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村见闻(二)

[游记]周村见闻(二)

2008-05-22    sina.com.cn

天下第一村-----周村见闻(二)

2007-09-26 20:48:26

大中小

标签:生活记录美图文化休闲

今天送孩子去周村了。顺便又去浏览了一下古城大街。

周村古商城内的石板路上,街道两侧是飞檐斗拱的明清建筑,虽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景区内的魁星阁、千佛寺里面众佛肃穆;民俗展馆、艺术展馆向人们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艺术特色;大街、银子市街、丝市街……这些青瓦灰墙的街巷名字仍然还带着许多年前商业繁荣时期的印迹,一家一家的店铺看过去,丝绸布庄、当铺药店、茶楼染坊、钱庄票号、字画店古玩店……俨然再现了百年前商业繁荣时期的画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还有央视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乔家大院》都是在这条一百多年前的繁华古镇拍得,一度让当地人引以为荣。在我看来,我们山东的这条古街完全可以和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乌镇相媲美,曾经去过的周庄也不过如此,虽然周庄有河道纵横交错,但周村古街有风格迥异的“旱码头”,代表了我们山东一百多年前商业的繁华程度。这条古老的商业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崇祯九年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

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重镇,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商埠,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处,惊讶于这里的繁荣盛景,曾经欣然命名“天下第一村”。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但是“金周村”、“旱码头”却是明清时期叫响的称号。明清时期,这里不仅商业繁荣,饮食、文化、民俗等也别具特色,花灯、锣鼓、芯子、高跷等民间活动至今盛行。遥想当年,周村古商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钱庄、绸缎庄、染坊等商铺遍布街市上,周村商城内的商人将分号开到了全国各地。在当时经济繁荣的背景下,秦楼楚馆也应运而生,成为有钱人的娱乐场所,据说楼馆书寓里的美女不仅貌美,且多是才艺俱佳,声名远播。这里曾经是中国商业的摇篮,这里产生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奇。

为了再现当年手工业印染场景的大染坊,周村古商城内恢复了大染坊旧址,这是一个三进院落,有上浆、整形、成品车间,有掌柜房、帐房和住宅,里面的陈设古色古香。在工棚里面,可以看到有白发的老大娘仍然从容地摇车纺线或者坐在织布机前掷梭,也可以看到健壮的汉子在染缸里面染布,从纺线、织布到染色这一系统的流程,游客都可以动手参与。天气晴和的日子,在大染坊的院子里,看到明净的阳光照下来,高高的竹架上悬挂着染缸里染出的一幅幅大红、深绿、鹅黄和蓝底白花的印染布,明亮的色彩衬着灰扑扑的青砖古墙,有一种很奇异的视觉效果,仿佛是一部老电影中的场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04be301000ak1.html2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