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游记 新昌旅行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可是今天校长突然说要一份游记,就胡诌了一篇,也发上来,自娱一下,全文如下: 最早听说新昌是从它的小京生开始的,对它的认识也仅止于此。近几年新昌的美景经常见于报端,说起来还真的要感谢张纪中张大导演,若不是他发掘了这里的几座山峰,将其作为央视的拍摄基地,可能很多人还不能边欣赏着新昌山林的美景边联想着金庸武侠英雄的英姿。 这次,电子信息系工会组织了新昌之旅,也让我们好好感受了一下,风景和武侠的完美结合。 大约上午9点,我们到达了新昌之旅的第一站——穿岩十九峰。刚接近山脚,就嗅到了山中独有的泥土的清香,顿时令人心旷神怡,对我们这些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来说特别受用。(怪不得武林高手多出没在深山老林中,原来这里的空气更有利于修炼啊!)大约走了一小段平路,就开始了漫长的登山之路。说也奇怪,一路登来,大家有说有笑,一点也没有疲劳之感,反而把连日来工作的压力一扫而空,觉得人特别有精神。 穿岩十九峰中最吸引人的要数望海峰和马鞍峰。 望海峰海拔400米,为最高主峰,岩壁陡峭,中间有一条既窄又险的石阶路,有99个台阶,人称:“一步登天”。这个“一步登天”平时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可是它是望海峰的唯一路径,所以“单行道”就被迫变为“双行道”,爬起来还真的煞费工夫。 而马鞍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半崖有个岩洞,介绍碑上说可容纳千余人,不过根据我的目测,要容纳1000人可能有点悬,不过这个岩洞的出名可不在于它能容纳多少人,而是由于此岩洞东西相通,空灵透光,下面就是百丈悬崖,穿岩十九峰中的“穿岩”因此而得名。 对了,还有一个可以一说的景点,就是在马鞍峰与天蚕峰之间架起的索桥,景点名为“天堑通途”。初看到这个索桥,爱搞点“恶作剧”的我就来劲了,马上跑上去站在中间,等其他老师都走上来的时候,来它个“天摇地转”,可惜索桥做的过于“牢固”,任凭我怎么摇晃,它都是纹丝不动,一点没有索桥的感觉,实在有点遗憾。 大约到中午12点的时候,全部老师都已经爬完下山了。在山脚下的山味酒店里吃了午饭,一上午的运动加上酒店的农家菜本来就味道特别鲜美,一桌的好菜马上被我们“消灭”了。大家稍做休息之后,又向江南第一大佛进发。 一到景区我们就兵分两路,一部分选择坐游览车,一部分选择了步行。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游览旁边的景点,目的地直指大佛。 由于对线路的不熟,阴差阳错,我们首先来到了“千佛岩”,一个岩洞里确实有千余做佛像,特别壮观。 到达大佛的必经之路上还有另一个有名的景点“放生池”,“放生池”是个人认为整个大佛寺中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方,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 饶过“放生池”,再走过一段两面都是寺墙的小路,就到了闻名遐迩的大佛寺。“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们一到大佛寺就来了一个旅游团,正好有机会学习了一下这个大佛的历史。由于大佛历史悠久,大家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参见各旅游网站,本人在这里就不累述了。游览了主景点,已经快到了集合时间了,很遗憾,我们没有机会游览“射雕村”,看来只能下次再来了。 比较两个景区,个人更加钟爱“穿岩十九峰”,可能和现在主张自然的生活方式有关吧,“大佛寺”虽然很美,但人工修饰的成分过浓,很多景点都是近几年新修葺的。而“穿岩十九峰”透着大自然的灵气,正所谓“天然去雕饰”。 大家在景区门口集合后,坐着车回到了我们熟悉的城市。结束了一天的旅行,大家都有了个放松的好心情,似乎看什么都非常美好。 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整装待发,明天等待我们的是我们热爱的工作。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