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篇古老的游记-新昌行 |
[游记]一篇古老的游记-新昌行 |
2007-07-16 in9.cn |
一篇古老的游记--新昌行 雨后的新昌更显得秀丽,空气中散发着初春的味道,有丝潮湿,有丝绿意.打车直达大佛寺,对大佛寺有太多向往。这个诸多影片的外景拍摄地,及他悠久的历史与传说,给了我太多的想像与美好,一睹他的风采是我来新昌最大的目的。 印入眼帘的是巍峨的牌坊,高高矗立在大佛广场,如一个鲜明的标志,预示着大佛寺的到来。古色古香的城墙包裹着静谧的大佛寺,有让人一探究竟的欲望,更有采撷大好风光去一饱眼福的准备。 电话过来,老大一行说是随后就到,果不其然,田鸡先来,老大与铁手紧接而至,兵贵神速,他们可与之比拟了。 进入大佛寺,只见连绵青山,络绎不绝。对于大佛寺虽早有耳闻,可对于里面的各个景点却是一无所知,路更是迷惘的很。只得跟随他们的步伐,勿忙中也不及细看。沿途听老大解说(虽然这个导游有些不称职,也难为他了,至少我还是听懂了些,将就将就),最先观赏的是射雕村。 这个老胡子(张纪中)遗留的新特色,确实给新昌带来了更多的旅游资源。瑛姑的居所,牛家的小村,林中的客栈,古老的水车......走马观花还真不是个好事情,我都无法描写其中之美,其物之最了,惭愧。 再过去就是孔雀谷。不见其影,先闻其声,没想到孔雀的叫声也是如此响亮。浅绿的网栏围起一方空地,略看之下,竟有二三十只之多。七色的彩羽长长地拖在尾后,的确有它炫耀的资本,使其招揽更多的羡慕。或小憩,或行走,或成群依偎,或追赶打闹......展示着各种形态,吸引游客的眼光,就是没有开屏的,感叹动物的聪颖,忒会吊人胃口。 相应孔雀园的是一沼湖水,湖中竟还有两只天鹅(鸳鸯?忘了。)成群的鱼儿浅浮在水面,像似在领略大好的美景,也似在呼唤春的回归,给大地笼上一抹新绿。自由地摆动它的尾巴,在这和协的山色中,享受安逸的生活。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来生你做什么?答案跃入脑海:就做鱼吧,做这里的一条鱼,可以自由地摆动,可以无限地呼吸,在这山色中沉醉,在这美景中入定,不也是乐事一桩? 不待久留,择另一小径而行,绕至恐龙谷。听闻丁香百结送相机来。感动于他们的细心与热心,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再次让我感受湾友的热情与厚爱。说不出具体的恐龙名称,汗颜学识的浅薄。只好以世俗的眼光观赏这雕琢的美景。溪水潺潺,绿草茵茵,谷中恐龙惟妙惟肖,姿态万千,闻声恕吼(敢情还是声控的),不一而足。 亦步亦趋,来到木化石林。采集了新昌奇异独特的木化石30余棵,与这里的奇崖怪石,山塘水泉,花卉草坪,错落有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天然盆景。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将千年古木结成一化石,珍贵,珍贵! 拾级而下,忽闻老大说:白鸽!隧沿其手指,看到陡峭的石壁上,就在那寸方的突出中,停立着一只白鸽。在这灰色的石壁上更显触目。这和平的象征,正向大地抛出绿色的橄榄枝,不仅是国家与民族之间,也是远亲与近邻之间,更是朋友与朋友之间,也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促使鸟儿的伫足,更带来春的消息。 已没有了方向,也不管如何,紧随着他们的步伐。硕大的佛字映入眼帘,忘了是谁向我介绍:这是佛心广场。大大“佛”字伫立着,据说是弘一法师的手笔。“佛”字前莲花水池,瓣瓣莲花伴清流,似说心底有佛,佛入心流。已搜索不出更好的词汇,描写不了这景观的壮丽,只得用一个粗俗的词语来形容:漂亮极了! 穿过佛心广场,拾级而上。看到了放生池。云堤垂柳,把放生池一分为二;云堤尽头,一道粉墙把空间隔断。有人说,新昌大佛寺的布局蕴含着园林建筑的精妙之处。又有东方文化的审美意识。所以有诗曰:"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虽境断但意不断。墙里,天王殿的飞檐在修竹婆娑中忽隐忽现,大佛似已在望。快步进入粉墙右侧的石牌坊,一条笔直的石板甬道呈现眼前,似可直抵翠竹簇拥的大殿了。不料甬道尽头,又是一道粉墙挡住去路。大佛若即若离,似露还"藏"。沿粉墙而至佛殿,抬头却见"共来点"摩崖石刻,大书法家米芾"面壁"二字迎面而来。前行数步,穿过檐郎,方见大雄宝殿。顿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欣喜之感。(引用清风瘦竹文中的一段言词,实在写不出那幽深之感。见谅见谅!) 殿前一口水井吸引我们的伫足,井口鱼儿雀跃,逍遥自在,一铁制鲤鱼正大口朝上(不知深义)只见诸多硬币丢在井中,隧也投入一杖,没中鱼腹,哈,怕也是那鱼儿没那口福。 过石桥,步幽径,谈天论地,说古道今......远远听见溪水潺潺,一条银瀑倾泻而下。虽无庐山之瀑那么飘缈,也无黄果之瀑那么宽广,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渊远流长,细腻温和。 再看般若谷,瀑布从30多米高的岩山上喷涌而下,跌宕转折。记得刚进去时铁手说了这么一句:他是在诱你往下走,一种视觉的落差。对此深表怀疑,报着一探研究的心理深入谷腹。 对佛知道的不多,也无兴致对此进行研究,只见石壁上的九龙喷浴深雕、潭中莲花和小孩铜像,再有就是右侧中凸的岩壑中的大幅线雕图案。再延内侧岩壑登陡壁栈道,上到最高处。俯瞰景区,顿感清新入帘,虽无一览众山小的畅意,却也有居高临下的快感。乍见瀑布悬挂,惊喜美景入心。穿越水帘,沿石级而下,到布植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观景台俯视,瀑布层层下跌,激起巨大的轰鸣声。观景台左侧,贴岩而下的瀑布右壁上有赵朴初先生题的“禅源”二字。感觉这匠心的独具,雕刻出生动的画卷。本想留影纪念,却不知相机已没了生机,空浪费了表情,也徒留了遗憾。 沿石级下到石宕底部,在巨型浮雕石窟右侧,进入地下隧道,洞宫中是虚幻的无穷殿堂。到此时,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我是在往下了,明明上去的,可出来却是通过隧道? 待步出谷区,仔细观察,才深黯其中原由,他是由两股流向,一股至浅,一股至深,我们进去时由浅处上去,而下来却是另一边的谷腹,从而在下了。自然的造化还真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以明白的。 在这里还得感谢田鸡,是他帮我纠正了发音,般若(bo re)谷,还真不知道这佛国的博大精深,连发音都与众不同! 新昌行到此就得结束了,带着朋友的祝福,带着湾里的情谊,踏上了我的归途。 PS.老大泛指36湾的清风瘦竹. |
转自:http://www.in9.cn/read.php?tid=72276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