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上)/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游记]普陀山游记(上)/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2007-07-16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距離全國三大漁港之一的沈家門漁港約6.5公里,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普陀山有“山”之稱謂,實則非山矣,乃一海島而已。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普陀山屬於一個行政區域概念。行政區由普陀山、洛迦山、南山、小山洞、豁沙山、小洛迦山等小島組成,隸屬於舟山市普陀區。而我們平常指的“普陀山”即是指其中最大的小島——普陀山本島,也就是遊人香客口中所指的“南海佛國”普陀山,也就是我接下來文中所描述的普陀山。
普陀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或者菱形,南北最長處為8.6裏,東西最寬外3.5公里。中間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為茶山,北為伏龍山,東為青鼓壘山,東南為錦屏山、蓮臺山和白華山,西南為梅岑山。連綿起伏,猶如東海碧波之上的一條出水蛟龍,昂首雄踞,意欲騰飛。
普陀山歷史悠久,宗教文化深厚。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為“海天佛國”,每年前來燒香拜佛的香客和旅遊觀光的遊客數以百萬計。
然而,其作為宗教聖地,島上最初興盛得到卻是道教。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秦代安期生、漢代梅子真以及晉代葛稚川等人都在此煉丹修道,山上至今仍留有“煉丹洞”、“仙人井”等歷史遺跡。山上著名的“梅福庵”即是因西漢成帝時南昌尉梅福在此隱居,采煉丹藥而得名。
普陀山真正成為佛教聖地則始于唐代,從此世代成為著名的觀音道場,主供觀音菩薩。
據史書記載,唐大中(847—860年)年間,曾有天竺僧來普陀山朝拜禮佛,傳在潮音洞前目睹觀音現世。但是我認為,這段記載是有值得考證之處的。因為,既然在唐以前,普陀山一直是作為道教聖地而聞名,為什麼會有天竺僧來次禮佛呢?可見這是比較牽強的,普陀山佛教始創于唐初是不值得懷疑的,但是,真正促使起成為佛教聖地的最初原因是值得推究的。我倒是更傾向於“不肯去觀音院”之說可以作為普陀山從真正意義上開始成為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的最初原因。梁貞明二年(916年),日本僧侶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聖像回國,歸途經普陀山海面時觸新羅礁受阻,於潮音洞等岸,留佛像供奉於民宅中,俗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自此始。
至於普陀山的“南海佛國”之說,是因為歷代王朝基本上都建都於北方,世稱中原,而慣將中原以南的東海稱為“南海”,故有“南海佛國”之稱。
再次踏上普陀山,時間是西元2007年4月7日上午8時許,春色盎然,海風習習,陽光明媚,草木繁盛,正是外出踏春尋幽之時。而普陀山之行,既是一次踏春之時,又是一次朝聖之行,更是一次文化之旅。
三年前的普陀山匆忙之行,給我留下了模糊卻難以磨滅的印象,包括行程路線和景點勝跡,由於有了前車之鑒,因此對於此次的行程路線有了更加合理的安排,對於普陀山的宗教文化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領悟。
恰逢前一天是普陀山三大香會的之一農曆二月十八香會,且當天又是週末,因此,整個普陀山可謂是香火旺盛,人聲鼎沸。
進了普陀山山門,往右(東南)大概步行約300米,即是短姑聖跡。相傳古代有姑嫂倆相偕來山禮佛,泊舟于此,小姑適月經來潮,不能禮佛。其嫂短(埋怨)之,將姑留置船中。中午潮漲路絕,小姑饑不得食,此時觀音大士感其虔誠,現身為她送飯,後人稱此道頭為“短姑道頭”,又叫“短姑聖跡”。此地舊時原為海灘,兩側岩石錯列橫陳,大小各一,岩石上有“短姑古跡”、“樂土”、“同登彼岸”、“佛放光明”、“世外桃源”等14款題刻,沉浮於朝浪夕潮之間。據說這些岩石即是當初觀音送食時投向水中用做墊腳的石塊。

原始链接: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858626
转自:2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