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圣域回望-大香格里拉游记(1)

[游记]圣域回望-大香格里拉游记(1)

2007-07-31    sina.com.cn

2004.9.10

宿:梅里雪山山庄

启程

天上的星星依然在闪烁,徐徐的晨风吹得人很清爽,但我却无瑕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我匆匆走向车库。这时,时针指向凌晨4:30。车在飞奔,心在飞奔。

为了这次旅程,准备了许久,物质上、精神上,除了大堆行李外,最关键还是我的相机和胶卷。当然,陪伴了我很多个夜晚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大香格里拉地区》也收进了我的行囊,虽然书中的每一张图片我都记忆犹新,虽然每一条线路我都已倒背如流……

稻城之行很是艰苦,除了吃住简陋外,最主要是高原反应,不知我能应付得了吗?但为了梅里雪山一刹那的永恒,为了藏居的雪白宁静,为了红草堆天堂般的颜色,为了金沙江的滔滔怒水…我愿意。

最近一直都觉得很累。其实,这次出行,我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一种放松,一种洗涤,希望自己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让思维活跃起来。

同伴们都背着高过人头的背囊,但满脸都是轻松的笑容。我想正是因为我们平时辛勤工作,才会享受到假期的快乐。小伙子、姑娘们,浑身都是青春。

7:20我们的飞机起飞了。

想想为这次旅行的准备,真长。除了自己不断了解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和旅行社沟通,了解最佳的时刻、摄影点,购买装备,甚至连朋友也被我的兴奋感动了,送了许多户外活动用品。或许,这些都是旅行的一部分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祈求老天爷有感于我的诚心,赐给我灿烂的阳光吧!

飞机抵达中甸,灿烂的阳光微笑着拥抱了我们,和一年前一样,同一班机,停在同一位置,心情却不一样了。

飞机晚点,大家添衣后(地面温度10OC)已是快10:30了。

接车的三位司机都很热情,领头的是唐师傅,年纪稍长,瘦瘦小小,细细的眼睛很是温和,也透着一丝狡猾。看得出他的驾驶技术不错,我当仁不让上了他的车。(后来才知道他是带过很多摄影团的,自己也很喜欢,对摄影发烧友的心情万分理解,我算是选对了)。二号车是小解师傅,开朗的帅小伙一个,高原的阳光带给他黝黑的皮肤和开朗的性格,总是说些很幽默的话。三号车是范师傅,高大威猛,康定人,人很敦厚,也很率直,和小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

匆匆驶往松赞林寺,这是号称“小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寺庙,在藏区很有名。对我已是旧地重游了,但是我依然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上次来的时候下着雨,我们住在它隔壁的宾馆,在山脚下就开始了沉重的攀爬。

这次我们却从远处看到了它的全景。寺庙建在高高的山岗上,被许多洁白的藏民居围绕着。它洁白的墙,赫红色的边,黑色的窗框在黄绿交织的山坡上,在湛蓝的天空下构成了一副和谐的画面。金色的屋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果然是气势辉宏。

山坡下农田已收作,金黄的青稞在一个个架子上晾晒着,黄的、绿的,交织着,想是今年雨水来得迟,又是一个丰收年了。

寺中的气氛果然很庄严,我们气喘吁吁爬到顶上时,连呼吸也都不敢大声了。我虔诚地烧了香,拜了拜,期望能让我们一路都有个好天气。

寺庙里的装潢很精美,想来这里的香火很旺,藏区的人心向佛,都很虔诚。正殿内四周的墙壁都画着色彩鲜艳,工笔整齐的壁画,叙述着释加谋尼和他弟子的故事。从天花吊下的两个巨大的筒状布幡,大红、金黄、深紫、翠绿、藏蓝…颜色浓郁饱满,热情奔放,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视觉冲击。佛像前绕满了各种颜色的哈达,没有中原寺庙烟雾缭绕的景象,只是空气中飘着浓浓的酥油的味道。

寺里很暗,有喇嘛在专心地念经,我没打扰他们,细心地欣赏。去年在修葺中的偏殿开放了,是个巨大的佛像,却很慈祥,普渡众生。屋外则是阳光灿烂。

我们又参观了一个喇嘛日常念经的一个殿,里面与其他寺庙一样,外面却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多数是野菊花,红的、粉的、白的、橙的……你能想象到的颜色,都有了。谁说寺庙就是个清心寡欲的地方,这里也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午餐在一个小饭馆吃的,蛋炒饭很香,大家都吃得饱饱的,却不知留下了隐患。

一路离开中甸后向德钦奔去,路上我们又在高处看到了纳帕海。去年我们在草原上纵马飞驰,连水面都没看到,想想这次收获也不小呵。

湖面开阔得很,比去年只是光秃秃的草原要湿润温和多了。近处收割后的农田与晾晒的谷穗绘出了点和线的素描,村屋和白塔散落其间,远处岸边几只牛羊在碧绿的草圆上悠闲漫步…只可惜阳光被云层挡住了,懒懒地从旁边泻了出来。

出了中甸县城没多远,就沿着金沙江逆流北上了,在一条叉路转了左边就往德钦去了。

金沙江是不同寻常的江,阻挡它的也是不同寻常的横断山脉。我们经过的这一段江面还很开阔,两岸山峰夹峙,浑黄的江水徜徉在我们旁边,一路随行。想起去年经过下游虎跳峡时,江水在深山峡谷中一波三折,奔腾汹涌在悬崖陡壁,呼啸而至,咆哮而去,又是不一样的景观。

云南沿金沙江靠近四川一带的山很荒,有的地方寸草不不生,有的地方只长些小灌木,这大概讲的就是干热河谷气候了。

江边沿山很多村庄,橉次栉比,高低错落的白房子点缀在层层梯田上。有玉米,也有向日葵,都耕种在高高的山腰上,真让人不得不感叹:人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生存呀。

很多路边,村头都有白塔,据说每一个白塔代表一位死去的活佛。这些白榙或居高临下,或迎风而立,或临水而居,都占据着最风凉水冷的位置,均有其不凡的气度。旁边彩色经幡飘扬,佛教在藏区已是深入民心了。

走进德钦境内,海拔渐高,温度渐凉,山上的植被反到多了起来,从阔叶到针叶,深深浅浅,都是绿色。这时,我们已有几个同事因为吃得太多开始呕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原反应,总之…我们也不断利用停车放风的机会捕捉美景,白马雪山就这样闯入了我们视线。

开始以为是梅里,但很快就知道错了,她矮些,积雪也不多,但是连绵一片,煞是壮观。而且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座雪山呀,海拔5640米,而我们自己,也站到了4292米的高度,。有些人开始有反应了,头疼且晕。我却兴奋得不得了,以前看到这些数字,都只是地图上的标记,现在,我却是身在其中了。

路上经过了一座灰质岩山时,金黄的泥土洒在灰色的岩石上,你见过吗?阳光斜斜的,背衬蓝天,美极了,又毫不留情地谋杀了我的胶卷。

过了山口,转过一座山头,忽然进入了半山云层,眼前云雾缭绕,刚经过的村庄、小山、森林却在阳光下,很神奇。

过了这一段兴奋之后,进入了一段沉闷的旅程。

直到梅里雪山映入我们眼前。

事前做过功课,知道梅里雪山在藏民中神山地位的崇高,那一刹那的振动是无法形容的。

随着山路迂回盘旋,连绵十三座山峰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何其幸运。

高耸险峻的主峰卡瓦博格,在皑皑白雪覆盖下,棱角分明,直插云霄,完美的金字塔行身影峻峭。虽然在逆光的灰暗中,仍显得那样凛然不可侵犯,这也是让十一个日本人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地方。这是海拔6740米的高山,云南的最高峰,不但高,而且险,至今仍无人登顶。明永冰川在天峰脚下缓缓流下,流入明永村庄,就象披在勇士身上的巨大战衣。据说这是最瞧不起登山队的村庄了,它曾经看过无数趾高气昂、意气风发的登山高手地出发,却都低着头出来了,走了…

对面的念占姆峰在藏民中传说是卡瓦博格的妻子,山美秀美,轻披白纱,也在远处娴静地坐着,远远注视着她的丈夫。

中间是含义为“五佛之冠”吉娃仁按峰,是并排的5个扁平或尖削的山峰,雍容大度,一字排开,如佛端坐莲花。

我们随着山路急转,不断追逐着夕阳下的梅里,直至迎宾台,太阳已下山了。这里一字排开的白塔,和夕阳下连绵的雪山遥相呼应,彩色的经幡随风飘扬。来到这里,你只能感到的就是:庄严肃穆。

我卜通一下,跪倒在神山脚下,顶礼膜拜。

我的跪拜只是为了大自然的巨大魔力,而藏民的转山,则是信仰的虔诚。

藏族人在不同属相年都要朝拜一座特定的神山,羊年特定要转山朝拜的就是位于云南省与西藏接壤处的梅里雪山。2003年,大约有10万人来转梅里,想想这是何等壮观的呀。朝圣路上,最虔诚的方法是磕等身长头,要五体投地。每年来转山的藏民,多是经济贫困地区的,他们来一次要花费自己一两年的积蓄,非常艰苦,总有人命丧多克拉卡垭口,而对于虔诚的藏民来说,能够死在转山路上也是一种幸福。

很遗憾,我无缘见到这些虔诚的人们。

来到我们的住处,梅里雪山庄,已是天抹黑了。

晚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2fa3e801000a0v1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