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晴雨小洋山(晴的部分)-上海游记旅游攻略

[游记]晴雨小洋山(晴的部分)-上海游记旅游攻略

2007-07-31    086trip.com

晴日歌

晨的风
晨的风总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清新。
雨后的晨是如此的宁静,安详。
浴后的花儿更加甜美娇艳。
快乐的鸟儿已经在滴哩哩地欢畅。
清晨,六点,我从帐篷里钻了出来,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宁静和谐的一切。
天已亮了,云层厚厚的,所以见不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没有绚烂的朝霞,只有轻轻吹来的晨的风。
Logli一夜未眠,已经在刷牙了。整个营地静悄悄的。和他随意地交谈几句,我又回到帐篷,补一点睡眠。云层中现出一片蓝天,预示着今天会是个晴天。也就是说,我会选择在岛上多待一天。
不知过了多久,帐篷里的人一个个出来了。洗脸刷牙,吃早餐。营地里热闹起来了。收拾帐篷和行装,营地里忙碌起来了。
一切就绪,离船来还有一段时间。大家便抓紧时间到海边,看海,听海。岩石上,一个个队友或坐或立或躺,尽情地放松着。涨潮了???涨潮了!浪由远至近地来,拍在岸上的岩石,溅起无数的浪花。涛声渐渐地近了,响了。一个男孩在两块岩石间撑着身体,并不惧怕渐逼渐近的海水。
可是,为什么浪花的颜色不是那么雪白?海水也不是那么地湛蓝?却都是黄黄的泥沙的颜色?

码头惜别

来的时候明明说好会有十来个人准备多留一天的,真到了这一天,居然只有我和Claudia两个人!管不了那么多,两个就两个,我对这小岛还没什么认识呢,怎么可以就这样离它而去?
和大家先说了BYEBYE,我们找下今天落脚的地方。放下背包,简单地整理一下,换下厚重的长装,换上清凉的短装,我们就这样施施然地出现在码头上。咋一露面,立刻换来一片“哇“声。可能是这帮穿得太紧密的家伙羡慕我的清凉吧。本来嘛,到了海边,又没有了同行的男生,没理由不穿得简单点,出来旅游嘛。
落英在电话里和她的三个老婆(三个?)说话,Parzu斜倚在堤坝上做贵妃醉酒状,几个MM躲在荫凉地里悄声地聊着天,耗子收到一条短信息跑去找发消息的伟哥,那人却在伊背后冷冷地得意地笑,Traveler从堤坝上跳下来找他的香烟,Logli对着大包的垃圾思考着……大家都忙着,等那迟到的船。
尽管迟了,可它终于到了。闹哄哄地拍完集体照,挥一挥手,队友们纷纷离去,留下了Claudia和我孤独的身影。可怜呐!

渔村漫步
船莆一开出,可怜的我俩立刻快乐地转身,离开码头,向渔村开拔。只剩下自由的我俩自由地活动啦!爽啊!
小岛不大,大概有2平方公里左右,人口3000多。渔村里到处可见修补鱼网的妇女或老人,精壮的劳力都出海捕鱼去了。据一位老太太介绍,渔家一年四季都在海上,鱼呵虾呵一茬接一茬,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几年的鱼可没早些年那么多那么大了,渔家的日子也过得更艰难了。
渔村了有一条窄小的商业街,我和Claudia发觉自己饿了。早饭吃了点什么呢?忘了。于是我们要了两碗面做我们的早午餐。
吃完面,我们继续在渔村里闲逛。到了一处“倚剑”石的下方,我俩面面相觑,发现彼此都没有继续爬山的想法和念头。笑一笑,我们决定在渔村里逛一逛之后,就去我们昨天就想涉足的滩涂。
走了一段,我发现情况不大妙,我的肚子隐隐作痛。问一渔妇,可有厕所?渔妇指点,延此路下去直到海边,有一厕所。不过……不过什么?这里的厕所没有男女之分的。顾不得那许多,有Claudia把风,应该没有大问题。
你知道海岛渔村的厕所是怎么样的吗?
大大一间屋子立在海边,约24平方米,有两个门洞和窗户,却没有门;厕所有一座二层的小楼房。因此,当你在如厕的时候,别人有可能从空的门洞看到你。我进去参观了一下,发现没有我们所习惯的蹲坑(坐式马桶是我想都没有想的),只有连成一排的被横木条分隔成一格一格的木板,后面靠墙是大大的坑洞。另一堵墙边是一个水泥砌的空空的池子,看上去似乎还有点男人专用场地的迹象。一头脑的雾水,我从厕所出来,这厕所该怎样使用呢?农村的厕所我见过,也用过,可是这里的,我看都没看懂!
一位大嫂经过,我连忙上前问道:“请问你这厕所怎么用的?”伊扫了我一眼,“笨蛋”两个字明显得晃眼,说:“是坐着上的。”
我回头再进厕所研究,妈妈咪呀,这窄窄的一条是用来坐的呀。可是,坐着又怎么方便呢???究竟满脑袋问号的洋姐有没有在渔村的厕所解决她的燃眉之急?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想象吧。哈——

沙滩拾贝
感觉没有力气爬山的Claudia和我放弃了探寻海岛另一面的想法,只想到昨日的滩涂去好好地体验沙的细腻柔软。依照昨日的路线,我们穿过了山洞和灌木林。清凉的短装这时可没有了优势,树枝划过手臂和腿,有一点疼。
已是正午时分了。我们出现在滩涂上。太阳就这样毫无保留地照在我们身上。沙滩上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可以遮阴的地方。幸亏有海风徐徐吹来,带来凉凉的湿气,我们并不感觉到热。脱下重重的登山鞋和袜子,我们的脚终于如愿以偿地踏在沙滩上。
脚下是海水冲出的细细的沙棱,一层凉凉的水绕着脚踝,就如同在大自然中做着足底的按摩,那感觉,岂一个“爽”字了得!
几只海鸟在头顶鸣叫着盘旋地飞,远处,几个渔人在寻找着什么。为了弄明白他们寻找的目标,我们向滩涂更深处走去。脚下的感觉渐渐地软了,沙逐渐变成了淤泥,走一步就会深深地陷下去。泥从脚趾间滑出,腻腻地,软软的,想象自己是在层层的巧克力糖浆中走过,那感觉,味道好极了!拨通电话,我们向落英描述着我们的惬意,这家伙居然说:“我是不会受你们的诱惑的!“天知道!这是不是狐狸的酸葡萄原理的现实应用??肯定是!!!
原来在海滩上忙碌的那些人是在找黄泥螺,走过去问了一个老乡,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试图帮他们也找几个,却因功力不够而作罢。海鸟静静地站在一边,并不知道惧怕人类。“我的脚拔不出来了!”Claudia紧张地挪动她的双脚。
“应该没问题的,你再使劲试试。”我走过去帮她。
虽说她的脚很快就拔了出来,我们还是决定回到靠岸的沙滩上。
坐在岩石上,来个太阳浴,不错的想法!好象就是要防止皮肤被阳光灼伤。
沙滩上,一些细小的贝壳静静地躺着。我们看了几眼,都挺平常挺普通的,就没了拾捡的兴趣。突然,一个奇形怪状地贝壳晃入我的眼底,我捡起来一看,嘿,真是特殊的形状。壳体有的地方厚的象有好几层,有的地方薄得几乎通透,壳边翻着卷着,或收缩或舒张,有的地方还有小孔。这个捡来串在一起做装饰,一定很别致。于是,我们的活动有了新的内容,捡贝壳。
捡来捡去,我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越是靠近岩石的地方,这类的贝壳就越容易找到。等到了岩石边,我们找到了这类现象的原因:这些贝壳并不是天生就是这个形状的。它们是被海水冲到岩边,就此附着在岩石上,长久下去,渐渐与岩石成为了一体(这应该就是化石的形成过程)。我们所捡到的,就是刚和岩石混合,却还没有那么牢固的一部分,由于潮水的冲击,他们落回到海里。潮水去了,它们便遗留在了沙滩上。贝壳与贝壳间,贝壳与岩石间的相互积压挤迫,使得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个个不同。
捡贝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矿泉水瓶和一些泡沫塑料,现代生活的垃圾,不可降解的垃圾,后代的隐患。我拾起了矿泉水瓶,和Claudia说着不知这是哪些人做的。“肯定不是我们这一队!”Claudia很肯定地说,“我们喝的水不是这个牌子的。”
我也相信不是我们这一队,因为我们产生的垃圾都已经被收集在一个大大的垃圾袋,由Logli和人一起抬出了海岛。我把瓶子放进了一个穴洞,并没有带离海岛,原来我的环保思想也不是那么彻底。可是,凭我一人,又能带多少这样的瓶子呢?环抱是每个人的事情,应该是由每一个人来做的。这就当作是我给自己的借口吧。

山洞惊魂
在沙滩上流连了接近两个小时,我们的皮肤提出了小声的抗议。我们决定会住所先休息一下,再出来玩。毕竟连续两个晚上只休息了两个小时,现在的精力和体力都有点跟不上了。
问了在海滩上找野紫菜的一位大姐,我们在岩石上攀缘而上。按她的说法,到处都有可以回我们住所的路,可我们怎么就找不到一条呢?山坡上一男子端坐在一块大石上,不远处传来咩咩的羊叫,他可能是在放羊吧。我们连忙向他询问路线。“到处都有通往你们住处的路,”他的说法怎么和那位大姐的话一样,“你们准备走山路还是走水路?”
Claudia和我相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水路。”山路就免了,我们没力气爬山了。
“那你们就这样沿着海岸线走,然后穿过一个山洞,就到了。”
道谢之后,我们俩就又在海边的岩石上攀上爬下,过了一个弯。我们又不知该怎么走了,于是回头遥遥地问:“接下来该怎么走?”
“继续向前,”那牧羊地男子回答。
继续向前,我们准备弯过第二个海湾,上头传来一个声音:“你们想自杀吗?不是从那里,要从这里向上了。”那牧羊的男子不知何时出现在我们上方的小路上。
我们按照他的指点,找到了那个山洞。犹豫了一下下,我们进入了山洞。走了没多长,我感觉Claudia有点紧张,我握住了她的手。我以为她是害怕黑暗。我们相互搀扶着穿过了一条长长的隧道(人工开凿的,应该叫隧道比山洞更确切一点),到了另一头,却赫然发现另一头有一道门紧闭着。我们用力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Claudia对着后面说:“后面的人,怎么这门打不开。”
我诧异地问:“后面哪里来的人?”
Claudia说:“刚才有人跟在我们后面进了山洞,我看见的。”
我一惊:“就是我拉你手的时候?”
“是的,然后我看见他闪到一边去了。”
我们两人相互就这么看着,想一想,决定从原路返回。心里的小鼓卜楞楞地敲个不停。我用手电照着各个角落,生怕有人躲在那里。经过另一个分叉的隧道的时候,Claudia说:“我刚才就是看见他往这边闪了进去。”
我们俩的手握得更紧了。出了隧道,见那牧羊的男子盘腿坐在山洞外的石头上,如同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的姿势。对看了一眼,我们问:“那边的门怎么是关着的?”
“关着你们就不会打开呀。”他说。
“可我们打不开。”
“你们这么笨呐。”他批评我们,“那上面有栓子,拨开栓子不就打开了?”
“我们试过了,可是不行。要不你帮我们吧。”我们的胆子还挺大的。
男子起身,走在我们前面,进了山洞。我和Claudia相牵着跟在后面。到了尽头,那男子拼命地拨另一个动也不动的栓子,这是我们发现这门栓也颇为奇特,竟然是手榴弹的形状。“你试另一边嘛,“见他用力得辛苦,我们提出意见。
“没看见另一边被这边卡着吗?”他一副我们俩个笨到家的神色。用了很大的劲,终于男子拨开了门栓,推开了厚厚重重的大门。
阳光洒进,我和Claudia都松了口气。,可是,慢着,怎么门外路也没有?“这怎么回去?”我们问。
“出了这里,不就到了,”男子回答罢,转身而去。
穿过了洞外的灌木林,我们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早上来看潮汐的地方。真的,离我们的住处很近了。走在山坡上,我们发现那男子在另一处目送着我们,见我们果真走在正确的归途,方才离去。
“刚才你怕不怕?”Claudia问。
“当然了。只不过我想我们是两个人,又都穿着什么都敢踹的登山鞋,所以才敢跟着他进山洞的。”我回答。
“我也是这么想。”哈哈,两个胆小鬼,成功地经历了山洞惊魂记。
事后想想,这是当地老乡的好心和热情,又被我们清凉的打扮(女子穿背心短裤,恐怕他还不习惯)弄得不好直接说给我们带路,只是用比较含蓄地方式指引我们的方向。惭愧,我们把人家想成了坏蛋了。老乡,在此,我向你道歉,并致意。谢谢你了,老乡!

美味的海鲜
回到房间,我们两个脸也没洗,澡也没洗,倒在床上就睡。大门敞开着,我们睡得昏天昏地。足足睡了两个小时,太阳西偏了,我们才醒过来。
这时,我们才起来洗澡。洗好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我们才感觉回过神来。Claudia穿着漂亮的连衣裙,我换了另一件鲜艳的小背心,我们又神气十足,生龙活虎地出现了。
和住所的负责人胡老师聊了聊海岛的情况,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也得知我们仍错过了很多美丽的景观和事物。与昨日的此时相比,我们轻松了很多,精神饱满了许多。昨天的这会儿,我们还在雨中扎帐篷呢。
又在附近晃荡了一会儿,我们开始吃晚餐了。晚餐的内容可是丰富,有当地的海产“十六枚”,据说这个名字来源于其背部的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枚。这可是一道美味的佳肴,那个鲜呐,现在想起来还口水只流。Claudia和我两人采取各个歼灭的战术,只见一个又一个的空盘渐渐出现了,四五道美味的海产(各式的鱼还有石蟹)就这样一盘接一盘地落入我们的口腹。吓着了过来询问我们意见的胡老师:每个盘子都是空空的!
一顿饭吃到9点多,习惯早睡的胡老师吩咐我们吃完后,什么都不用管,放在那里就行了。他熬不住先回去睡了。下午睡了一觉的我们此时精神正旺,又足足呆了一个小时,才从饭桌上撤退。
尾声
第三天,四点左右,我们被闹钟叫醒。我们准备看日出呢。打开大门,我们就又回到床上,准备在床上等太阳出来。
前一天胡老师向我们介绍说,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岛上看日出最好的位置。站在我们的门口,就可以看到太阳初升。
天气好象不大好,门外没有日出的迹象。就这样,开着门,我们又睡到了7点钟。简单地吃了早餐,我们收拾行李,准备返回。
门口的一片黄花吸引我们在自己的别墅(整幢房子住客只有我们两人)前留影纪念。已经熟悉起来的小狗阿黄在我们脚边绕呵绕,尾巴摇摇。怎么竟舍不得离开这里了呢?这怎么行呢?回去还有工作要做的。
背上我们的背包,装备整齐的我们向码头出发。经过姐妹石,好心的胡老师帮我和Claudia留影纪念。姐妹,在旅途中相识的我们现在还真象姐妹般地亲近了呢。
码头上,一条采沙船停在那里。我们的船还没来。采沙船上的工人对着我们这两个装扮骇人的女子指点着。
船如期来了。我们上了船。刚上船,把东西放下,船就开了。
船上空空的,没有几个客人。这使我想起了来时的船上的拥挤,我们还因为座位的问题和当地的老乡吵了一架呢。我们的理由是要对号入座,可当时的老乡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对号入座过。看现在的架势,可能象我们来时的盛况是比较少见。想到和老乡吵架,我突然发现自己那天是用上海话与人争执的。这要是给我的上海话老师知道,不知道他是该表扬我呢还是摇头呢?
船开得很快,浪花飞溅在船舷。客仓里的电视播着NBA的赛况,我却没有力气看或说话,只能靠着背包斜倚着,头一阵一阵地晕眩,恶心地想吐。我——晕——船——啦——
终于,船到岸,我们又换上回上海的汽车。一路上,我和Claudia什么话都说不出,还在调整晕船的症状。我下午还得到公司上班呢。
当我以一副野营的装备出现在公司所在的写字楼的时候,成功地引来保安和其他出入人员的侧目。不好意思地,我快速闪入电梯,请人帮我按下公司所在的楼层。“三楼哪个公司的?”有人问。
“**公司,”我回答。
“哦?**公司还有这样的人么?”那人疑问着。
晕倒,我决定。幸亏电梯门及时地打开,我到了。左右观察没人看见,我快速地闪入更衣室。再出来时,又是一副白领办公的姿态了。哈——

转自:http://www.086trip.com/youji/shanghai/20060719/qingyuxiaoyangshanqingdebufen.html1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