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中)

[游记]普陀山游记(中)

2007-07-16    

從觀音跳折回往北,經過南海觀音像的禮佛廣場腳下右側的大路前行將近十分鐘,就到了我們行程的第二站,紫竹林。
紫竹是竹子中的一類,因其竹幹呈紫色而得名,而普陀山又因觀音的緣故而更為有名。相傳日本僧人慧鍔當初從現今潮音洞所在位置登岸後,見有一梵宮,窗外有紫竹數株,枝葉如丹;求得數杆,截之為杖;以刀鍥削,隨刃有光。於是與當地居民同建“不肯去觀音院”于紫竹林中,供奉五臺山所請觀音像,後人稱為“紫竹林庵”。
紫竹林現存佛教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樓、不肯去觀音院等,其中以“不肯去觀音院”最有名。關於“不肯去觀音院”來由因為前問已有所涉及,在此我便不在累贅。在我看來,紫竹林中最大的看點還是“不肯去觀音院”,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不是當初它慧鍔遇險由此登岸,留下觀音像的話,普陀山就不可能成為南海觀音的道場,而普陀山佛教如果沒有觀音文化,那它也不至於現在的香火鼎盛。前人也再此留下過不少詩文,其中以康有為的這首最有名:“觀音過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湧普陀。樓閣高低二百寺,魚龍轟卷萬千波。雲和島嶼青未了,梵雜風潮音更多。第一人間清淨土,欲尋真歇竟如何。”
“不肯去觀音院”前是潮音洞、澹澹亭、大士橋、光明池和抗倭石刻等,構成了院、洞、亭、橋、池和石刻相組合的景點,其中以潮音洞最引人流連。潮音洞為天然石洞,高10多米,縱深近30米,洞內岩石奇突,犬牙交錯。洞內海潮起伏湧動,激蕩如龍,輕則細浪奔騰,響則聲如雷鳴。若遇上大風,則更是浪花飛沖,甚是壯觀。據說當時慧鍔遇險之後即由此登岸。另據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在“不肯去觀音院”就立有一塊“禁止捨身燃指”石碑,這石碑就和潮音洞有關。關於這塊石碑,有這樣一個傳說:自從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後,一直香火鼎盛。一次,有一個外地小和尚來此朝拜禮佛,但是,到了“不肯去觀音院”後,身上所帶的香燭已經用盡,虔誠的小和尚就扯出棉襖中的棉絮纏在手指上,抹上蠟燭油,點燃後開始朝拜。但是,俗話說,十指連心啊,這個小和尚痛得滿地打滾,一不小心,就從潮音洞滾落到了海裏。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小和尚必死無疑了,然而,三天之後,一多巨大的水蓮柱將其托浮出水面。自此以後,就不斷有香客試圖用這種方式讓觀音大士現身顯靈,沒想到真的造成了許多人間悲劇。明萬曆年間參將董永覺得這種做法有違佛家慈悲為懷、普渡眾生之本意,遂在此建“莫捨身亭”以戒捨身燃指者,都督李分,參將陳九恩豎“禁止捨身燃指碑”於亭中,如若再有人效仿,則法辦不殆。從此,這種風氣才慢慢被禁止下來。當然,據說香客之中,也偶有捨身離世者,為求得“脫離苦海”,從潮音洞崖上縱身入海,以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從紫竹林景區出來,我們即前往第三站,也是當天行程安排的最後一站,西天景區。
出於真正意義的尋幽踏春考慮,我們選擇了徒步於山中小路,摸索前往西天景區。信步于山間林中,觀賞一路的奇花異草,無邊春色,仿佛令人置身于大自然寬廣幽深的懷抱之中,又免了人生嘈雜,實在是一舉兩得之美事。
普陀山的土特產之中,普陀山佛茶應該算是首當其衝了。行路至半山腰,我們不期然與一片茶園相遇,這片茶園就是普陀山佛茶的來源地。碧綠的茶樹,一畦又一畦,整齊劃一,在午後的臃腫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生機盎然。海風拂過,這茶樹似乎了沾染了佛的靈氣,颯颯作響,仿佛來自天國的美妙音樂。

原始链接: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858639
转自: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