥山——枫香岭 D1:新昌羊毛衫兔毛市场集合,上中巴车直奔儒岙, 下车后稍作整顿,开始上山,经太平庵,过芭蕉山,穿小桃湾,越天姥二场. 到达天姥最高峰斑竹山(拔云尖)---午饭休息地. 下午休息片刻后开始下山, 下午2点左右到达风香岭宿营地,扎营.晚饭.篝火活动..宿营.. D2: A:下到桃源看 仙人洞.神仙下棋处等景点, B:原地休息 吃完午饭,大约1点左右, 沿溪而下,山路崎岖但景色秀美. 一路观瀑到长诏, 上中巴车回新昌羊毛衫兔毛市场. 附:天姥山风景介绍 会墅岭 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至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山上有姥姥岩、天姥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古驿道 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也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新昌古驿道全长90里。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保存驿疲乏的原貌。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驿铺旧貌。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天达关岭头一段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进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这条古驿道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遗迹,如刘阮遇仙的桃源洞、司马悔桥等,现在,和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104国道。 桃源仙境 桃源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著名"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相传此外为汉时剡入刘晨、阮肇入于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而逆溪布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能上能下承祯悔悟出山之外。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鼻祖。后历代众多诗慕名前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万马竞渡 万马渡地处新昌县儒岙镇,离县城40公里。位于两山夹峡峙之谷。有一条大溪,涧中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重量不等,近百公斤至几万公斤。色泽不同,金黄色、红棕色、,以青白色为多。数以万计的巨古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每逢下雨天,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巍巍壮观。这里的环境也十分幽雅,青山绿水,小桥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远望天姥群山,连绵起伏,红枫翠竹,疏疏密密。在那万树丛中,竟冒出一巨岩,孤峰挺立,峰尖上偏又顶着万斤巨石,酷似鸟的嘴巴,称"鸟嘴岩",村民又呼之"风动岩",因为大风吹过,那巨石也也摇动,欲从半天中尺下来,看起来险乎乎的。胆大者却可攀援至峰顶,用力推石,那石居然也能晃动。但怪的是,千百年来,经历过多少狂风暴雨,那"鸟嘴岩"却始终屹立于高山之巅,有惊无险。万马渡还有朝板岩等石景。 一座小石桥下,有一块天然平整的大石块,块石上雕凿有三个红漆隶书大字:"万马渡"。每个字大如团背,刚劲有力,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福建莆田人吴献辰所题,三年后镌刻于此。在阳光照耀下,那三个大字闪闪发亮,独占风光。游客到此,争相在题字石上摄影留念。 天姥龙潭 从儒岙镇官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溪涧怪石累累,瀑潭相叠。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多而怪,有畚箕潭、米筛潭、元宝潭、四角潭、大龙潭……两个潭更奇特,一是"哒粥潭",因为瀑急潭深,水花往上扑溅,酷似一锅刚煮开的粥直冒热气。另一个是"跌落水",那瀑泉从高达30多米的削壁上陡然而泻。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山涧顽石有的成了农家皿:捣臼、木勺、面杖、磨盘……有的酷似动物:狮、虎、猫、狗……龙潭坑一带,诸如吊兰、鱼鳖草等。上龙潭坑,最好选择在大雨过后的第二天。那山涧之水,穿过累累顽石,汹涌而泻,恰似万马奔腾一般,其势壮观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