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游记续]绍兴--沈园、安昌、黄酒 |
[游记][浙江游记续]绍兴--沈园、安昌、黄酒 |
2007-07-16 live.com |
January 11 [浙江游记续]绍兴——沈园、安昌、黄酒 10.4绍兴——沈园、安昌、黄酒 又是早起,有些恨自己为什么把行程安排得这么紧,弄得每天早上不得舒服。跟邯郸哥们片了片便离开了旅舍。为了省下打车钱,只好步行到吴山广场坐公交去汽车东站,在公交上观察当地人的言谈举止已经成为我的一大爱好。到了绍兴已经快10点了。绍兴发往沈家门的车每天只有两班,我赶紧买好了第二天的票。原来想象中绍兴一直是个小城,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才发现绍兴也挺大的。 我找的自助旅舍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位置极好,对面就是咸亨酒店。咸亨已经大不同前,门脸极大,熙熙攘攘。我走进去看了一眼价目表就出来了,一小盘茴香豆就要六块钱,孔乙己要是活到今天恐怕连帐都赊不起来。鲁迅故里就是一个人造景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鲁迅故居,光从外面看就像摆设一般,我才懒得去买那80块的联票。更奇怪的是鲁迅故居旁居然是毛爷爷艰苦朴素展,就算毛爷爷欣赏鲁迅也不用这么着吧?这时已然快一点钟了,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就想去仓桥直街去打发了。仓桥直街还是比较赞的,是联合国文物保护示范项目。虽然街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甚至不能称之为街,称“巷”比较合适,但里边的小城风情还是保存的很好。时值饭时,每家都敞开着户门吃饭,弄得我心里直痒痒。可惜一条古街完全被现代建筑所包围,还是少了很多韵味。 随便找了个小摊吃了一碗年糕馄钝,才花了一块二,很满足。又走着去青藤书斋,那是徐渭的故居。它和一般的名人故居差不多,基本上变成了博物馆的样子,里面有很多徐渭的字,画比较少。一个人在阴暗的小屋里读着徐渭的文章,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命运多舛,叹息良久。 从青藤书斋出来突然想起还没有去沈园朝圣,我来绍兴就是冲着沈园来的,于是找了一个人力车夫赶了过去。绍兴的人力车夫也挺黑的,才十几分钟的路程就要了我八块钱。本来讲好六块钱的但找钱时赖帐不给,这进一步破坏了浙江人民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过这也影响不了我朝圣沈园的心情。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可是我长久以来的怨念之一啊。谁说中国文化缺少悲剧?这是多么伟大的悲剧,悲且含蓄,这才是最有深意的悲剧。要不是赶时间去兰亭,我真想在沈园里坐上一整个下午。 兰亭还真是比较远,坐公交车居然坐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十分偏僻,对面是有争议的大禹陵。说实话,如果你不是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兰亭实在没什么意思,人造的氛围也比较浓。里面挂了许多字还都是仿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早就给唐太宗陪葬了。唯一有点意思的是里边的驿站传情项目,我从那个小邮局寄了两张明信片给家人和朋友。 在兰亭里偶遇一对从安昌来的卖扯白糖的父女,顿时起了强烈的兴趣,想去安昌看看浙东的古镇和浙北有什么区别。又是等车、转车,安昌离绍兴城区更远,做了近2个小时的车才到,到的时候已经下午6点多了。ms知道安昌的游客还不多,要不就是我来的太晚了,古镇里比较冷清。觉得安昌与西塘相比更为质朴和大气,有点“侠镇”的感觉。镇河上的八字桥不计其数,还有碑文铭刻着建桥的年代和出资人,大部分都是明代以前的。安昌是绍兴保存的最好的古镇,大部分八字桥基本上没有什么翻修的痕迹。我最不能理解古镇风俗的一点是:为什么当地人可以同时在同一条镇河中划船、洗澡、洗菜、洗衣和涮夜壶?看上去镇河流动的非常慢,他们怎么可以忍受呢?我沿着河畔走时正是饭后,家家户户在门前的河里用锤洗衣服的情景确实比较壮观。顺手买了一把上好的扯白糖。师傅在三嘱咐不能用手捏,然而我把它放到了书包里就忘了。后来坐公交时把书包夹得很紧,结果回去一看糖全都粘到一起变成一大团,没法吃了……安昌的镇河非常笔直,而且比西塘的长很多,我走到镇子另一头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原本想走到头时再搭一艘乌篷船返回镇口,结果此时船夫都收工回家了~只好又坐11号车往回走。路上看到一户人家的对联居然是歌颂耶稣的,黑暗中硬是抓了一张,结果拍出来像鬼屋一样。好不容易走出了安昌,发现只剩下最后一般车可以等了。渴得要死,到车站对面去买水。正当我在脉动和果粒橙之间抉择时突然听到门外的公交车喇叭声,扔下饮料瓶拼命往回跑,也不管路上又没有车。好险啊,我至今都在想当时要是错过了那最后一班车该怎么溴。回绍兴后又开始抱着地图在路灯下研究转车路线。此时又遭遇一件尴尬事,登上一辆公交后发现身上没有零钱了……杭州和绍兴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我手里攥着一张百元大钞直冒汗,硬者头皮问司机该怎么办,幸亏有一位老哥仗义,帮我交了。一路上我都在默默道谢,绍兴人民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又高大了起来。不过据说现在长三角地区有了通用的公交一卡通,朋友们再过去的话可以买一张来用,应该会方便不少。 回到旅馆附近,光线瞬间强了无数倍,这里可以说是全城最繁华的地带了。此时已经晚上10点了,饿了一下午的我在小吃街上随便找了一家店进去填肚子。这家店还真是不便宜,点了一个霉菜扣肉、一个臭豆腐和一个XX汤饭,味道虽然不错但却花去了近50元。最赞的是这家店的加饭酒,味道香甜,我一口气喝了半斤。此时有些晕晕乎乎,开始和老板娘聊绍兴当地的酒文化,从花雕、女儿红、状元红、太雕到加饭酒。一时兴起,买了一坛子10斤装的20年陈酿太雕,第二天上车时才开始后悔。后来就出现一个奇怪的身影:一个大男孩拎着一坛老酒(而且是陶瓷坛)从绍兴渡海到普陀,又从普陀拎到上海,最后从上海拎回北京。乘着绍兴夜里的习习凉风,微醉我拎着酒摸回旅馆去了。 |
转自:http://hkwaterme.spaces.live.com/Blog/cns!63D437C2AB1FAC73!178.entry4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