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8周村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 |
[游记]2008周村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 |
2008-05-22 sina.com.cn |
赶毛驴 舞 舞 狮 丰收锣鼓 车 民俗表演 今年增加了由古商城办公室表演的以清代周村武状元王应统和刑部尚书李化熙的故事为历史背景的民俗表演,令观众耳目一新。 晒一篇旧作,介绍一下周村芯子的起源、演变、及传承 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 (文 孙方之 葛思绪)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是中国北方商业重镇,民俗活动异彩纷呈,驰名齐鲁大地的“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当地人喜闻乐见。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来展玩,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特点。 芯子的抬轿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铁条支撑的。这铁条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来,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型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棉絮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装扮着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铁芯子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这些戏装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见的周村芯子戏曲人物造型有《天仙配》、《麒麟送子》、《昭君出塞》、《吕布戏貂禅》和聊斋故事等。现在也有以新故事为题材的,如以热播电视剧《大染坊》的周村陈六子为造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5621e01008jyb.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