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的火灾为何入载明史?-史海钩沉

[游记]普陀山的火灾为何入载明史?-史海钩沉

2007-09-01    bjsyouth.cn

普陀山的火灾为何入载明史?

《明史。五行志》记载了明朝一代全国220起火灾,其中有:“万历三十年十二月庚子,南海普陀山寺灾。”

这220起火灾,除京城皇宫火灾外,大都是各地非常重大的火灾。万历三十年(1602年),距舟山废县已有214年,朝廷“海禁”政策未变,舟山荒凉依旧。普陀山的火灾为何也能入载明代的国史?

《普陀洛伽山志》无佛国此次火灾记载。但另一则记载似有助于解开此谜: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九年,有一位太监张随一直在普陀山,奉旨重修佛国梵寺。他多次赴京向皇帝汇报情况,多次接旨安排项目。普陀山火灾载入国史,其来源很有可能便是这位太监的某项报告。而这一火灾记载显示,经过漫长“海禁”岁月,此时的佛国在朝廷里已颇为注目。

1387年,汤和经略海防,强行迁舟山46岛居民去大陆,普陀山也未能幸免:徙僧毁寺,迁观音像至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重建殿宇。山上仅留铁瓦殿一所,使一僧一役奉之。

其后200年间,不断有僧人重返普陀,试图再兴佛国宋元时风采。但由于倭难连绵,官府阻拦,种种努力难遂心愿。直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李太后赐经藏给普陀,事情才有了根本转机。

李太后初入宫时,只是一个宫女,后来分到嘉靖帝第三子裕王王府里工作,被看中,有了身孕。十九岁时生下朱翊钧,就是后来的神宗万历。嘉靖死后,裕王继位为穆宗,李被封为贵妃,那时她二十三岁,因为皇后多病无子,立翊钧为皇太子。穆宗在位不过六年就死去,神宗万历皇帝继位时只有十岁,李氏被尊为慈圣皇太后。

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最初十年,李太后委任张居正为政,朝政大有起色。张居正死后,万历渐荒于朝政,只思搜刮。他只敬畏生母李太后一人。《明史》说,太后教子颇严。万历小时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万历迟迟不立长子为太子,原因是宫女所生。太后闻之大怒:“你也是宫女所生。”太子才得立。

李太后好佛,宫中人为讨她喜欢,说她是九莲菩萨化身,即观音的化身。而她也以菩萨自居。据编《补陀落伽山志》记载,万历十四年(1586年)七月初七,李太后住的慈宁宫忽然有瑞莲盛开,两天后皇宫里也有瑞莲盛开。万历皇帝大喜,命宦官请大臣来赏莲并做诗。次年,她自称做梦被授九莲菩萨经。为了纪念这件大事,万历为他母亲在西北郊外八里庄的慈秦寺立了有“九莲圣母像”的碑,背面刻有“瑞莲赋”。1589年,在圣安寺又立类似的碑。从现存的九莲菩萨碑的摹拓看来,九莲菩萨就是南海观音。她坐在楼台上,面前有一开满大莲花的池塘,左后方有白鹦鹉,而前傍则有善财在顶拜。这是典型的观音造像图。
李太后在京城内外建筑的佛寺不计其数。北方的名山古寺、佛事道场,几乎都得到她的支持与资助。上行下效,使万历一朝,佛教盛极一时。

普陀山是众所周知的天下观音道场,李太后当然尤其尊重。万历十四年,太后自己出资刻印佛经,分赐天下名寺,普陀山当然在其列。此前“违禁”在荒岛普陀山重建宝陀寺(今普济寺)的住持真表闻此喜出望外,马上建藏经殿,趁机扩建寺院,同时进京谢恩,遍访四方名衲,邀至普陀大建庵宇。各地香客闻讯朝山,佛国一时重盛。

从万历十四年到三十九年,李太后和万历五次赐佛经给普陀山,万历还从自己的“小金库”——内帑中多次掏钱给普陀山,又派太监修寺。如今在普陀山文物馆,还保留有万历的圣旨。

但是,地方官员继续发出反对声音。《明史》记载,刘一焜任浙江巡抚时,万历派太监曹奉建镇海寺于普陀山。刘与浙江巡按李邦华认为不可。此事大约是在万历三十年。镇海寺即今法雨寺,佛国第二大寺。地方官员上奏认为,“御倭之策,要在清野”。即让舟山除本岛外其它岛屿继续成为无人岛。普陀山如果是特例,至少不宜再增加寺庙,扩大寺院规模,控制大陆进山朝香人数。

皇帝信佛,要重兴观音道场。这与明初的“禁海”国策发生了矛盾,万历自有办法。史称,张居正死后,万历长达三十年不上朝,不会见百官。官员上奏,不合其意,就“留中不发”,搁置一边,不加理睬。官员请辞,不加答复,任你自走,也不补员。刘一焜的上奏便被“留中”。

万历不理睬百官,只信任太监;不关心国库,只想内帑越多越好。他派太监到各地收税敛财,扩其内帑,弄得天下民怨沸腾。与此同时,这个对国计民生漠不关心到了极点的昏君,对普陀山重建却会舍得动用内帑,派太监长驻普陀,监督修寺。这真是个怪异的时代。

此时此刻,舟山其它岛屿的“海禁”依然如旧,而本岛原县城成了宁绍参将军营,军事要塞的特征更加鲜明。就连佛国的许多摩崖石刻也不经意中留下此类印记:“磐陀石”、“瀛洲界”、“海天佛国”等都是这些将军们所题刻。

一部《明史》,有关舟山原县城的记载似仅在武将张可大的列传中有另星片断:“舟山,宋昌国城也,居海中,有七十二岙,为浙东要害。”万历时,张可大任舟山副总兵。城久圮,可大与副使蔡献臣筑之,两月工竣。城内外田数千亩,海潮害稼。可大筑碶蓄淡水,遂为膏腴,民称曰“张公碶”。这位将军在普陀山也有石刻:“震旦第一佛国”。

李太后死于万历四十二年。30年后,明朝覆亡。其时,舟山总兵黄斌卿派人去日本求援,送去的最贵重礼物便是藏在佛国的李太后所赐经藏。据说日本当政者闻此欢喜得不得了。后来,使者见日方无出兵相助迹象,便带回经藏返航舟山。

转自:http://www.bjsyouth.cn/viewthread.php?tid=6737&extra=page%3D53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