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同仁绍兴百草园游记

[游记]同仁绍兴百草园游记

2007-07-16    live.com

同仁绍兴百草园游记

百草园走笔

□ 志藏

闲来无事,与读中学的女儿交流时,常喜欢背诵从前读过的课文,其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其中的一文,且是我记忆最深的,虽不能说倒背如流,但从头至尾几能背出,因而亦博得女儿的称赞,“老爸记性不错嘛。”

念初中至今,几乎有三十载了,绍兴离宁波又不远,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及至今年的仲秋才成行,愧哉,惶也。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当我摇头晃脑地背诵这段熟得不能再熟的段落时,老先生笔下的当年的“百草园”,悠然展前在我的眼前。

园子倒是不小。碧绿的菜畦仍在,光滑的石井栏呢,无处可觅,高大的皂荚树依然高大,紫红的桑椹过了季节,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已剩下蝉衣了,肥胖的黄蜂想必天气转冷菜花没有了,自己也忙着冬眠去了,轻捷的叫天子(云雀),若有的话,恐早已被纷至沓来的游人惊得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而一去不还了……

我的眼还算尖,同行的友人嘴上嚷嚷那短短的泥墙根时,我早已发现了它的存在。想当初,这是先生“无限趣味”的地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当我闭着双眼,默诵这段文字时,年幼鲁迅淘气玩皮,身材又显得瘦弱的弯腰弓背翘着小屁股的形象,恍然间又再现在面前。

同是生活在江南水乡,鲁迅的童年,确有太多与我相同、相近、相似之处。他的“玩”,我也“玩”过,内容之相近,几乎同出一辙。所不同之处,便是先生是在“缩微”了的百草园,而我则是在乡间的山野上。我也捉蟋蟀,逗斑蝥,用长杆捅莲房,节令时覆盆子是漫山遍野地摘,就连外衣也染得红红的……,只是不认得何首乌,家乡也不养蚕产茧,故而桑椹无处可觅,先生说覆盆子“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但我知道有桑椹,却未曾品过,想当然中桑椹的味道似乎远胜于“覆盆子”。

但我的童年也有略胜于先生的,如先生的童年没有在泥墙根拔笋,可能也无笋可拨,而我却在春笋时节在土城子(以前沿海地区围涂遗迹)上拔笋,还可上山拨;还可到田间水沟捉泥鳅,用缝衣针炽火后折弯在溪里钓鱼,先生似乎没有钓鱼的说法,虽然先生钓鱼的条件是具备的,但想象一下原因不外有以下若干:或者大人管得严,没有机会;或者先生性子急,耐不住;或者先生不会游水,万一掉进水里,用现今的说法,国人便少了一位大文豪……

从前的百草园肯定没有现今的人气,先生也肯定想象不到。一不留神,写了这么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竟被编入后人必读的国文中,且老师要求及为苛刻,必须全文背出,否则便遭了“关夜学”之罚,特别是背先生文中的那段不知所以然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好多学子,往往在此屡遭厄运,不是记不住,便是破句,少见有一次性过关的,我后来没办法,用唱歌的办法混蒙过关,似同庙宇里小和尚念经。这恐怕也是先生当初无论如何也估计不到的,当时,我们很气愤,先生写文章,表达个意思也就罢了,何必引用呢?

说到百草园,三味书屋也就跟着来了。因而,印象中的三味书屋似与百草园是孪生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

出了周家宅院,斜斜地走几步,在满是绍兴臭豆腐的氛围中,过一小桥,沿着红石板拐个弯,抬头便与先生启蒙时的三味书屋撞了个满怀。

书屋几经岁月的风尘,剥落得厉害。

举目古朴的书屋,当初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损坏公共财物”在书桌上刻字,成天想玩,以至到了私塾就学仍在小后花园“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的玩皮儿,竟使其躲过历次政治动乱,躲过时髦的旧城改造,而名声大振。

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的“动”,与三味书屋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或许就是先生要揭示的主题。以至于影响到我们这代人中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开门办学”之类。更有甚者,把先生的这篇文章予以无限的“欣赏”,予以无限的“阅读与理解”,就象先生是高屋建瓴一般晓知前后五百年的“神仙”,恰恰应了先生抨击孔明的那句“近于妖”的话,这既是先生所不愿的,也是我们国度里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百草园毕竟是百草园,从前江南一带的大户人家大凡都有此园,无非是名称与规模的区别,可能在名称上也有更雅的,在规模和布局上也有更大更精致的,但大多都化为过眼烟云。但周家的百草园就不同了,因为特殊人物在那个时候写了那么一篇流传千古文章,尽管从前寂静的百草园现在喧嚣得极顶,可它仍然充满着无尽的生机和张力。

百草园毕竟是百草园。

转自:http://redlandgy.spaces.live.com/Blog/cns!A278F4E681778EEC!440.entry4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