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世纪前线-普陀山印象-游记攻略

[游记]世纪前线-普陀山印象-游记攻略

2007-07-16    avl.com.cn

二月二十日,第一次踏上舟山本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舟山人,第一次踏上舟山群岛当然首先要拜会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当天刚吃过午饭就买好了去往普陀山的船票。

佛教圣地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素有“海天佛国”之称;称谓的得来一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二是因为他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此地香火鼎盛,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为观音菩萨诞辰日、成道日、出家日)以及各大节日,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甚至是人满为患。赶在春节前往的我正好赶上“盛世”。买完船票在沈家门的候船室排队等船,整个候船室挤满了人。从沈家门到普陀山的快艇没有班次限制,共有十几艘快艇两地间不断往返,每船载客数少则40多则96,平均每1~2分钟都会来一艘快艇靠岸,就是这样的速度我在候船室也等了将近十分钟;而且整个候船室始终保持人满的状态。从普陀山回沈家门更是一票难求,当天下午不到五点返回沈家门的船票就已经全部卖完,航运公司不得不增开普陀山到朱家尖的加班船(朱家尖与沈家门有跨海大桥相连),买票的人排成三列从窗口一直排到门外十米有余。再看等候坐船返回的人,几乎占据了整个码头,人群一直挤到了景区入口。第二天,听我当导游的姑姑说,那天的加班船开到将近午夜12点。景区内到处都是人,从高处往低处的过道看黑压压的全是人,几个重要的景点就更不用说了“人山人海”啊!进去难、出来也难,连上厕所都要排队,真是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来普陀山朝圣的人不仅数量多而且还都十分虔诚。在这里,人们手持佛香,不断的跪拜、磕头、祈求,动作、表情、眼神都透露着一种真诚。在这种虔诚的气氛下,就算你不是一个佛教徒也会受其感染,心生敬意。老人们的虔诚更甚于年轻人,他们大都是有组织的集体行动,衣着、行李甚至是头饰都有相似之处。他们虽然行动迟缓,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暂停,但他们一路上相互搀扶相互依靠,不错过任何一个有佛的地方,他们做到了真正的遇佛拜佛。他们的动作更显真心实意,跪、拜、叩都有模有样,决不会因为骨骼变硬而少弯一度腰。有的老人头发已经花白,身形佝偻,行动不便,就由儿女们搀扶着;“颤颤悠悠”得行完每一个佛礼。更有甚者三步一叩,膝盖、手掌都是灰尘和泥土,额头已经变成了红灰色,手掌也已经磨破了,还在坚持、坚持,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整个景区梵乐绕耳、檀香阵阵、佛烟弥漫,不愧“海天佛国”的称号。

旅游佳所

这里本人只说是旅游佳所而不是“旅游圣地”是因为就我个人看来,如果脱去宗教外衣,就普陀本身而言,并不是十分适合作为旅游景区的。普陀山虽说是一景区,但各个景点分布相距甚远,如果光靠步行恐怕要整整一天才能把所有的景点粗略的看一遍;如果要做到见佛就拜的话,不仅要花时间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良好的体力。就算依托汽车那也是相当累人的差事,毕竟汽车不会爬山啊。

但普陀山每年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游客,除了他是佛教圣地以外,还在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普陀作为东海一岛屿,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特别到了夏天是避暑的好去处。设想一下,坐在金黄的沙滩上看着广阔无垠的大海,吹着习习海风,听着海涛拍岸,又有鲜美的海鲜为伴,这是多么美妙啊!特别是对于那些没见过大海,在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在寺院内听听晨钟暮鼓,听听到大师们讲道,可以帮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这是心灵的另一种寄托,也是对灵魂的一种净化。说“观音过此不肯去”是有道理的。

寺院经济

寺院经济是这次普陀山之行我所感受最深的。我不知道整个普陀区有多少经济收入来源于普陀山景区及其所带动的相关产业,但就我所看到的而言,应该是占了很大的部分。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普陀山全山旅游经济收入超过13亿元。

先来算一下一些必要费用:景区内虽然不需要门票,但每位进入普陀山景区的游客首先要支付110元的进山费;由于景区内景点相对分散,游客免不了要以车代步,要逛完所有的景点车费又是不小的一笔开支;来普陀山自然是要烧香拜佛的,香烛费自然也是难免的;再加上来往的船票费用。就算你在普陀山不吃、不喝、不住也不买任何纪念品,200元也已经是最少的花销了,而要做到不吃、不喝、不住也不买任何纪念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普陀山每年几百万的游客数量也能为其带来数以亿计的固定收入。

“香油钱”是普陀山的又一项收入。来普陀山朝圣的游客往佛前的钱箱里塞“香油钱”是表示虔诚之心的最简单最普遍的方式了。在普陀山几乎每个有分量、有身份的佛的佛案下都会设有“钱箱”,一般是一个老式长方体小衣橱的样子,上面刻着各种具有佛教特色的图案,并用黑墨写着“广积福田”的字样,所有塞钱的口子开得都很有特色,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有开口的。我印象中有一个大概是某一樽观音像下的钱箱上,刻的是莲台,上下两朵莲中间的连接处竟就是塞钱的口子,要不是看到有人往里塞钱,根本发现不了。在寺庙内到处可以看到塞钱、投硬币的人,他们有的手里干脆就拿着整叠崭新的小额纸钞,每拜一樽佛就塞一张。有些佛或者是菩萨、罗汉之类的虽然没有专设的“钱箱”,但游人、香客还是会放一些钱物以示虔诚。在“不肯去观音院”,30樽观音像虽然用玻璃罩“与世隔绝”只留下佛像脚下不足20厘米的空隙(估计是为了方便打扫),但玻璃罩里面还是有数不尽的小面额纸钞、硬币,应该是游客们从下面的空隙塞进去的。听人说到了香火旺季,每天可以用扫帚扫出一麻袋用这种方式塞的硬币。对这种行为,我实在是不知道是该褒还是贬,抑或是这种心态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所难以理解的。

商品价格昂贵似乎是每个风景名胜区的共同特点,普陀山也不例外。在景区内一般商品的价格是市价的4-5倍左右。就拿街面上最普通的蒙牛绿色心情雪糕来说,市价1元的在这里卖5元,市价2元的这里卖8元。市价1元的农夫山泉水在这里卖5元。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到不少咬着雪糕喝着冷饮的人。普通商品尚且如此,纪念品的价格更是离谱。一个极其普通的塑料制小木鱼(体积大概只有15平方厘米)要卖到20元(我敢说如果这东西放在一般的市场上两块钱就可以买了);玻璃制佛珠手链少则40多则近100,令人乍舌。这么高的价格还是有市场的,各个小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顾客光顾,操着不同的口音在那里讨价还价。景区外(当地居民生活区)的同类商品价格就相对低一点,但高过市价是必然的。无论是景区内外,出售与佛有关或是海产品的商店随处可见,这些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说是“一条街”。尽管出售的商品有极大的相似性,店面数量又多,但他们能够同时存在,甚至越开越多,生意越来越火,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个市场的极大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住宿餐饮和上面所说的商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价高,同样是不大的店面,同样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里的宾馆除了少数真正有规模的“宾馆”以外,绝大多数是当地居民开的家庭旅馆,与普通的私房类似,闲时自己住,到了旅游旺季就成了旅客们的好住处。这些家庭旅馆虽然不大但是数量很多,可以说是景区附近随处可见。住宿费当然和游客人数相关,闲时一般单人间的房价是80~100;若是到了旅游旺季房价就高得吓人,最低的也要200,稍微有点档次的宾馆标准房就高达1000元人民币。即便是如此,到了旺季游客们还是要担心没有地方可住。餐饮不用多说,也是同样的情况,每顿吃个百八十元的还不知道吃了些什么。这样的消费怪不得在“重农抑商”的古代,某些皇帝要“灭佛”了。

在普陀山的两日,让我看到了他的“神气”,他的 “魔力”;这是一个略显疯狂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百万人跟着他“疯狂”,为他“疯狂”,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转自:http://ctrip.avl.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769671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