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新昌二日自助游全记录_游记攻略_携程旅行网 出故居大街后门有个卖一种包着大葱和不知道是什么馅儿的饼的老伯,看着买得人挺多,尝尝,味道一般! 当地旅游部门也挺替游人着想的,你要是爬到这儿觉得不想再花钱受罪了大可以走回头路:),于是乎我们这些没有毅力的城市人便一个个打了退堂鼓。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784136 美丽人生 2006 十一月 国庆前夕,他又有很多活动。是不是宁波市府实在是太有钱了,又邀请了所有在宁波的外国人在南苑饭店举行了一次国庆招待会,其主要内容就是吃吃吃。晚饭后又改到文昌大酒店(名字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象叫这个)的酒吧继续玩。他这次认识的多是在宁波做生意 http://baobeiyaya.free.fr/blog2/?m=200611  “杭州西湖游20元,想游西湖的旅客,需要住铁路旅行社的旅客请到8号车厢办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和妻正疲惫不堪地站在宁波到杭州那趟车的7号车厢的过道里,两条腿正又胀又痛,妻让我到8号车去看看,最好把住的地方和第二天游西湖的事情都定下来。我们正商量时,一个穿铁路制服的女人手里拿着纸和笔,从8号车方向挤过来。 “铁路旅行社你还信不过吗?标准间90,就在解放路,在西湖旁边啊!”那女人看我们有住的意思,说好下车时来找我们便急忙走了。对这个女人的话,我们半信半疑,打算先去看看再说。车进站,那女人把我们带到站外的一台吉普车上,并和我们一起上了车。“就我们两个?”“嗯”。那女人好像累了,不像在车上时那么多话,“你看,三潭印月标志,没骗你们吧?”还没来及接话,车便拐进了一个小巷,那女人说前面红绿灯不好走,走个近道。我们没说什么,可心里明白住的地方肯定又偏又远。果然,车东弯西拐,在一家黑黝黝的小旅馆前停下来,门面很小,灯箱上却闪烁着××酒店字样。好受了些,心想有这么多人一起上当受骗也 看到小旅馆里住了好多人,心里平衡了些,心想只要不是骗了我们两个就好。住的房间要180,我去找那女人,于是勉强改成90。刚进房间冲凉,马上又有人敲门,是那个女人的声音,说是“花都旅行社”的导游来了,想介绍一下西湖一日游。一个又高又瘦的女孩儿进来,一屁股坐在床上,很累的样子,看我们床上有杭州地图,马上眼前一亮,说有地图好,介绍明天西湖游路线方便。我在资料本上记下了虎跑泉--西湖.苏堤(午饭)--杨公堤.六合塔10元,但每人145元的费用不能商量,“这么多景点,你算算这点钱够吗?” 人有时候犯错误,可能就在一瞬间,明知道住进来就是个错误,知道还会有好多挖好的坑等你往里跳,可偏偏鬼使神差地按对方的意思去做,人家看出来你累了,少了几分精气神儿,帮你找个“酒店”住下来,你不会不去,因为对方既满足了你的虚荣心又让你觉得赚了便宜。旅游景点选得又多又惊彩,还有大巴一路相陪,省去了自己问路、乘车的烦恼,你怎么会不动心!不管以前看过多少跟旅游团又花钱又受罪的报道,但看人家把有限的一点点时间无限放大,能看那么多景点,肯定觉得赚了便宜。对方正是利用了人喜欢赚便宜的心理,喜欢自以为是的心理,让你手脚麻利地掏钱。 第二天早7时,天开始稀稀拉拉地下雨,来接团的导游又换了一个,和昨天的那个比起来脸上没什么表情,比预定时间提前10分钟去解放路上车,一行人大约有30多位,差不多坐满了一台大巴。要开车的时候,突然又上来7、8个人,又换了一个导游。这个20多岁的小女生矮矮胖胖,但声音很亮,从自我介绍到全天行程安排,讲得非常流畅。 第一站虎跑泉,这个景点很合我的胃口,但见流水潺潺,古木森森,石级湿滑,许多老人躲在廊檐下避雨或在亭阁的美人靠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品着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他们知道的虎跑泉故事呢?一定和导游讲得不一样吧?,他们对茶的感受呢?一定如这淅淅沥沥的雨如烟如梦……没容我多想,导游开始招呼大家下山。 看我不想走,妻说下次来住上一天,在大巴上,我很不开心,不知道下一个再下一个景点是否都这么慌慌张张。车到西湖,还没进大门就感觉到人气很足,不理解为什么周一又下雨,西湖怎么会除了人还是人,难道网上发布的广州880元的低迷消息是假的?听说过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于是想感受一下雨中西湖,可整个西湖都像被水泡过,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在三潭印月岛不停地走,累了,可没一块干爽的地方可坐。在岳王庙总算坐了下来,可代价是要买15元一份的快餐,在一个不溶解的发泡饭盒里装了米饭、鸡腿、炸鱼、豆芽、海带,每样都只有一点点。像方便面一样即买即冲的藕莼5元,比一盒果冻多不了多少。最惨的是,吃完要马上给站着的人让座,腰疼得几乎站不起来。 吃完快餐去宋城,据说这座像道具一样的城是为拍什么电影建的,无论城堡、渔船全是假假的,积木一样堆积着,就连美食一条街也是徒有虚名,多是脏乎乎的油炸食品,花样很少。梅家坞不错,首先,它的名字就让人喜欢,感觉很有诗意,像一位梳着老式发辫含情脉脉的淑女。车窗外绵延不绝的片片茶林,低低矮矮,迷朦清丽。我在心里记下这个美妙的地方,一心想着有机会再来。到灵隐寺时,大约下午4点半钟,行程已接近尾声,一下车导游便连声催促,说寺庙5点就要关门,烧香拜佛动作要快快快。 曾在网上读过许多对导游的议论,有人说因为他们成天在欺骗与生存两难间行走,会受到良心的深刻谴责,因此很多人喜怒无常。我们的导游讲话像编好的程序,只要点击START就能运行,我相信她已过了良心谴责关。 卖丝棉被的那个店名好像叫蚕韵,美妙得让人想到蚕宝宝。从一大早开始,导游每隔一段时间便提醒客人要去全杭州质量最真、价格最公道的丝棉被店,记不得她说多少遍了,下午时分终于走进那家先演示丝棉生产过程再到卖场的店,每床丝棉被,每件丝绸衣物都标着很高的价格。我们给女儿买了一床,花了558元,另有一对年轻人买了3床。 我很奇怪,明明看见卖场里的收银员忙得头不抬眼不睁,在那里计算一张张小票的场景,忙得像《乔家大院》钱庄里忙着抬算大笔白花花银子的伙计,怎么一车人进去才买了这么几件?看来的忙乱的交易场景有不实的一面甚至可能是作秀!“多少钱买的?”邻座的一位女士问,妻说558,那女士噢了一声,说去年她在张家港见过一样的丝棉被,只卖98,可她没买,妻没话。 梅家坞买茶的场面是最热烈的,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就卖出了价值三千多元的茶。游览虎跑泉时,导游就说,这儿的水太珍贵了,所以茶因水贵,请不起大家,我要在梅家坞请各位品尝一杯价值30元的茶。每看一个景点回到车上,导游都会在大家又累又渴的时候说这番话,所以大家都十分盼着这杯茶。车到梅家坞,直接开进了一家部队茶场,导游说只有部队才最正规,才会给客人品茶。 几十人被送到教室一样大小的一间房,两个穿军装(没有徽章)的女孩儿用一种被冷水洗过有些花花搭搭的玻璃杯,开始给大家泡茶,看那冷水淋淋的杯子我一下没了心情,觉得她们不懂茶。一杯杯茶分到每个客人面前,有一个女孩进来,用2个大托盘端来几个硕大的茶包,散在托盘里给客人看,茶分3种,明前、雨前和雨后,颜色差别很大。我勉强喝了几口茶,入口和回甘的感觉都一般。100克装的纸盒150元,外送一个几克重的小盒,由于装茶的女孩儿在盒满了以后还抓一大把往里压,感觉茶装得很多很实惠,于是,很多人开始买茶。 “装两盒,我们留一盒,给你妈一盒”,妻催我,我摇了摇头,算帐给妻听,喝的茶应该比卖得还好一点,也就值二、三百元一斤,可卖的茶算下来应该在700元左右,“不值那个价”。正说着,导游又一溜小跑到车上,送来“龙井茶鸡”的药膳配方,又绘声绘色地游说一番,又有几个客人下车去买茶。“您买了吗?”导游递给我配方时问,我摇头说喝不惯,那导游又重复说龙井是天下第一茶,看导游不停地说,我只好说喜欢喝铁观音和冻顶,导游看了我一眼不再说话。 车一直开出了梅家坞,大家没话,我猜想买茶的人冷静下来会后悔,怎么连茶都没品就买了……旅游购物本可以通过“人流”带动“物流”,商旅联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旅游城市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繁荣,可要是货不真价不实,到处都藏着猫腻,那就不开心了。 在前往灵隐寺的途中,导游不断向大家灌输有关宗教的东西,告诉那里的某某佛祖有多灵验,上香要请开过光的香,进山门后,又连续搞了几处双手合十,男迈左脚,女迈右脚的情绪诱导,最后领进一处离寺庙很远的一家香火店,我不明白,不是说灵隐寺马上要关门吗,怎么还要走这么远来买香呢?进香火店,每盒印有“平安”“祈福”等字样的香均价98元。不过是几柱香,再用硬纸板包装一下就买这么多钱?这可是我见过的最贵的香了。妻想都没想就买了一束,又取钱,说还要买一束。我连忙说,我们两个一齐上这些香好了。 出香火店,走了远远的一段路,导游说到了,要进寺上香还要买30元的门票,请各位自理。既然到了灵隐寺门口,那是一定要上香的啊!且每个人都买了98元开过光的香,谁能不进去呢?我随大家去售票处看了看,看到“香花券”30元字样,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捐款的意思,但入口处身著袈裟的和尚看管的很严。 我让妻进去上香,自己留在寺外看橱窗里的图文资料。静下心来,发现妻进去上香的门竟是一个侧门,正门前宽阔如广场,但被栅栏隔断,远远的能看见正门有“禅林云寺”匾,正门左手有亭有碑,碑上写什么却看不清楚。灵隐寺为什么挂“禅林云寺”牌匾呢?由于心存疑问,便听到几个有关“禅林云寺”的版本,且每个版本都不同,但有一点一样,那就是当年康熙皇帝喝醉后写了“禅林云寺”。 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康熙皇帝在如此肃穆宁静的场合要喝醉?为什么香客不走正门走侧门?为什么韩国和台湾那两个团不进寺。“寺庙口,向南开,有信无钱莫进来。”也许那个台湾佛教团体说的话是对的,寺庙售票,利用宗教信仰来欺骗游客,确实挡住了许多善男信女虔心向佛的脚步。 怎么理解跟旅游团看风景?说白了就是走马观花,花钱受罪,还来不及感受什么就结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到的优秀游记没有一篇是跟团旅游的人写出来的原因。 对一个城市,对一片山水的感受,需要近距离观察,要在走进它的过程中去体悟,在问路的快乐中,在赶路的辛苦中,都会使我们的感受变得丰富起来。景点去过多与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你的感受,我们感受了,才有助于我们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考。好比读书,读一本书即有所得,那比读百卷书一无所得要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和一个女人结婚,胜过你接触一千个女人”的话,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城市的精华,都有它的动人魂魄之处。经历了,感受了,也懂了,景点,要一个一个地看,千万不要一天看完它,还有那个“花都”,千万别再招惹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